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宁夏(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西海固,山高坡陡、十年九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1982年,西海固贫困面高达80%以上;1994年,西海固贫困人口近140万人;2000年,西海固贫困人口还有100多万人。
西吉县作为西海固这一世界级贫困地区代名词中打头的“西”,是宁夏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县。
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吉县干部群众心手相牵、负重拼搏,谱写了一曲曲不畏艰难的脱贫之歌。
2014年到2018年,220个贫困村已销号;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3%降至5.88%;减少贫困人口12.84万人;2020年,西吉县将实现脱贫摘帽……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西吉人民,正在奋力撕掉贫困的“标签”。
告别“望天水” 挤出劲头谋发展
村民用上了安全清洁的自来水。(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现在,连牛都喝上自来水了!”西吉县兴平乡团结村村民王五旦拧开自家门口的水龙头,一股清澈透明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过去天还没亮就要去挑水,哪能像现在这么悠闲。”没有自来水的生活在王五旦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西海固年均降水量不过3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20世纪50年代,由于水资源匮乏,找水、储水是西吉县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遇到干旱年,天上的麻雀和地上的牛羊,追着人们的挑水扁担跑。
“80年代,村民拉着牲畜去几里外的河沟驮水吃,驮的还是苦碱水和泥水;到了90年代,村上有条件的就会开着三轮车去县城买水,出去拉一趟水45公里,来回就得两个小时,每年上千元的水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51岁的团结村村主任何志忠回忆道。
从人力到驴车,再到开着“三蹦子”去县城拉水,这是村里老人们的集体记忆。
缺水,扼杀了西吉发展的生机。“光是取水就耗尽了精力,哪还挤得出劲头谋发展?”何志忠感叹。
千禧之年,巨变启幕。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各级政府先后投入7亿元,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吃上一口“甜水”。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西吉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如今已达95.2%。“目前,西吉县的30万名村民告别了挑水吃的年代,在家打开水龙头就能吃上‘放心水’。”西吉县水务局副局长王百灵说。
村里通了自来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饮水难题,也为村民发家致富插上了翅膀。以前,王五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费时费力地拉水,只能勉强养活一头驮水的毛驴,种的粮食只够填饱肚子,家里基本没有收入。
自来水入户后,王五旦不再为吃水发愁,闲下来的他在家中养了5头牛,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每年光水费就得1500元,人都舍不得用,牛只能喝用过的水或者深沟里的苦水。“现在一年牛吃水连300元都花不上,有了水,我才敢养牛。去年一年靠卖牛和卖粮食就收入了4万元。”王五旦说。
仅2018年,宁夏就巩固提升了49.85万人的饮水安全水平,9.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自来水入户。2019年,宁夏将精准聚焦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的贫困户,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喝上安全放心水。
盘活发展信心 烂泥滩趟出“致富路”
苏孝平的土坯房已变成了砖瓦房。贾茹摄
平坦宽阔的水泥马路,设施齐全的村文化服务中心,装饰一新的红砖瓦房……眼前的一幕,让人很难将涵江村与曾经的贫困村联系起来。
然而就在一年多前,这里的村名还是烂泥滩。
烂泥滩,村如其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种地全靠天,有病难求医”是昔日烂泥滩村的真实写照。说起在这片土地上的艰难求生经历,每一个人都有着沉重的历史记忆。
山大沟深没有路,一直是人们对于西吉县的印象。60多年前,西吉县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均是人踩畜踏而成,运输全靠人挑畜驮,畜力木轮大车都极少见,很多老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背倚极度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怀抱先天不足的农业生产条件,烂泥滩村人在闭塞贫瘠的土地上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几十年来,为了能吃顿饱饭,青壮年被迫一个个外出务工,很多人数年不曾回家。
村民苏孝平世代生活在烂泥滩村道路尽头的山脚下,就在两年前,他也差点离开了这片祖辈世代生活的土地。回忆过去的穷苦,他感慨地说:“路没通的时候,人走出去都很困难,更别提发展个啥。村子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车进不来,娃娃没法上学,老人没法看病。” 一头瘦牛、两间土坯房、五口人,还有几亩“半死不活”的农作物,眼前的现实,苏孝平不得不“往外逃”。
2017年,58岁的秦振邦受委派担任烂泥滩村的第一书记。听到苏孝平要走的消息,秦振邦顾不得多想,便趿拉着鞋子跑到他家。老秦与苏孝平盘腿坐在土炕上,掰着手指头算增收账、讲解扶贫政策……苏孝平渐渐被打动,决心留在村里试试。
这一年,新修的水泥路直通苏孝平家门口,新通的自来水结束了挑水吃的艰苦岁月,秦振邦帮助苏孝平量身定制了“脱贫套餐”,搞起了养殖业。
一条路,改变了苏孝平靠天吃饭的困境,盘活了他发展的信心。2018年,苏孝平一次性贷款5万元购进3头基础母牛,到年底,养殖规模从原来的4头扩大到了10头,一年“进账”6万元,当年就脱了贫。而今,苏孝平家盖起了五间“洋气”的砖瓦房,牛圈里又迎来了几位“新成员”,院门口还停放着一台农用拖拉机。
道路的修建,给烂泥滩村带来了经济产业结构的改善,让产业布局有了新思路,经济发展有了新动力。2018年,烂泥滩村贫困发生率2.54%,较2014年下降了16.12%,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250元。
2018年,就在烂泥滩村成为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的对口帮扶村一年后,为了感谢涵江区的帮扶,烂泥滩村正式更名为“涵江村”。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西吉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3243.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3026.1公里,238个贫困村村组道路基本硬化,农村基本消除了“断头路”,打通了“内通外联”的通道。
守住青山绿水 “穷沟沟”捧起“金饭碗”
龙王坝村一景。(图片由龙王坝村提供)
立秋时节,从空中俯瞰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远处,层层梯田,云雾缭绕;近处,花果映衬、绿荫掩盖下的灰瓦民居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鸡犬相闻、阡陌交通,犹如进入世外桃源,惹人心醉。
谁能想象,这里曾经干山秃岭、一片荒凉。“靠天吃饭”的村民为了生计只能乱垦滥伐,以生态换粮食。
据《西吉县志》记载,西吉县古属原始森林地带,随着人类的繁衍和垦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60多年前,西吉县天然次生林仅存3.9万亩。
穷则思变,变则通。1951年,西吉县党委、政府开始育苗造林,建立林业机构,制订远景规划,培养技术人员,为发展林业打下基础。60多年来,西吉县人民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由1981年的2.2%上升到2018年的15.78%。
“过去我们靠种地为生,忙忙碌碌一年也就刚能混饱肚子,每天坐在炕上发呆。现在,一年光搞乡村旅游就能给我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这才算活出了滋味。”村民杨慧琴一边拾掇自家民宿小院,一边乐呵呵地和记者交谈,“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成真了。”
2010年,龙王坝村依托生态优势,培育了集观光、旅游、餐饮、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千亩桃花园、民宿一条街、窑洞宾馆、儿童游乐园、滑雪场、电影院、咖啡馆……村子虽小,五脏俱全。龙王坝村常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外出务工村民纷纷返乡开起了农家乐,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带动一大批村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丰富了龙王坝村的旅游业态,提升了旅游品质,进一步增强了其内在生命力和对外吸引力。
曾经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800元的贫困村,如今已转变为宁夏闻名的脱贫示范村。“现在,仅靠休闲民宿,每年就可以为每户村民带来1.5万元的收入。此外,林下经济和土特产又能给村民们带来一笔收入。”村主任焦建鹏说。
在不少村民看来,龙王坝村的改变,是大家共建共享的成果。
近三年来,西吉县造林面积达到了43万亩,今年将继续再造17万亩。如今,多年生态建设延伸出的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已为西吉县带来生态红利,青山绿水开始真正变成“金饭碗”,祖祖辈辈在大山里受穷的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今年我们预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不久的将来,龙王坝村会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乡村,以‘农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民变导游、产品变礼品’的思路,让村民走上致富路。”焦建鹏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吉县委、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抓机遇、破瓶颈,抓基础、补短板,抓脱贫、促发展。据统计,1959年,西吉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35元,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变为9250元,百姓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接下来,我们将瞄准全县58个深度贫困村,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内生动力激发等重点难点展开工作,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村全部有序稳定脱贫退出。”西吉县委书记王学军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