只有一个动作的太极拳练习(你想要的太极拳练习方法)

前言:很多朋友想听我谈谈,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方法本来是不想谈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传统练习方法是先练体,后传用与现在流行的练习方法相比,差距很大,讲出来会招人恨但是读者的热情,让我也感觉到大家对我所讲的杨家老拳谱的喜欢本来讲老拳谱就特别招人恨,索性,把老拳谱中暗藏的练习方法讲给喜欢我、关注我的读者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只有一个动作的太极拳练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只有一个动作的太极拳练习(你想要的太极拳练习方法)

只有一个动作的太极拳练习

前言:很多朋友想听我谈谈,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方法。本来是不想谈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传统练习方法是先练体,后传用。与现在流行的练习方法相比,差距很大,讲出来会招人恨。但是读者的热情,让我也感觉到大家对我所讲的杨家老拳谱的喜欢。本来讲老拳谱就特别招人恨,索性,把老拳谱中暗藏的练习方法讲给喜欢我、关注我的读者听。

太极拳如何才是有效练习方式的问题,也是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最核心的问题,作者从杨家老拳谱中,为大家整理出一套练习步骤,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一是关于“身形腰顶”,二是关于“太极圈”,三是关于“太极进退不已功”。在杨家老拳谱中,这三篇文章都是各自成目,说明了这三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虽说《身形腰顶》,仅有短短的六句话,每句七个字,所以又叫(七言六句)。就是这短短的六句话,把什么是太极拳定义在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之内,其内容如下:“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明确规定了“身形腰顶”的内容,缺其中任意一项就不要瞎耽误功夫了,腰顶是一生的研究对象,所以,练拳开始就要练习身形和腰顶。而《太极圈》所讲的内容是:“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两篇比较,大家很容易看明白,都讲到了“腰顶”,区别则是:《身形腰顶》讲的是“身形和腰顶”,而《太极圈》讲的是“步伐和腰顶”,强调了太极拳的“中”不能离位,是练习的难点,其实强调的是“中土“位置上的倒桩换位,两篇文章的交集在“腰顶”上,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丢了腰顶,这就要从步伐上去解决“腰顶”容易丢失的问题。而《太极进退不已功》的内容是:“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先知四手得来真,採挒肘靠方可许,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文中讲的是:太极拳的八法与五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行拳走架,掤捋的转换,同时也是进退的转换,这就要求遵循一个原则,“手到脚也到”与“身带四肢”,也就是身带肢体运动,所以,这个转换是手脚的同进退,所谓的同进退,是什么样的?能同进退的一定是同侧的手脚,这与现代练习中的后坐捋是截然不同的,至此,就是杨家老谱中太极拳的学习过程,接下来,就是熟悉和精进了。当然,谈联系的话,还有《八门五步》,但《八门五步》,我前面的文章有过释义,请关注本号,读者可随时自行翻阅,本文就谈此前的三篇,不再进行关联了。

我讲这三篇,仅是向喜欢太极拳的朋友们,传递一个信息。杨家对正确学习太极拳的过程,是从“身形腰顶”开始进入学习的,有了“身形腰顶”,就是有了太极拳的行拳基础,接下来就能在正确的基础上,练习太极拳的下一步了。具有了“身形腰顶”,接着练习“步伐腰顶”(就是太极圈,亦即活步桩练习,练习过程要符合《对待用功法守中土》),待太极拳的活步桩练好之后,练习过程中,加上八法进行练习。用这种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就是为了解决《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中讲的:“所难中土不离位”的问题。现代流行的练习方法,一是守不住“中土”,二是没有腰顶。

解决了最难的“中土不离位”,则太极拳的练习,就进入了一个正确的练习轨道。常言道:“学拳容易,改拳难”,说的就是,一旦拳架成型,没有“身形腰顶”,想再加进去,比重新学都难。

本人是杨氏传统太极拳理论守道人,所讲内容来自于杨氏家传拳谱的解读,不适合其它太极拳种。

如果你喜欢本号的文章,请关注本号,按个三秒长赞,如果你愿意加入杨拳老谱理论的推广,敬请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