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

近日,小编在看某部大热小甜剧的时候,心里总是无限滑过弹幕:他们怎么又亲了?怎么双亲了??怎么叒亲了???怎么叕亲了????

当然,专业如小编,肯定不是在嫉妒别人的爱情,只是在思考,亲吻的历史起源是什么?亲吻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作为情人节献礼,诸位读者有对象的去亲对象,没对象的可以亲一亲自己(

为什么要亲亲?

人类为什么要亲亲?听上去像是情感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生存问题

据说,亲吻的起源,是口对口喂养。就是那个,丝毫不浪漫的,母亲将食物嚼烂了喂给婴儿的场景。

可不要瞧不起这个一点儿也不浪漫的起源,曾经好长一段时间,小不点们就是依靠口对口喂养来获取食物的。现在,猩猩,鹰,或者是别的什么动物,也依然将口对口喂养很好地传承着。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1)

猫猫和狗狗也可以亲亲(图源:pixabay.com)

在早期印度的文字记载中,可以找到一些关于面部摩擦和压鼻的描写。虽然无从考证这些动作出现的场景和行为意义,但是根据吠陀梵文大师Edwin Bryant教授的解读[1],大概可以进行这样一个合理猜想:某年某月的某一日,有位年轻人十分不雅观地面部朝下摔倒在地上,还没有来得及体会脸上和身上的疼痛,他竟然感受到了一丝丝快感!

所以,我们暂且就认为,公元前1500年,亲亲是为了爽吧。

在那个年代,信息传达不便,区域和区域之间的文化传播,多半靠战争。在印度人独自享受亲亲带来的快感1000多年以后,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大军终于赶来学习了。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后,他的部下们四散各地,去往中东的各个地区,亲亲这件事,算是流传开了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2)

亚历山大大帝的雕像(图源:wiki)

Edwin Bryant教授将罗马人称为“亲吻传教士”,也不知道这些仁兄为何如此钟爱亲亲并且致力于传播亲亲,正欧洲大部分地区和部分北非地区的亲亲,据说都来源于罗马人的推广安利。(“你亲一下试试,亲亲可舒服了,真的。”)

既然钟爱,那就不能仅限于学习和推广,还要进行深入研究。于是,亲亲在罗马人这里得到了升级,脸颊上蜻蜓点水的一个亲亲,代表友谊,发生嘴唇接触甚至开始用舌头打架了,这就是激情的亲亲(就是用French来命名的那种亲法)。

学习,推广,深入研究,仅仅做到这些就可以成为“亲吻传教士”了吗?不!还不够!罗马人还可以做到更多!

他们把亲亲写进了法律里,如果一个未婚女孩在公众场合被一个男性舌头打架式地亲亲了,那她有权利要求那位男士负责(也就是结婚)。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3)

拒绝狗粮(图源:pixabay.com)

中世纪,“整个欧洲都在亲亲”(此处禁止想象限制级画面)。

如大家所知,亲吻变成了见面礼节。根据各自的等级不同,亲吻对方的脸颊、手、膝盖、脚,甚至地面。而相同等级的两个人,不论男女,都亲,额,亲嘴。

对于不识字的人,亲吻也行使着类似如今指纹的作用。当事人可以在合同文件上画一个“X”来代表自己的名字,并在“X”上印以唇印,这样,这份合同就合法了。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4)

论口红的重要性(图源:pixabay.com)

到了13世纪,宗教开始干涉教徒的生活,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明文规定,“禁止圣洁的亲吻”

见面不让亲,那怎么打招呼?这个时候,握手终于在历史里拥有了姓名。人们开始用“握手”的动作来表达对对方的问候。

但是,根据Edwin Bryant教授的说法,真正阻止大家见面亲亲的,不是教会,而是疾病[2]。

1665年,一场瘟疫席卷了英国的首都伦敦。患者皮肤变黑,发生高热,浑身疼痛,并且传染性极强,一个人倒下去,很快就会有更多人倒下去。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5)

瘟疫期间处理尸体的画面(图源:wiki)

瘟疫带走了当时伦敦四分之一的人口[3],传染病的可怕也在每个人的心理留下阴影。得益于医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能够意识到亲亲过程中发生的唾液交换会大大助长传染病的传播,见面还亲吗?不不不,不亲了,改握手吧,以后大家都握手。

握手最终演变成了见面问好的标准动作。而亲亲带来的麻烦,也没有止步于传染疾病。

亲亲带来的麻烦

有个病,叫“接吻病”。

叮!请停止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我们在讨论一个很严肃的学术问题。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常见于15-24岁人群,患者血淋巴细胞增加、发烧、喉咙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会有长达数月的疲倦感,严重的,肝或脾也会发生肿胀,还有极小的概率会发生脾破裂。

这个病,学名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别名,就叫“接吻病”。丝毫不小言不浪漫,甚至淋巴结肿起来,非常影响观感。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6)

接吻病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图源:wiki)

不过,虽然看上去比较唬人,但是也不用过度担心。因为这种病毒差不多90%的人都感染过,如果你免疫系统正常,那恭喜,这是一个预后非常乐观的疾病,但是如果自身免疫缺陷,那就需要注意一点了。

当然,大家最熟悉的亲亲带来的麻烦,肯定不是“接吻病”,而是,emmmm,脖子上留下的“小草莓”。

通俗一点叫“吻痕”,学术一点叫“机械性紫斑”,如果是地下恋爱想要掩人耳目,它还可以叫“昨晚蚊子咬的包”。

电视剧里的男主人公乐意在女主脖子上留下吻痕宣示主权,现实里,机械性紫斑也刷了不少热度——不是什么王子变青蛙或者灰姑娘嫁入豪门的爱情故事,而是闹出人命来了。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墨西哥男孩在和父母共进晚餐时突然抽搐,虽然被送往医院救治,但是最终却因为中风死亡。而发生中风的原因,竟然是女朋友在他脖子上留下的一个吻痕[4]。

吻痕的产生,是由于皮下毛细血管因为压力破裂出血,说白了就是一种淤血。脖子上的皮肤薄,所以毛细血管更容易受到伤害,而淤血的颜色也更容易显现出来。但同时,脖子这个地方啊,地位比较关键,两条主动脉安稳藏在脖子两侧皮肤下方,如果ta一不留神吻在了主动脉上,又一个没控制住用的力气大了点,动脉里产生了淤血斑块,这个斑块又跟随血管进入了心脏或者大脑,那可就坏了事了。

#请广大同胞亲亲时注意力度

小编再次声明,这篇文章不是嫉妒别人有人可亲,更不是在发泄单身狗的不满。虽然讲了这么多亲亲带来的麻烦,可能影响大家过节的心情,但是小编不偏不倚,亲亲带来的好处,也是要讲一讲的。

亲亲带来的好处

现代科学对“亲亲”的研究,首先解释了公元前1500年的那场意外:亲亲为什么会爽?

研究结果显示,亲亲会对激素分泌产生影响,5-羟色胺、多巴胺、催产素水平增加。

听上去超级厉害的样子呢!不过,这些都是啥?

多巴胺的大名,大家应该算是比较熟悉的。神经递质,负责传递兴奋。算是“亲亲感觉很爽”的源头产物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7)

多巴胺本人(图源:wiki)

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也是是神经递质的一种,功能更复杂一些,在学习、记忆、奖励等大脑功能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对于5-羟色胺的地位,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幸福感的贡献者[5]。

5-羟色胺在大脑中可以抗抑郁,在肠道中可以促进胃肠动力[6],在血管中又是血管收缩剂又是血管扩张剂[7]。于是,亲亲可以降血压,也可以帮助缓解血压相关的痉挛和头痛,减轻压力和焦虑,甚至还可以减少酒精依赖患者的饮酒欲望(在此疯狂暗示)。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8)

5-羟色胺本人(图源:wiki)

至于催产素,千万不要顾名思义觉得它只是一种和生育有关的激素。催产素的业务范围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

有研究表示,催产素似乎与社会行为有关。据说,那些试用过催产素鼻腔喷雾的人,在社交过程中更加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变得会为他人着想、更加温暖了,所以,催产素在治疗自闭症上发挥着不小的作用[8,9]。

更神奇的是,用过了催产素的男同胞们纷纷表示:女朋友/老婆看上去比之前更漂亮更有吸引力了呢!也确实有研究显示,提高了亲亲频率的情侣/夫妻们,对这段感情的满意程度都上升了,纷纷给伴侣打出5星好评[10,11](没有什么问题是亲一口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亲一口)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9)

(图源:pixabay.com)

话说到这里,亲亲的健康好处已经超出小编的想象了。但是,还没完。

天热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因为吹空调吹过头得了荨麻疹。不过别怕,有研究表明,自由地亲上30分钟,那些烦人的小疙瘩能消不少[11]。(为单身且被荨麻疹困扰的人士默哀三秒钟)

大家仔细回想一下自己(可能为数不多的)舌头打架的经历,是不是不可避免的,从对方的嘴里带走了什么东西?再想一想,当今正红的、号称要统治一切的那种生物,是什么?

没错,每次激烈的亲吻都会造成双方的唾液交换,与此同时,口腔内的微生物也会发生交换。平均舌头打架10秒钟,交换细菌8000万个[12]。所以,亲亲对维护口腔健康做出点贡献,也就很好理解了是吧?[13]

人类为什么会喜欢接吻(人类为什么喜欢亲吻)(10)

(图源:pixabay.com)

反正总结一下,情侣亲了结婚,夫妻亲了不出轨;减少压力和焦虑,亲亲助你事业更上一层楼;扩张血管降血压,每日一亲身心健康。

好了,小编的墨水倒完了,大家收拾收拾准备约会吧。小编继续看番了(发出单身狗的叹息)

参考文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win_Bryant_(author)

[2] https://www.seeker.com/kissings-long-history-a-timeline-1767196852.html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Plague_of_London

[4]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americas/teenager-dies-love-bite-from-girlfriend-causes-stroke-julio-macias-gonzalez-mexico-city-a7215171.html

[5] Young S N. How to increase serotonin in the human brain without drugs[J]. 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 2007, 32(6): 394-399.

[6] Berger M, Gray J A, Roth B L, et al. The Expanded Biology of Serotonin[J].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2009, 60(1): 355-366. DOI:10.1146/annurev.med.60.042307.110802

[7] Yano J M, Yu K, Donaldson G P, et al. Indigenous Bacteria from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Serotonin Biosynthesis[J]. Cell, 2015, 161(2): 264-276. DOI:10.1016/j.cell.2015.02.047

[8] Cardoso C, Ellenbogen M A, Linnen A M. Acute intranasal oxytocin improves positive self-perceptions of personality[J]. Psychopharmacology, 2012, 220(4): 741-749. DOI: 10.1007/s00213-011-2527-6.

[9] Cardoso C, Ellenbogen M A, Linnen A M. The effect of intranasal oxytocin on perceiving and understanding emotion on the 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MSCEIT)[J]. Emotion, 2014, 14(1): 43. DOI: 10.1037/a0034314.

[10] Scheele D, Wille A, Kendrick K M, et al. Oxytocin enhances brain reward system responses in men viewing the face of their female partner[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3, 110(50): 20308-20313. DOI:10.1073/pnas.1314190110

[11] Floyd K, Boren J P, Hannawa A F, et al. Kissing in Marital and Cohabiting Relationships: Effects on Blood Lipids, Stres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J].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9, 73(2): 113-133. DOI:10.1080/10570310902856071

[12] Kort R, Caspers M P, De Graaf A V, et al. Shaping the oral microbiota through intimate kissing.[J]. Mbio, 2014, 2(1): 41-41. DOI:10.1186/2049-2618-2-41

[13] Seminarioamez M, Lopezlopez J, Estrugodevesa A, et al. Probiotics and oral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J]. Medicina Oral Patologia Oral Y Cirugia Bucal, 2017, 22(3). DOI: 10.4317/medoral.21494

头图来源:pixabay.com

来源:Dr.why

编辑:fengyao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