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

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胡严(前排左三)向记者介绍中心基本情况。据了解,今年以来北京全市救护野生动物2300余只。随着秋冬季候鸟迁徙期的到来,全市将针对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和其他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域,进一步强化野外巡查和看守,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一只被救助的猕猴。据了解,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现有笼舍约10000平方米,被送来救治的野生动物首先会建档,放入隔离笼舍饲养、观察后,由专人进行临床诊断、血生化检查和X光检查,然后进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或营养治疗。经过检疫检验康复后方可放归野外,不宜放归的则转入饲养康复笼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3)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被救助的秃鹫。今年以来,市园林绿化局持续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工作,1月份至今共接收救护野生动物227种2384只。其中,野外救护185种1223只,接收转交107种1161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2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5种315只,三有保护动物123种1656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保护动物14种64只,附录Ⅱ保护动物30种379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4)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一块看板上展示着野生动物来到中心之前的救护流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5)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一块野鸭形状的看板上写着植物的名称、简介和二维码,其中有对其更详细的介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6)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和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胡严向记者介绍近日在房山区十渡镇发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薮猫的救治情况。薮猫是一种栖息于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体型类似小型猎豹。目前该薮猫已被送至大兴区北京野生动物园救护站进行专业救治,生命体征稳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7)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野生动物园救护站,被救治的薮猫。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8)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中)向记者介绍被救治薮猫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收到捕获薮猫的情况后,市园林绿化局紧急对全市野生动物繁殖利用单位的薮猫存栏情况开展核查,未发生薮猫逃逸情况。这只野外发现的薮猫,有可能是未经批准私自养殖后逃逸出来的,也有可能是私自养殖后弃养或擅自在野外“放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9)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胡严向记者介绍薮猫的救治情况。目前这只薮猫已经恢复进食,状态良好。按照国际惯例,这只薮猫无法被送回非洲老家,因其属于外来物种,也不宜放归野外,它康复后可能会被作为科学研究和宣教之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0)

9月16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向记者介绍薮猫的特征和习性。他表示,由于薮猫是外来物种,果在北京形成种群,会对北京其他猫科动物造成影响。

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哪儿(探访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