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东营绿色发展黄河入海处)
【编者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东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思路贯穿始终,推动黄河三角洲“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在这里,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发展画卷徐徐铺展,改革攻坚、担当作为的发展旋律催人奋进。
【主文】
“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沿线就都走到了。”一年前,2021年10月20日,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口考察时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在黄河全流域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作为胜利油田驻地,这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同时又面临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轨考验。
从“一油独大”到“百花齐放”
今年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涛来到东营的第11个年头,他感觉,过去十年,东营打了两场战役——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战与生态环境保卫战,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2019年,陈涛开始担任东营港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作为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老油城,东营是石油炼化“重地”,石油炼化产能约为7000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但部分企业一度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因此石化产业转型、向中高端拓展,是东营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号工程”。按照山东省“化工项目全部进区入园”的要求,东营全市形成了7个化工园区,其中3个都在东营港,东营港成为“一号工程”的主战场。
“绿色发展的压力特别大,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减油增化’,怎么才能提高原油利用效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把每一滴原油都‘吃干榨尽’?”陈涛回忆,园区摸索出一系列“吃干榨尽”经验,“比如‘隔墙供应’,A的产品是B的原料,那么规划时就让他们做邻居,管道互通,形成上下游原料互供关系”。
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夜景。 陈仕钊 摄
“我们跟几家邻居现在就是‘隔墙供应’”,天弘化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明修说。天弘化学生产的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基本原料,通过管道输送到隔壁企业,生产出丙烯腈装置和副产品氢氰酸。其中的丙烯腈再输送到隔壁的隔壁,可以用来生产有机玻璃、高吸水树脂等;氢氰酸本来是一种剧毒副产品,不允许运输,也不能储存,过去都是燃烧掉,但却是治疗高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的原材料。园区一家企业看中了氢氰酸潜力,建起了国内阿托伐他汀钙产能最大的生产线。
“连氢氰酸这样的‘废料’都充分利用起来”,陈涛说,企业之间隔墙供应、梯次发展,带来了产业发展质量的持续优化,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了翻番。目前,丙烯产业集群总产值442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将突破千亿元。
东营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许建洲表示,石化产业“减油增化”、向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转型,是东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一役。除了丙烯,全市还聚力打造了乙烯、PX、纯苯、碳四等4条细分产业链。去年化工行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炼油,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一动力。
东营不仅是石油炼化“重地”,还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油装备产业也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拓展,不少企业走出了国门,“把工厂建到迪拜去,产品和服务覆盖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东营有4家企业上榜,其中3家都是石油装备企业”。
主营非常规油气专用管一站式服务的永利精工石油装备公司,就是上榜的3家“小巨人”之一。“我们还研发了一种特殊螺纹,它具有连接强度高、气密性强的特点,是深井作业的一把好手。”副总经理李国栋说。正是凭借小螺纹里的大玄机,公司成为全国石油套管接箍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企业,目前国际订单已经排到2023年1月。
新兴产业涌现更多“隐形冠军”
前不久,东营港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何宝民拒绝了一家企业入园,“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可惜”,他说,该企业规模、产值、业内影响力、发展前景等指标都很优秀,但有一个突出缺点:能耗高,“我们反复斟酌、判断,能耗还能不能降下来?最后的结论是‘不能’,所以只能拒绝他们进区入园”。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何宝民一直负责招商引资,“原来注重的是规模、产值。现在环保第一,首先看能耗、看科技含量,能耗高的一票否决。所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更会得到我们的青睐”。
国家级“小巨人”、山东道合药业有限公司就是何宝民花费心思“挖”来的企业。公司负责人冯华华回忆,在一次苏州举行的招商推荐会上,他们认识了东营港经开区的领导。“没想到,从苏州回来没几天,他们就找上门来了,很有诚意,从土地到融资政策,各方面条件都很优惠,所以2018年我们就迁到了这里”。
“不能国际油价一波动,东营经济就咳嗽”,许建洲说,2012年以来,东营瞄准新兴产业这个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着重培养石油以外的经济动力,实施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目前,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较2012年增加22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12年增加5倍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以新材料产业为例,已经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增长了43%。
东营市利津县三阳纺织有限公司车间内,细纱自动落纱机器人正在作业。郭永林 摄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东营新材料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公司展台上,几个透明塑料盒里装着细小的颗粒,大一些的颗粒如大米粒般,而小的仅有小米粒的1/20。
“这种小颗粒,是生产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主要原料”。公司安环部经理李娓说,从航空航天到手机电脑,再到儿童电子玩具,凡是有电路板的地方,都会有电容器。一部手机,会有一千个左右电容器。由于电容器的体积非常小,对制作电容器的功能陶瓷提出了苛刻要求。
“一层陶瓷,配上一层电极。每一层的厚度,小到一微米以下,也就是千分之一毫米,而一粒灰尘的直径,也有几微米”。李娓说,一层层相叠近百次,才能形成一个娇贵的电容器。如果任何一层出现问题,比如一粒灰尘落在上面,整个电容器就会失效。“电容器原料领域,原来一度被国外垄断,我们现在追了上来,已经占到了国际市场40%左右的份额。”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打破了国外对高吸水树脂的垄断。产品检测实验室里,一位工作人员将600ml水,倒在十几粒高吸水树脂颗粒中,颗粒快速吸收水分,几秒钟后变成胶体状,微潮,但颗粒下面的桌面依旧干爽。
“我们现在主要跟日本抢市场”,副总经理武小平说。高吸水树脂是纸尿裤、卫生巾不可或缺的芯材,“原来日本的产品吸水性能优良,现在我们赶了上来,一克重量的高吸水树脂可以吸收水分到其重量的60倍,有的型号甚至到300倍”。
每年3亿“真金白银”扶持企业技改
2015年进入山东齐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环部以来,“90后”王栋听得最多的就是“技改、升级”,“力度很大,投资很是大手笔,2020年到现在就花了1.89亿”。
王栋说,1.89亿花到了全厂的储罐区、装载区、污水处理系统等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上,“现在100%油品储罐完成密闭治理”。
作为一座石油城市,东营传统产业比重偏大。近年来,东营实施数字 赋能增效行动,推动化工、轮胎等重点产业借助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传统型向智能型转变。
“我们在证明一个问题,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通过升级改造完全可以成为优势产业”,许建洲说,从2020年起连续3年,东营每年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企业技改,同时面向全国招标智能化服务供应商,还组织企业考察外地的同类企业,别人能行自己为什么达不到?“效果显著,有力推动了产业高端化进程、绿色安全发展。以轮胎产业为例,全市子午胎产能达到1.94亿条,7家企业入围2022年度全球轮胎75强”。
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是2022年度全球轮胎75强之一,2018年至今,其技改投入已累计达到了2.5亿元,“还没有改到位,未来几年预计还要投入2亿多”。总经理助理陆胜英说,该企业1995年建厂,生产设备运行了20多年,陆续进入淘汰期,但设备更换投资太大,一套自动化钢丝圈加机械臂系统就需要600多万元,他们还没有作出决策,轮胎就被列入“两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政策倒逼你必须转型升级。”
三年多来,该企业全面更新了软硬件设备,现在轮胎研发试产、量产监测、生产制造、仓储物流、技术品质等环节,均由智能化信息系统联控管理;碳排放总量减少30%以上。“因为不能停产,所以技改难度很大,但是进展一点都不慢,为什么呢?因为有积极性。” 陆胜英说,“效果立竿见影,升级数字化车间后,生产及后勤用工人数缩减200人以上,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用工成本年降低2000万元以上。而且政策扶持力度很大,政府‘真金白银’砸下来,2020年给了500多万补贴,2021年又给了100多万”。
山东中车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风力发电机定子。周广学 摄
技改后,建厂50余年的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获评东营市“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厂区里处处可见各类智能监测装置和回收装置。“原来巡检系统老旧、功能单一,难以监管,巡检质量和效率差。现在设备漏检率降为0,巡检质量提高了一倍。”总工程师王学东说,新员工入职培训也由原来的3年,缩短至6个月-1年。特别是2020年疫情发生后,数字化车间机器换人,避免了工人扎堆,成为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一大优势。
曾经“北大荒”,如今“生态城”
由于成陆时间短,土地盐碱、植被少,曾几何时,东营被称为山东的“北大荒”,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如今的黄河三角洲,绿意盎然,碧波荡漾,得益于东营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着坚守。
康兆河是东营环保系统的老人,今年腊月二十三,调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来之前,他还有点担心,东营港毕竟是化工企业扎推的地方。不过上任后他发现,企业的环保治理水平高于他的预期,有的企业还研发了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吃”进二氧化碳驱出石油。
在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的厂区里,成排高耸的柱状罐体和管道交叉连接,不时传出“扑哧扑哧”的声音。“这是我国首套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变压吸附过程中排出低纯度气体会发出响声。”港城热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健说,该企业负责园区集中供热,如何减少供热过程中的碳排放是必须解决的难题。2019年,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项目终于有了进展,通过加压、冷却、脱硫、吸附提纯等工艺,可以从锅炉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同步制作氮。二氧化碳主要供给胜利油田用于二次采油,氮气则供应给园区内其他企业作为原材料。在满负荷运行情况下,目前二氧化碳的捕集能力达到10万吨/年。
“传统采油技术一般都是用水驱油”,康兆河说,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靠地层与地面的压力差喷涌而出,然而原油在喷出的时候压力就完全被释放了,可此时地下还有大量原油没有开采,因此还需要二次采油甚至三次采油。
东营港海科港务智慧码头。陈仕钊 摄
没有了足够的压力,二次采油就需要驱油,最常用的技术是向地层中注入水,使地层压力升高,将原油驱替到附近的油井里。业内测算,用二氧化碳代替水,二氧化碳驱油效率比水驱高40%左右,采油成本比水低20%左右,不仅提高了石油产量,还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
成鹏飞也是名“老环保”,1997年进入环保系统工作。他认为,近年来东营市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通过对传统的石化产业升级改造,同时督导企业实施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环境质量逐年改善。2012年以前,东营每年都有几十天雾霾天气;到2021年,连9天都不到。黄河是东营市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2012年水质在Ⅲ类左右,而且沿岸的绿化水平较低,河滩还有养殖项目;目前黄河的水质稳定,并在逐渐改善和提升,大部分断面能达到Ⅱ类标准,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区已入选全国5A级景区。
李娓也有同感,“现在环保公示屏很多,甚至居民小区里都有。为什么敢公示?因为自信,生态环境确实好多了”。
谈到生态环境,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表示,目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从187种增加到371种,每年几百万只鸟儿在这里迁徙、越冬、繁殖。作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东方白鹳不仅在保护区筑巢繁殖,有的还进城“安家落户”,成为东营生态环境的“代言人”。
【同题问答】
东营港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陈涛
新京报:这十年,东营哪方面的变化最大?
陈涛:东营港经开区有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我们按照绿色低碳、循环高效原则和“五个一体化”理念,高标准建设了园区集中供热系统,实现能源节约、环境友好、成本节约的三赢,2022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2%。东营港是东营市的一个缩影。如果说这十年,我们打了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战与生态环境保卫战两场战役,那么现在看来,两场战役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编辑 胡杰 校对 杨许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