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战争历史(明末农民战争史)

网图侵删1、统治集团全面腐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明末农民战争历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末农民战争历史(明末农民战争史)

明末农民战争历史

一、官逼民反:明末农民战争的起因

网图侵删

1、统治集团全面腐朽

1.1从万历帝开始,明朝统治者荒淫无度,四处搜刮民脂民膏,给民众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2.1明朝宗室太多,且养尊处优,消耗大量钱财,致使朝廷财政严重入不敷出。这加剧了官僚对民众的盘剥。

3.1将领极度腐败,吃空饷、杀良冒功等行为盛行。

4.1公元643年,立李治为新太子。

2、天灾频繁

2.1 明清时期经常出现极端气候,旱灾、洪灾、冰雹频发。

2.2 统治集团不但不救灾,还逼迫农民照常缴纳粮食。朝廷下拨的赈灾款经层层盘剥,真正用到农民身上的寥寥无几。

3、陕西成为爆发点

3.1 天灾特别严重:晚明时陕西天气极端反常,史书上说“三年两旱”,导致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农户颗粒无收。

3.2 社会矛盾特别尖锐:陕西养一大堆宗室,仅藩王就达四五个之多,他们不管民间疾苦,维持着奢侈生活。再加上各级官员鱼肉乡里、无恶不作,令老百姓怨声载道。

3.3 公元1627年,陕西澄县爆发农民起义,拉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二、转战千里:在围剿中不断壮大的农民军

1、第一阶段(从崇祯二年二月到八年八月)

1.1 崇祯帝任命杨鹤为陕西三边总督,主持围剿事宜,杨鹤提出“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方针,得到崇祯帝的同意。

1.2 招抚政策起到了一定效果,重要的农民军首领接受招安。但招抚治标不治本,明朝陷入招抚-反叛-再招抚-再反叛的怪圈。最终杨鹤罢官,洪承畴担任陕西三边总督。

网图侵删

1.3 在洪承畴的打击下,农民军纷纷逃离陕西,向山西、河南蔓延。崇祯八年正月,张献忠攻克凤阳,刨了朱元璋的祖坟,朝野震惊。

2、第二阶段(从崇祯八年八月到十二年四月)

2.1 崇祯帝将全国分成西北和东南两大战场,围剿农民军。最强大的农民军高迎祥部被围,高迎祥牺牲。但张献忠和李自成等部仍然十分活跃。

2.2 崇祯帝起用杨鹤之子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围剿农民军。杨嗣昌干了三件事:

2.2.1 制定战略:“十面张网”,试图全面包围农民军。

网图侵删

2.2.2 议兵议饷:征兵12万、筹措280万两白银。

2.2.3 推荐人才:把当时明军中最能打的将领,如洪承畴、左良玉、贺人龙统统调过来。

2.3 明军重重围困、步步紧逼,农民军遭遇起义以来最困难的局面。张献忠接受招安,李自成躲进山区。

2.4 清兵大举进犯,崇祯抽调主力回北京勤王,结果全军覆没。包围圈出现大缺口,农民军死灰复燃,明军再也抵挡不住。

3、第三阶段(从崇祯十二年五月到十七年元月)

3.1 明朝在一个月内丢掉洛阳、襄阳两大重镇,福王、襄王两个藩王遇害,面对前所未有的惨败,杨嗣昌惊惧而死。

3.2 崇祯十六年,明军在关内的最后一支劲旅孙传庭部被李自成击溃。李自成占领西安。

3.3 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改年号为永昌。

3.4 张献忠在四川站稳脚跟,创建大西政权。

三、盛极而衰:从推翻明朝到迅速陨落

1、李自成推翻明朝

1.1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主力自西安出发,向北京进军。明朝人心瓦解、明军全线崩溃,李自成仅用两个月即兵临北京城。

1.2 大顺军攻入城内,崇祯帝知道大势已去,自杀身亡,明朝覆灭。

网图侵删

2、政策失误导致惨败

2.1 没有及时调整“追赃助饷”政策,得罪了大量官绅,尤其是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部,迫使吴三桂投靠清朝。

2.2 李自成率十万大军进发山海关,攻击吴三桂,完全没有预料到清军会忽然出手。大顺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

2.3 由于地方政权不稳固,李自成无法在新占领地区立足,在清军的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在湖北九宫山被杀。

2.4 清军随后集中兵力对付张献忠。张献忠被杀,大西政权覆灭。

其实这部作品应该算是《南明史》的前传。值得一读。这么丰富的资料,你们为什么老盯着阶级那两个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需要的只是一块田,能填饱肚子,能活命。可总是得不到。尤其是王朝末世,自然灾害官匪兵,你来我往,赤地千里,人食人,人食子,触目惊心。我们引以为傲的几千年天朝上国,就是这样。

起义初期,打土豪分田地,后期要稳固,还是要联络他们为好。所以无论大顺还是大西,建立政权后没有解决阶级矛盾,紧接着投降的明朝官吏土豪,也成了农民政权最坚定的反抗者,为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想起来正视农民问题的毛病,赢蒋介石是必然的。

李自成这位“前无古人”的起义者,从成功到失败只用了一个月

只要有既得利益,改革就难上加难。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最终都败在既得利益者手里。

封建王朝真的是个人的王朝,个人的天下,李自成进北京,数千官僚纷纷投降,自杀殉国者二三十人,多么荒诞呀。皇帝真的就是个孤家寡人,他一门心思维护自己的王冠,从来不知道百姓的死活,所以,他的死活,其实也真的不关百姓的事。

中国的老百姓真的好善良呀,就是鲁迅说的,只要老爷们愿意赏一口饭,给一点活路,就永世甘心做奴才,有时候这点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感觉末世的皇族简直是低智商。山河破碎,危在旦夕,南明弘光朝廷朱由崧荒淫无道比他的祖辈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臣也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哪里是读书人,嘴脸比土匪还丑陋。烂到了骨子里。

所以祖宗几百年江山基业,一朝葬送。

李自成一介布衣,揭竿而起,一呼百应,风卷残云,结局令人唏嘘。牛金星这等穷酸文人,跟着他吃香的喝辣的青史留名,李自成兵败后,他居然不辞而别,毫无道义可言。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给她卸妆不容易,顾诚算一位。

顾诚先生人聪明耐得住寂寞能下死力,确实是做学术的好人才,可惜这本书对唯物史观的应用十分机械,明朝混账没错,但李自成就算得了天下不过又一个高祖太祖,真没必要对他另眼高看。当然比起就差给明清皇帝跪舔的袁腾飞或当年明月,顾诚先生至少还保留了不隐恶的底线。

每天分享一本书,我是吐槽老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