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阴数怎么划分(我国传统术数中的五行学说是什么)

我国传统术数中的五行学说是什么?

(龙源居士)

周易阴数怎么划分(我国传统术数中的五行学说是什么)(1)

一、五行学说的起源:

任何学术基础都来源于生活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理解程度,古时候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层次极为肤浅,并不能像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那样把世界上的各种物质及自然现象做到准确而细化的分类,衣食住行,春夏秋冬,酸甜苦辣,琴棋书画等等,凡是涉及天地间的自然规律的种种表象,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也给人们提出了更高的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判断要求,因此,五行学说也就应时而生了。但五行学说的产生年代以及成型过程却难以追溯,史学界及易学界至今尚无定论,只是可以肯定的是,五行学说仍然源于《周易》的太极理论,据《易传》中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太极之两仪,谓之一分为二,这两仪即为阴阳学说的理论基础与总结,而两仪(阴阳)生四象,谓之金木水火四者也,而四象生灭之地即为土,这样就构成了五行学说最原始的框架机构。据我国历史上记述尧舜禹及夏商周时代而成书于周初的第一部古典文集《尚书·洪范》中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我们看见也可以肯定地说,五行学说在周初已基本成型而毋容置疑;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孟子(前342年-前289年)、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阴阳家邹衍(前324年-前250年)在推动五行及阴阳学说上都起到了极其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汉代集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的董仲舒先生(前179年-前104年),在儒家学说、阴阳五行、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即自然之物皆受制于天命的主导思想,其代表作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等,但是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及“大一统”的思想主张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也让阴阳五行学说得到了有益的结合与升华,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周易阴数怎么划分(我国传统术数中的五行学说是什么)(2)

二、五行学说的具体分类及特征:

五行学说把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并界定了其性质与特征,用五行来概括和定位世界上的物质及现象是人类文明史上对宇宙世界观认识上的一次大飞跃,也是中华民族先辈们勤劳与智慧的真实展现。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的延伸与发展,两者相互依存,构成了人类物质世界观的原始框架,五行学说包括木火土金水五大部分。

1、木:

古意为“曲直”之含义,是指自然界中具有生长、升华、条达、舒畅特征的事与物。直接表述为森林、树木、花草、藤蔓等事物的直观外象,更是具有绿色(颜色)、春天(季节)、东方(方位)、头、眉(身体)、胆、肝(腑脏)、青龙(星宿)、角音(五音)、酸(五味)、风(五气)、生(五化)、星(天体)、木(行星)、八(数字)、怒(情志)、仁(儒家五常)等诸多引申涵义。

2、火:

古意为“炎上”之含义,是指自然界中具有温热、升腾、热量、向上特征的事与物。直接表述为太阳、月亮、火光、灯烛等事物的直观外象,更是具有红色(颜色)、夏天(季节)、南方(方位)、额、齿舌(身体)、小肠、心(腑脏)、朱雀(星宿)、徵音(五音)、苦(五味)、署(五气)、长(五化)、日(天体)、火(行星)、七(数字)、喜(情志)、礼(儒家五常)等诸多引申涵义。

3、土:

古意为“稼穑”之含义,是指自然界中具有生化、存载、收纳、养育特征的事与物。直接表述为大地、城墙、土壤、沙石等事物的直观外象,更是具有黄色(颜色)、四季末(季节)、中央(方位)、鼻、面(身体)、胃、脾(腑脏)、勾陈、藤蛇(星宿)、宫音(五音)、甘(五味)、湿(五气)、化(五化)、地(天体)、土(行星)、五(数字)、思(情志)、信(儒家五常)等诸多引申涵义。

4、金:

古意为“从革”之含义,是指自然界中具有变革、肃降、收敛、清冷特征的事与物。直接表述为剑戟、刀斧、金银、珠玉等事物的直观外象,更是具有白色(颜色)、秋天(季节)、西方(方位)、筋、胸(身体)、大肠、肺(腑脏)、白虎(星宿)、商音(五音)、辛(五味)、燥(五气)、收(五化)、辰(天体)、金(行星)、九(数字)、悲(情志)、义(儒家五常)等诸多引申涵义。

5、水:

古意为“润下”之含义,是指自然界中具有寒凉、滋润、流畅、向下特征的事与物。直接表述为江河、湖泊、溪流、泉水等事物的直观外象,更是具有黑色(颜色)、冬天(季节)、北方(方位)、胫、足(身体)、膀胱、肾(腑脏)、玄武(星宿)、羽音(五音)、咸(五味)、寒(五气)、藏(五化)、月(天体)、水(行星)、六(数字)、恐(情志)、智(儒家五常)等诸多引申涵义。

而五行的这五大类别同时也具备阴与阳的相应属性,分为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等,其具体分类我们将在后面的篇章中结合天干地支予以详细解释。备注:古代五音读音为:宫(gong)商(shang)角(jue)徵(zhi)羽(yu)。

周易阴数怎么划分(我国传统术数中的五行学说是什么)(3)

三、五行学说的运行规律: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四种基本运行规律。相生,是指两种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互相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相克,是指两种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互相制约、相互排抑的关系;相乘,是指两种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五行之间某一方力量太强反致另一方受损的不利关系,古书中称之为“生过伤己为乘”;相侮,是指两种互相制约、相互排抑的的五行之间被克方力量太强反致主克方受损的不利关系,古书中称之为“反克为侮”。这四种关系中,相生相克是一种较为正常的五行关联,而相乘相侮则是从生克关系中变化出来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种种关系交织进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人们也就是通过五行之间的种种变化总结出了世间万物的自然运行规则并加以运用。

1、五行相生:

木生火:木性温暖而蕴含火种,钻木取火,通过木的燃烧而带来光明与热量,所以,称之为木生火。

火生土:木通过燃烧而化为灰烬,即变成了土,同时也促使了大地获得了更多的养分与滋补,所以,称之为火生土。

土生金:各种金属及矿物均蕴藏于大山土壤之中并得到孕育,聚土成山,有山则矿藏,所以,称之为土生金。

金生水:金属本来具有寒湿之气,遇到自然空气就会凝结水珠,同时,以火熔金也可化作水流,所以,称之为金生水。

水生木:水性温润流泽,可以给树木提供营养使其生长发达,所以,称之为水生木。

2、五行相乘: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hui);土能生金,金多土虚;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火赖木生,木多火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烈;金赖土生,土多金埋;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木赖水生,水多木漂。

3、五行相克:

木克土:木的根系生长于泥土中,对土壤有疏松的作用,同时,古时候的人们在没有发明铁器前均是用树木干支打磨削尖来翻耕土地而进行劳作,所以,称之为木克土。

土克水:无论是江河湖泊还是涓涓溪流,都必须依附河道、堤坝等使其流畅及趋于规范而不至于泛滥无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句古语就是对土克水最好的注解,所以,称之为土克水。

水克火:用水可以将火扑灭,道理十分明显,所以,称之为水克火。

火克金:火可以熔炼金属,言简意赅,所以,称之为火克金。

金克木:金属制成的器皿可以用来削砍树木,也很容易理解,所以,称之为金克木。

当然,五行相克并非一定是指事物间的克害不利关系,正如宋末命理学家徐大升在其命学著作《元理赋》中所言:“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济;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得耕耘;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正是对这种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的五行关系最好的诠释。

4、五行相侮:

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荡;水能克火,火旺水干;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能克木,木坚金缺。

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可以用以下不具备方位属性的两个图标来展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生,是指五行间连续顺序相生的一个循环过程,所谓克,是指五行间呈五角形对角相克的一个循环过程。下面我们引用当代易学少壮派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漫画命理第一人魏磊先生的部分漫画来予以表现它们的直观感,会让我们有一个比较容易认知的途径。

周易阴数怎么划分(我国传统术数中的五行学说是什么)(4)

备注:以上内容摘自《龙易子平》

龙源堂

龙源居士

龙易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以文会友,以易结缘!

看千山飞度云水作画,品一泓流溢文儒衍秋!

周易阴数怎么划分(我国传统术数中的五行学说是什么)(5)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民族经典!

(本文内容来源于龙源居士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备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