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

不久,一位来自山东的带娃超人郭阿姨火了。

为了帮儿女带孩子,已经64岁的郭阿姨一年到头两地跑:九十月份回山东老家,割玉米、种小麦,其余时间去江苏,带外孙。

忙活一年没个休息时间,可当你问阿姨累不累时,她却说:

「累也高兴,辛苦也得带呀,孩子们都要上班,我得帮他们减轻负担。」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2)

“趁我还年轻,多帮你几年!”这是多少妈妈对女儿说过的话。

1.“谁也不为,就为我姑娘”

如今,姥姥带娃成了新趋势。

中国新闻网曾经发起过一项投票,在有效的3565份投票中,有接近一半的家庭都是姥姥带娃。

还有人编了顺口溜:「妈妈生,姥姥养,爸爸回家就上网。」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3)

为啥姥姥成了带娃的主力军了?

有人采访过帮忙带娃的姥姥,得到的回答都是:「心疼女儿,不想她太累。」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4)

即使我们已经做了妈妈,也永远是妈妈眼中的孩子。

只要她在身边,就会竭尽全力守护我们。

网上有一个视频:一位年轻妈妈一口一口地喂着女儿,而她的妈妈也一口一口地喂着她。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5)

别人都关心你娃带的好不好,只有妈妈心疼你累不累。

妈妈带娃,心疼的是女儿,成全的是女婿,稳定的是一个家。

虽然妈妈不是超人,可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情,只要妈妈在,就没什么怕的。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6)

2.每个职场妈妈背后 都有一位负重前行的老人

有个很经典的问题:作为职场妈妈,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

有人答:「有妈在,就够了。」

看过一个公益短片。

女主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在家开会。而姥姥一直在陪孩子,背诗歌、讲故事、玩游戏……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7)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8)

孩子半夜突发高烧,姥姥给孩子捂被子发汗,女儿发现后责怪姥姥方法老套、固执。

「我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到底是来帮我的还是……」

女儿虽然憋住了后半句,但当妈的已经全懂了。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9)

她活了半辈子,攒了一生的育儿经验,如今却被全盘否定……她站在原地,大气儿不敢出,就像一个犯错的孩子。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0)

生活中有多少人,像女主一样:一边嫌弃,一边心安理得把娃扔给妈。

当你觉得工作压力大,疲于应付老板和客户的时候,你的妈妈又何尝不是在负重前行?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3.有一种疼爱叫“隔代亲”

有一种疼爱叫「隔代亲」。

有一种幸福是跟着姥姥长大。

欧阳娜娜小时候学琴,家里人全都反对。

只有姥姥支持她,她赚到第一笔钱后,马上给姥姥包了红包。姥姥却受宠若惊,在餐桌上哭得稀里哗啦!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1)

《亲爱的客栈》里,王珂为刘涛准备了一份礼物:一段关于刘涛和她姥姥的视频,还有一枚姥姥送她的戒指。

刘涛看到这份礼物,第一眼就泣不成声。

“如果人生可以交换,我可以用任何事,只要让我再见她一面。”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2)

姥姥的爱绵远流长,流过子女一辈,又福泽子孙一辈。

就像倪萍在《姥姥语录》中说的:「葵花朵朵向太阳,姥姥就是我心中的太阳。」

4.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

有人说:「我妈妈说我女儿特别像我小时候,她帮我带孩子,像看着我又长大了一遍。」令人泪目。

在《妈妈是超人》里,包文婧的女儿饺子,一向是由姥姥在带的。

节目中,姥姥离开,包文婧第一次独自带娃。经验不足,饺子几次崩溃大哭,包文婧手忙脚乱、焦头烂额。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3)

几天之后,姥姥回来后,第一时间问的不是孩子,而是女儿:

「带孩子这几天怎么样,累了吧,辛苦不?」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4)

低头吃饭的包文婧,一口饭还没咽下去,一个“妈”还没叫出口,就委屈地泣不成声……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5)

是的,即使我们已经生儿育女,在妈妈面前,似乎总能1秒变回那个柔软的小孩,仿佛妈妈永远不老,随时都能替我们解决掉所有难题。

就像色诺芬说的: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真的没有!

不止姥姥,还有姥爷、爷爷、奶奶。

「前半生养子女,后半生抱子孙」,是多少父辈人的真实写照。

老人们年龄大了,哪怕他们拼尽全力,谨小慎微,也难免有做得不周全、不妥当的地方。

如果有哪里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多给他们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温柔。

珍惜、体谅和感谢身边为我们带孩子的老人吧!

谢谢你们,用自己,成全了我们。

包文婧带娃哭诉(包文婧带娃崩溃大哭)(16)

-End-

了解更多母婴育儿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爱幼米育儿(aiyomi888)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育儿】,免费领取超全育儿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