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语是啥(原来这也是外来语)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这也造就了中文的博大精深。但是,有些看起来很中国的词汇,其实是来源于其他文化和国家的。一起来看看,这些我们常用的词你都知道它们的来源吗?
“普罗大众”——拉丁语proletarius
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在各类书面和正式场合均能看见该词,初次之外,还有“普罗文学”等用法。
一种说法是,“普罗”来源于法语,意思为无产阶级的。
另一种说法是,“普罗”由英文“proletariat”而来,为古罗马帝国之最下层社会阶级。「普罗」(proletarius)是拉丁语,为Proles (子嗣)一字所衍生,顾名思义,指的是这个阶层的人对社会的唯一作用是延续香火,提供人口和劳动力;之后衍生为社会上多数普通民众之意思。
同济——德语deutsch
同济大学里的“同济”,其实与德语有着解不开的缘分。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的、德国的)”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合作共济。
菠菜——波斯语aspanakh
菠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亚洲西部的波斯(伊朗),通过官方进贡和民间等多种途径从中亚和南亚地先后传入中国。
宋代《唐会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太宗时,泥婆罗围(今尼泊尔)献菠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据欧阳修再《新唐书·西域传》中记载,唐太宋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泥婆罗闰曾派遣使臣向唐朝敬献菠菝。历史上另有菠菜由西国(波斯)传入之说。
苹果——梵语Bimbara、bimba
我们现在所说的“苹果”,来源于梵语,是古印度佛经中的一种水果,最早被称为“频婆”,后被汉语借用,并有“平波”、“苹(蘋)婆”等写法。
至于在中国最早被应用为“苹果”,则是明朝。许多中国农学史、果树史专家根据明朝万历年间的农书《群芳谱·果谱》中的记载,认为这是汉语中最早使用“苹果”一词。
在这本书中,有“苹果”词条,称:“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
中国土生苹果属植物在古代又称“柰”或“林檎”。不过在元朝引进外国苹果之前,苹果主要是做香薰和香囊之用。受中华文化影响,日语中的苹果叫法之一就是“林檎”。在中国台湾,部分土语还将苹果称为“lin-goo”。
茉莉——梵语malli
没想到吧,耳熟能详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中的茉莉,居然是从印度传进来的。
茉莉原产于印度,在汉代沿着丝绸之路与佛教一起传入中原。很早以前,在鸠摩罗什翻译的佛教典籍《妙法莲花经》和各古籍中就有“末利”、“没利”、“末丽”、“茉莉”等写法。由于“茉莉”二字最贴近中国人的语言文化,所以从宋代开始这个叫法逐渐固定了下来。
现代语言学家罗常培在其《语言与文化》中也明确指出“茉莉”(jasmin)出于梵文的‘malli’。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