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电流波形上偏或下偏(初解电机中的电流内环)

1.电流内环、电压外环

从控制设计的角度解释:整个反馈系统是为了控制电机速度,因此,首先使用电压环控制。然后发现即使有了电压环,还要调整输出转矩和负载匹配,才能得到更好的调速特性,因此,在电压环的基础上,在控制对象的前面加上了电流环调整转矩和负载匹配。简而言之,电压环是主体,电流环是个补丁。

从稳压电路控制环路的历史发展过程:最早期是单电压环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但是后来对于系统的负载调制率和相应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单电压环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因为电压是一个经过电感和电容后的表现值,属于二阶系统,其滞后性很大,环路控制相应慢;于是就加入电流内环,电流是经过电感的表现值,属于一阶系统,其对系统变化的敏感度大大好于电压环,因此才有了经典的双环控制方法。

2.PID调节

PID,就是“比例P(proportional)、积分I(integral)、微分D(differential)”,是一种很常见的控制算法。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就是类似于需要将某一个物理量“保持稳定”的场合(比如维持平衡,稳定温度、转速等),PID都会派上大用场。

对于小白的我来说还是有点迷糊,这里我将以一个简单例子讲解PID调节,例如:我想控制一个“热得快”,让一锅水的温度保持在50℃。你一定在想,这么简单的任务,为啥要用到微积分的理论呢。让我来,小于50度就让它加热,大于50度就断电,不就行了?几行代码分分钟写出来。

电机电流波形上偏或下偏(初解电机中的电流内环)(1)

没错,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这么干!如果换一种应用场景,你就发现有问题了,如果是洗澡水呢(当然不是50度的洗澡水,打个比方),那会忽冷忽热,这哪能受得了,所以,在大多数场合中,用“开关量”来控制一个物理量,就显得比较简单粗暴了。有时候,是无法保持稳定的。因为单片机、传感器不是无限快的,采集、控制需要时间。而且,控制对象具有惯性。比如你将一个加热器拔掉,它的“余热”(即热惯性)可能还会使水温继续升高一小会。

这时,就需要一种『算法』:

  • 它可以将需要控制的物理量带到目标附近
  • 它可以“预见”这个量的变化趋势
  • 它也可以消除因为散热、阻力等因素造成的静态误差
  • ....

于是,PID顺势而出,你应该已经知道了,P,I,D是三种不同的调节作用,既可以单独使用(P,I,D),也可以两个两个用(PI,PD),也可以三个一起用(PID)。

这三种作用有什么区别呢?客官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电机电流波形上偏或下偏(初解电机中的电流内环)(2)

我们先只说PID控制器的三个最基本的参数:kP,kI,kD。

kP

P就是比例的意思。它的作用最明显,原理也最简单。我们先说这个:

需要控制的量,比如水温,有它现在的『当前值』,也有我们期望的『目标值』。

  • 当两者差距不大时,就让加热器“轻轻地”加热一下。
  • 要是因为某些原因,温度降低了很多,就让加热器“稍稍用力”加热一下。
  • 要是当前温度比目标温度低得多,就让加热器“开足马力”加热,尽快让水温到达目标附近。

这就是P的作用,跟开关控制方法相比,是不是“温文尔雅”了很多。

实际写程序时,就让偏差(目标减去当前)与调节装置的“调节力度”,建立一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就可以实现最基本的“比例”控制了。

kP越大,调节作用越激进,kP调小会让调节作用更保守。

kD

D的作用更好理解一些,所以先说说D,最后说 I。

刚才我们有了P的作用。你不难发现,只有P好像水温也控制得晃晃悠悠,好像整个系统不是特别稳定,总是在“抖动”。

电机电流波形上偏或下偏(初解电机中的电流内环)(3)

你心里设想一个弹簧:现在在平衡位置上。拉它一下,然后松手。这时它会震荡起来。因为阻力很小,它可能会震荡很长时间,才会重新停在平衡位置。

请想象一下:要是把上图所示的系统浸没在水里,同样拉它一下 :这种情况下,重新停在平衡位置的时间就短得多。

我们需要一个控制作用,让被控制的物理量的“变化速度”趋于0,即类似于“阻尼”的作用。

因为,当比较接近目标时,P的控制作用就比较小了。越接近目标,P的作用越温柔。有很多内在的或者外部的因素,使控制量发生小范围的摆动。

D的作用就是让物理量的速度趋于0,只要什么时候,这个量具有了速度,D就向相反的方向用力,尽力刹住这个变化。

kD参数越大,向速度相反方向刹车的力道就越强。

如果是控制水温,加上P和D两种控制作用,如果参数调节合适,它应该可以站起来了。等等,PID三兄弟好想还有一位。看起来PD就可以让物理量保持稳定,那还要I干嘛?

因为我们忽视了一种重要的情况。

kI

还是以热水为例。假如有个人把我们的加热装置带到了非常冷的地方,开始烧水了。需要烧到50℃。在P的作用下,水温慢慢升高。直到升高到45℃时,他发现了一个不好的事情:天气太冷,水散热的速度,和P控制的加热的速度相等了。

这可怎么办?

  • P兄这样想:我和目标已经很近了,只需要轻轻加热就可以了。
  • D兄这样想:加热和散热相等,温度没有波动,我好像不用调整什么。

于是,水温永远地停留在45℃,永远到不了50℃。

作为一个人,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应该进一步增加加热的功率。可是增加多少该如何计算呢?

前辈科学家们想到的方法是真的巧妙:设置一个积分量。只要偏差存在,就不断地对偏差进行积分(累加),并反应在调节力度上。

这样一来,即使45℃和50℃相差不太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没达到目标温度,这个积分量就不断增加。系统就会慢慢意识到:还没有到达目标温度,该增加功率啦!到了目标温度后,假设温度没有波动,积分值就不会再变动。这时,加热功率仍然等于散热功率。但是,温度是稳稳的50℃。

kI的值越大,积分时乘的系数就越大,积分效果越明显。

所以,I 的作用就是,减小静态情况下的误差,让受控物理量尽可能接近目标值。

I 在使用时还有个问题:需要设定积分限制。防止在刚开始加热时,就把积分量积得太大,难以控制。

好了,这就是PID的全部基本解释。

那么,PID到底如何实现呢

可以编程实现,但并非只能编程实现。PID控制器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一是模拟PID控制,指令信号和反馈信号都是电信号模拟量形式,使用比较电路、放大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等模拟电路实现PID控制器算法,输出控制量也是电信号模拟量形式,通过合适的方式再作用在控制执行机构中。

二是数字PID控制,使用AD转换将指令信号和反馈信号转换为程序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使用程序按照数字PID控制器公式编程就可实现,计算出的控制量是数字信号形式,直接或经过DA转换后作用到控制执行机构中。

欢迎关注~~欢迎讨论、提问、批评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