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举人经过什么考试成为进士(明清时期秀才举人)
“纷纷衿佩止时文,竞巧趋新做日程。”现代社会选拔人才是通过高考,考生经过十多年的学校系统学习,为的就是高考那几天。在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一个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高考或许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方向,以及人生目标能否实现关卡。而古时从全国选拔人才,就是通过科举制度。
封建王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是从隋唐朝那时开始的,选拔人才供于各级官吏。科举制度在明朝之时,发展最为完善,达到鼎盛时期。清朝于1905年时废除科举制度,至此,结束了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有人认为明清八股,不仅束缚读书人的头脑,也不利于培养真正可用的人才。
古时与现代不同,并不是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再通过高考,读大学。古时的学生们是在私塾里读书,一般是老师个人在家里设的学堂,或祠堂、庙宇里教学。当然,一部分达官贵人家里经济条件优越,就请老师到家里来,为自己的孩子教授知识。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就是专门来林府来当老师的。
私塾,其实就是古时的个人承办学校,属于私人办学,私塾的教师一般是由科举落第的秀才来担任的。古时,小孩开始上学的年龄一般在六七岁左右,在开学典礼上,每个学生要对着孔子的画像还有老师磕头,当时的教材为《三学经》、《百家姓》及《千字文》,也就是所说的“三百千”。
掌握了“三百千”,那么接下来就是进入正式学习阶段了,其内容主要为四书五经。这时的学生还没有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因此只被称为“文童”,“生童”或是“儒童”。当学习完四书五经后,才去参加县试,府试,通过后才被称为“童生”,不要认为童生年纪都很小,古时的童生年龄在五六十岁的可不为少数。
成为童生之后,才有资格去参加院试,考中院试者才称之为生员,也就是人所称的秀才,各省主持的考试就是院试。在影视剧中,常会出穷秀才,酸秀才等词,但秀才真的那么不堪吗,当时的秀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什么学位呢?
可千万不要小看那时的秀才,当时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也可以认为其是重点本科生。清朝后期,每年在全国只录取2万名秀才,全国可能只有40-50万的秀才,而平均每年录取的秀才,相当于人口的1/15000。换算到现在,我国每年录取的博士7.5万人,人口占比约为1/20000。秀才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了。
在这一考试中,高中的人则称为举人,考试得第一名的就被称为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每三年一次乡试,全国每次乡试也就录取一千多名举人,每个省的名额并不相同,而有一定指标。比如说文化发达的地区,录取100人,而文化落后的地区,就仅录取50人。与现在相比较,中乡试的人就相当现在考上北大,清华这一批人了。
成为举人之后,就可以为官了,不过,举人一般也只能是县令和县丞这些小官,也就只是现在的副处级的领导。那么,有不少举人还要继续往上考。如果只是一举人,就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发展。当然也是举人当上大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朝的海瑞与清朝的曾国藩了,但举人能当上大官的人并不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乡试之后,高中举人的人就可以参加全国的会试,会试一般于次年的春天举行,也叫“春闱”,在会试中高中的人则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就被称为会元。会试之后,高中会试的贡士则可以参加殿试,这可是由皇帝作为主考官。殿试只排名次,并没有落第之说,参加殿士的贡士都称之为进士。
而离开京城的进士,则是到地方做县令或县丞,虽然进士一开始的官职并不见得有多高,但有了进士这个文凭在手,升迁也就不是什么难事。当进士被翰林院选中,就是专门为皇帝服务,其升迁的几率就更多,经过几十年在官场的磨炼,有的甚至可以官及丞相,就算略微差一些,也能成为朝廷大官。
全国每次录取的进士也只有三百人左右,而每年平均也就出一百左右的进士,这与现在的博导相比,可是少之又少。所以,古代的科举制度还真是人才中选人才,真的是削尖脑袋往里挤,人才的金字塔效应更为明显。这么看来,古时想当个秀才都不是件简单的事,何况进士。
参考资料:
《科举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