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海口商业街在哪里(海口多个商圈兴起)

  入夜之后,一个与众不同的集市氛围感拉满:一辆辆私家车整齐排列,后备箱打开,摆出各种事先准备好的商品,挂上小灯泡、搭好帐篷、摆好椅子……一个个风格各异的后备箱摊位,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未来海口商业街在哪里(海口多个商圈兴起)(1)

一车主将后备箱布置得很温馨

  “后备箱集市”作为一种新鲜的经营业态,在海口多个商圈兴起。在这里,贩卖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情怀和氛围,成为海口夜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

  后备箱里的“烟火气”

  夜幕将至,华灯初上,海口不少白领和自由职业者停好私家车,有序排列,打开后备箱,开启一天的“后备箱集市”。

  说起汽车后备箱,你会联想到什么?空间狭小,各类杂物堆积,然而经过潮流年轻人的打造,后备箱犹如变成了一个微缩版的精致“小商店”。在这里,贩卖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情怀和氛围,成为海口夜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

  6月26日19时左右,记者来到海口友谊·南海城,此时,商场门口,一辆辆私家车一字排开,整齐划一,敞开的后尾箱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暖色的小灯泡亮起,挂上自制的特色招牌,搭好帐篷、摆好椅子,放上一首轻缓的流行音乐……市民点上一杯咖啡、一杯果茶和几份小吃,约上三五好友,享受休闲的夏日时光。

  80后90后社交空间

  走进“后备箱集市”,一股浓郁的咖啡香味扑鼻而来,摊主阿俊正忙着为顾客手冲咖啡。在处理完十多单后,阿俊才得空和记者闲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来这里摆摊的多为80后、90后。

  “今年5月份,我才开始开车摆摊,平均一天赚四五百元。”阿俊今年29岁,原本在一家电脑公司做销售,月薪六七千元。为了追求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他选择辞职,加入“后备箱集市”,“刚开始遇到过困难,现在正向好的趋势发展,我们有一个小团体,总共四辆车,也有了回头客,捧场的多是年轻人,偶尔也有中年消费者过来‘尝鲜’。”

  “通过后备箱集市,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朋友,扩大社交圈,也能扩展新商机,寻得新的合作伙伴。”阿俊告诉记者,“后备箱集市”已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大家年龄相仿,很容易聊到一起去。”

未来海口商业街在哪里(海口多个商圈兴起)(2)

“后备箱集市”成为海口夜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

  载着生活“箱”遇梦想

  除了售卖咖啡,在“后备箱集市”,不少摊主还售卖奶茶、鸡尾酒、蛋糕、炸炸、手工玩偶、DIY粘土礼品等,商品种类繁多。

  “我隔壁一家摊位专门卖‘提拉米苏’,生意很好,基本每次都售空。”阿俊介绍,他们进入“后备箱集市”的目的各异,有人将其当成主业赚钱;更多的摊主则抱着“玩”的心态,把摆摊作为副业,增加收入的同时和朋友相聚、拓宽人脉;还有一些人则是为自己的实体店引流。

  在一家售卖椰子冻的后备箱摊位,一名小女孩正在询问椰子冻的价格。摊主冯先生告示记者,他在海口开有7家实体店,分布在多个人流量较大的商圈,闲暇之余,他加入了“后备箱集市”,“一方面是为实体店引流,另一方面则抱着‘玩’的心态,认识更多的人,拓展人脉。”

  另一名林姓摊主表示,之前实体店开在海甸岛,现打算换新门店,加入“后备箱集市”只是暂时过渡。

  “我们一共有四辆车,每辆车售卖的商品不同,咖啡、奶茶、椰子冻、炸炸都有卖。”阿俊介绍,他的摆摊成本总共6万元左右,“有些摊主的新能源车可以独自供电,则不需要购买发电机。”

  “除了海口,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后备箱集市’。目前,广州和深圳做得比较成熟,很多商场也以此来吸引客流。”阿俊告诉记者,除了海口友谊·南海城,他们还曾去日月广场、望海国际、白沙门公园等地出摊,不同地段营收效果不同。

未来海口商业街在哪里(海口多个商圈兴起)(3)

市民打卡“后备箱集市” (摄于6月26日)

  “后备箱经济” 如何行稳致远?

  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海口南海·幸福城会定期举办“后备箱集市”活动,摊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商场邀请过来摆摊的网红车主和团队,商场不但不收摊位费,还会支付活动经费;另一类则是普通白领和自由职业者,这类摊主需向商场交纳1000元左右押金,活动结束后,商场会全额返还。

  刘先生(化姓)是一名售卖鸡尾酒的摊主,他在一家公司做运营,白天上班,每周五、周六、周日加入“后备箱集市”,“摆摊需交1000元押金,但事后商场会全额退还。”

  “这其实是一种互惠互利,商场为后备箱摊主提供场地,后备箱摊主为商场吸引客流。”阿俊告诉记者,活动期间,商场还会邀请乐队到场演出,炒热现场氛围,进一步达到引流的目的。

  一个个后备箱,给很多年轻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快乐。但随着“后备箱经济”日渐升温,违规问题也来了。

  “曾有后备箱摊主被投诉,主要是因为音响过大扰民或者占道经营。”摊主冯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般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圈或者广场摆摊,这些地方一般由商场管理者向城管进行报备,报备后再邀请后备箱摊主前来摆摊,很少出现占道经营的情况。

  “后备箱经济”不但提亮了城市夜经济,拉近了社交距离,而且扩宽了消费渠道,无疑实现了多方共赢。然而,要长久发展下去,还需众摊主遵守管理规范、便民不扰民。(记者 林道亨 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