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乌衣巷有什么典故(常言苏湖熟天下足)
“苏湖熟,天下足”这是宋朝时期非常有名的俗语,意思是说,苏州、湖州一带如果能得到好丰收,那全国人的粮食就有着落了。可见,从古代开始,南方苏湖一带就是享誉天下的富地。
有宋一朝,中原的粮食产地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太湖,鄱湖一带拥有大量平原沼泽,这也使得该地区人口极为密集。古代和当今一样,百姓要交税,甚至前者身上的担子更重,平时还得给朝廷输送粮食。苏湖物华天宝,常年担任着贡粮的大梁,时间久了人们对其才产生了富庶的印象。这便是“苏湖熟,天下足”的由来。除了上述谚语,民间还流传有“苏常足,天下足”,“苏松熟,天下足”等诸多说法,不过上述的常州,松江也就代指湖州,意思没变。
宋朝以后,江南苏湖地区虽然仍是全国顶尖的富庶之地,但性质产生了些变化。明代时,江苏,浙江附近的农民开始该种棉花,所谓“衣食无忧”,光顾着吃不行,还得考虑穿。棉花作为刚需,价格只高不下,当地人赚了不少钱。除此之外当地人还喜欢养蚕产丝绸,通过高端的奢侈品获得利润,这一点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亦有所提及。
说到这里有的人会问,如果苏湖地方的人都去种棉花去养蚕,不就没人种田了吗?确实如此,参考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明朝嘉靖时期,江苏、浙江附近的粮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每年还得购买外省的粮食,所谓的外省就是如今的两湖即湖南,湖北地区。两湖生产的粮食源源不断地往南方引,民间这才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当初中原皇帝在得到湖南,湖北地区土地荒废,百无人烟的奏折后,大力拨款资助,朝廷出钱,奖励愿意开荒的农民,同时减少该地区的赋税。受到刺激的当地人陆续大规模种植粮食,湖广地区粮食产量暴增,为之后供给江南奠定了基础。
清代时南方经济发展更为繁荣,江苏、浙江附近的城镇化不比北京少,大规模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更多的需求。史料言“本地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浙江、江南苏松等府地窄人稠,即在丰收之年,亦即仰食于湖广”。可见,待到清朝时,湖广地区才是国家的“生产基地”。所以,“苏湖熟天下足”与“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都对,只是时间不同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