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单身人士为何要选择婚恋平台 三大网络婚恋平台与资本
每经记者:吴凡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百合网(834214,OC)与世纪佳缘两大婚恋龙头企业合并后,国内“三足鼎立”的婚恋市场格局也就此形成。经营着爱情生意的婚恋网站,本身也想和资本谈一场“恋爱”。
目前,北京友缘在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友缘股份)正在冲刺IPO;珍爱网此前也打算通过上市公司*ST德奥(002260,SZ)曲线登陆A股;已经挂牌新三板的百合网,则于5月3日晚间宣布,获复星国际(00656,HK)董事长郭广昌近40亿元的间接投资,后续的资本运作引人遐想。
对三大平台追逐资本的原因,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婚恋网站目前同质化程度高,开辟用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尽早上市可以解决持续资金投入的来源问题,同时让部分早期投资者有机会退出。在三大婚恋平台公司纷纷拥抱资本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对自身业务单一的担忧,让各公司正积极地延伸自我产业链,而这,正如沈萌所说:更需要继续大规模投入。
三足鼎立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婚恋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婚恋服务商总营收为34.4亿元,其中核心网络婚恋服务商占比69.8%,其他网络婚恋服务商营收占比30.2%,报告显示,从整体看中国网络婚恋服务市场集中度较高,核心角逐者基本稳定。
记者了解到,上述所指的核心网络婚恋服务商,主要包括珍爱网、百合网、世纪佳缘及有缘网,而在百合网宣布和世纪佳缘合并后,国内的婚恋市场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同处一个市场,3家企业也在各自发力。
去年8月,*ST德奥披露重大资产购买预案。让外界知悉了珍爱网的营收以及运营情况。
预案显示,珍爱网作为国内优秀的、严肃的专业互联网婚恋企业,借助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婚恋交友服务,但其主要收入来源于O2O直营店一对一红娘服务收入。
2015年、2016年、2017年前5个月,珍爱网的O2O直营店服务营收所占各年总营收的比重,分别达到约64%、74%以及79%。
截至2017年5月31日,珍爱网未经审计的资产总计是6.33亿元,负债总额约7.74亿元。此外,公司营收从2015年6.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0.5亿元,2017年前5个月就实现营收6.0亿元。
与珍爱网的业绩高速增长相比,同为主营婚恋业务的公司,友缘股份2017年全年的主营收入为6.1亿元,而后者目前正在IPO,拟登陆创业板。为何取得较好业绩的珍爱网,没有选择独立登陆A股主板市场,而选择“委身于他人”?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5月4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IPO能否成功不是只看短期的业绩,而且还要看持续增长性和净利润等,此外婚恋网站目前同质化程度高,开辟用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尽早上市可以解决持续资金投入的来源问题。同时让部分早起投资者有机会退出。
由于*ST德奥最终未能成功收购珍爱网,目前排队中的友缘股份,或者更有望成为A股市场“婚恋第一股”。
业务延伸
与其他婚恋网站相比,百合网似乎更加吸引资本的青睐。
据了解,百合网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底,百合网和世纪佳缘完成合并,百合网收购世纪佳缘100%股份,更名为“百合佳缘”,两家头部企业的合并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友缘股份就曾在今年3月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表达了对“市场竞争”的担忧,友缘股份称,如果未来公司不能对产品进行持续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则公司现有的市场地位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在与世纪佳缘合并后,百合网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去年的亏损1.14亿元,转变为正6499万元,营业收入也增至约6.71亿元,而在5月3日百合网被郭广昌以近40亿元间接控股后,后续的资本运作更引起外界遐想。
上述所提及的3家公司中,婚恋交友业务均为主要收入来源,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单一产品依赖等风险。
以友缘股份为例,2015~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12亿元、6.31以元和6.07亿元,而公司在线产品有缘网收入分别为4.17亿元、3.30亿元和 3.1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8.18%、52.24%和 51.26%,友缘股份直言存在对单一产品依赖的风险。
而百合网显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2016年,百合网将视角延伸至婚礼业务,并提到婚礼服务是公司婚恋全产业链战略中重点布局的领域。
百合网年报截图:婚礼业务收入占比正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7年百合网的婚恋交友相关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达到80.03%,而婚礼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16年的0.27%,上升至去年的9.81%。
珍爱网此前也表示,未来可以婚恋为原点,通过涉足婚庆服务、形象设计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去拓展新业务,延长平台用户生命周期。
在沈萌看来,产品服务同质化必然导致竞争激烈的价格红海,因此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就需要拉长产业链——当然这就需要继续大规模投入,同时全产业链经营可以抵御竞争风险,但也面临战线过长、力有不逮的可能。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