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东北二人转(东北二人转的复兴与传承)

来源:吉林广播网在东北,素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足见当地人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而随着时代变迁,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文化背景的东北二人转走过高峰,趟过低谷,历经磨难,依然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所有东北二人转?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所有东北二人转(东北二人转的复兴与传承)

所有东北二人转

来源:吉林广播网

在东北,素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足见当地人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而随着时代变迁,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文化背景的东北二人转走过高峰,趟过低谷,历经磨难,依然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在吉林省桃李梅大剧院,一场精彩的二人转演出正在进行,现场掌声、喝彩声接连不断:“二人转非常接地气,因为二人转本身就是产生在民间,所以说老百姓也接受的特别快,也都喜欢,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越听越爱听。”

看到台下观众沉浸在一个个节目中,不时跟着哼唱,刚刚结束演出的东北二人转吉林省非遗传承人王洪臣仿佛看到了自己儿时初听二人转的模样:“小时候家在农村,家里边有这个录音机,放的磁带大部分都是二人转比较多。当时我们我们家就我们哥俩,父母上地下去干农活的时候。我们俩在家就听着这个,就边玩就边唱。村长从那个门前过,这家这两个小孩唱的好,就站门外就听了很长时间。”

出于对二人转的喜爱以及与生俱来的天赋,王洪臣与哥哥相继考入专业院团。那时,他才发现,这个在老家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句的“小戏”着实不简单:“这个东西可不是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音准各方面的要求特别特别高,包括练功。嗯,早腰晚腿这基本功,很苦的,其实是很苦的。唱腔也是一样,讲板头,讲味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光说不行,通过实践才能理解这个理论。”

两年学习,一年实习,正式登上二人转舞台的王洪臣随院团走遍城市乡村,虽然收入不高,但却用精彩演出征服观众:“我们那时候一天才挣几块钱,老百姓喜欢。尤其是不同的观众。那些年,我们还是在农村的比较多,后期城市的观众也有很多能够接受的时候,热烈的掌声或者是说之后反馈的消息,很欣慰。”

然而,让王洪臣始料未及的是,二人转众星捧月般的辉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仿佛昙花一现。随着各类影剧院蓬勃兴起,属于二人转的市场空间被逐步压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新生事物的怀抱,唯有那些眷恋乡土气息的老人们对传统东北二人转念念不忘。为了迎合市场,一些演员尤其是非专业二人转演员对传统唱段进行“改编”,加入娱乐搞笑甚至一些不合时宜的元素,一时间,二人转被打上了“低俗”的标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王洪臣:“不管怎么说社会在进步,有时候自己也在考虑说那我应该怎么办?能不能像其他的一些演员一样去弄一些东西。但是通过这么多年,自己看书也好是什么也好,二人转毕竟是几百年的历史,为什么能流传这么久?现在火爆的是不是几百年流传的那样的?或者是我们在坚守的这个东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啊?”

为二人转发展担忧、困惑的不只王洪臣,众多热爱、执着于这门艺术的演员、艺术家们都在思索、探求。国家二级演员赵海燕便是其中之一:“有一些小班儿的人为了生存,为了取悦观众,哈哈一乐,人家别人都批评咱,咱自个儿也得看到咱自个儿的缺点。这种状况咋办,就得有人管,谁来管?文化职能部门要管他为什么这样?怎样引领观众观,他要什么,你给什么,那不行。是你有什么,你要给他什么,而且他也愿意接受,娱乐是必须的,但是过度放纵这种这种娱乐就失掉了它原来的意义了。”

作为二人转演员中少有的科班出身,毕业于辽宁大学的赵海燕在校学习期间就一直在思考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我在上学的时候,没有人来到大学来教二人转,甚至说有一些二人转演员唱得很好,但真正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上升到学术的时候,他的词汇不够严谨,也没有一个非常贴切的语言能真正地把这句话说清楚,我为什么要这么唱,发音吐字从哪儿来的,哪儿去的?不知道,我就这么唱的,那可以了吗?那绝对不可以。”

在赵海燕看来,从古至今,师傅带徒弟只靠口口相传的二人转,要想适应时代发展,一方面需要培养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加入;另一方面则要推陈出新:“年轻人现在不再愿意学了,能不能把他真正地做到衔接式的接班人,让我们东北人有一个通识性的教育。还有一个二人转墨守成规的东西,成本大套的再去唱是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他觉得这有意思吗?这创新就是瓶颈,创新,我们得横向联合。”

毕业后,赵海燕留校任教,努力完善二人转理论体系,培养青年人才,尽己所能扩大二人转的影响力:“没有人给我肩上挑多重的担子,但是我自己要知道啥叫使命,啥叫责任。”

与此同时,更多二人转演员学习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宣传、推广二人转,以挖掘民间二人转人才的选秀节目也开始登陆荧屏,广受关注。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佟长江:“现在新时代了,包括主流媒体,包括抖音、快手,面面俱到,真是百花齐放。有的二人转演员他为了弘扬二人转自己的才艺,都在玩快手直播。”

不久前,中国曲协二人转艺术委员会在有着“中国二人转之乡”称号的梨树县宣告成立,众多二人转领军人物及传承人相聚一堂,一同勾画二人转艺术的美好明天。艺委会主任闫淑萍:“要弘扬我们地方的剧种,成立了中国曲协二人转艺委会,我觉得这也是推动和发展、繁荣我们东北二人转一次关键的时刻。”

委员佟长江:“这个担子肯定是很重的,它需要引领,必须要带动这个整个东北三省二人转的发展。”

委员赵海燕:“在任何一个时候努力的表现让别人知道,二人转还有这样的一个人,还有这样一群人,还有这样一种表现形式。”

走过数百年历程,几经浮沉起落,二人转依然带着泥土的芳香,透着时代的气息在东北大地上肆意生长,是因为无论何时总有这样一群人孜孜以求,不离不弃。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东北二人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本文来自【吉林广播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