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龄与慈禧的故事(肖仁福慈禧的绕指柔)
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既读唐浩明的《曾国藩》,
必读肖仁福的《李鸿章》。
五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创作笔记:
慈禧的绕指柔
肖仁福
凭借天生丽质,慈禧入宫做了咸丰皇帝妃子,为其生下唯一皇子载淳,晋封懿贵妃,后载淳继位,又被尊为慈禧太后。世人印象里,慈禧不过靠脸蛋吃饭而已,殊不知她偏偏还有双绵柔白嫩的美手。手是女人的第二面容,慈禧的美手却成了她第一面容。正是用这双非同等闲的美手,慈禧才在男人堆里执掌晚清朝政近五十年,而非依赖那可餐美色。毕竟美颜易逝,就如诗里所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手上功夫则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练的丰富,会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老到。
阚清子饰演青年慈禧
作为满族女子,慈禧的母语自然是满语。可她父亲惠征汉语好,做过二十年翻译满汉奏章、文书、笔录、档案的笔帖式,后又携妻小外放地方道员,聪慧的慈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会说汉语,识汉字。进宫后又勤练书法,写得一笔好字,在满女扎堆的清宫里已属特例,不可多得。咸丰因此很欣赏慈禧,忙不过来时,常让她代批奏折,草拟诏书。久而久之,慈禧渐渐领会皇权运作的诀窍,且谁是贤臣,谁是良帅,谁是能吏,谁是俗儒,皆了然于心,为日后掌权理政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
1860年9月,英法联军进逼北京,三十岁的咸丰带着慈安(时为皇后)和慈禧(时为懿贵妃),以及肃顺等一批亲信,匆忙逃出北京,奔赴热河,留下六弟恭亲王奕訢跟列强谈判求和。奕訢费尽周折,来年8月与洋人签下《北京条约》,联军撤出北京。不久咸丰驾崩,留下遗旨:一是立六岁的载淳为太子,继承大统;二是托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载淳;三是拿出两枚闲章,其中一枚刻有“御赏”二字,赐予慈安,一枚刻有“同道堂”三字,赐予载淳,载淳年幼,交慈禧代管。且明确规定:下发朝旨,必先由顾命大臣拟定,再在旨首加盖御赏印,旨末加盖同道堂印,方能生效。
也怪载淳太小,没法接掌皇权,咸丰才想出这么一招,由慈安代表后权、载淳(实为慈禧)代表帝权、八大臣代表相权,三方共治,维持平衡,确保大清江山永固不衰。明眼人看得出,这份遗嘱把一个重要角色排除在了皇权之外,这便是恭亲王奕訢。试想若非奕訢留京与洋人斡旋,达成和议,联军不撤走,大清还存续得下去吗?奕訢有大功于清,咸丰却不让他接近皇权,实在有些不厚道,何况还是自己同父异母弟弟,其亲情即使不好比之于慈安和慈禧,至少较之肃顺等八大臣,兄弟情更胜一筹。
道光皇帝有九子,前三子早夭,五子出继宫外,七八九子晚生,到道光驾崩前,继位者只两人可选择,一位是二十岁的四子奕詝,另一位是十八岁的六子奕訢。除小两岁外,奕訢外貌、骑射和才情都比奕詝强,朝廷上下无不看好奕訢。然奕詝比奕訢更有心机。父子出猎,奕訢百发百中,满载而归,奕詝屡发屡失,一无所获。道光问原因,奕詝说春天万物萌动,禽兽有孕,不忍杀生。道光病中召见兄弟俩,奕訢口若悬河,大谈治国方略,奕詝只是假装心疼父皇病体,跪地泣涕。道光感动不已,终立奕詝为储,成为后来的咸丰皇帝。
正是咸丰忌惮奕訢,才挖空心思,设计出三方共治方案,以防奕訢染指皇权,鸠占鹊巢。可咸丰偏偏低估了慈禧的能量,或说低估了她那双绵柔白嫩的美手,不仅写得出一笔好字,还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调摆男人世界。据说咸丰临终前,肃顺曾力劝其效仿汉武帝,把慈禧拿掉,以绝后患。汉武帝晚年宠爱钩弋夫人,爱屋及乌,立其所生小儿弗陵为储君。弗陵八岁那年,汉武帝寿终正寝,临死前担心母壮子少,皇权旁落,狠下心肠来,赐死钩弋夫人,同时托孤给忠臣霍光,成功完成权力交接。也许肃顺早看出慈禧手腕厉害,才给咸丰出此主意。可咸丰没有采纳,以为凭借三方共治遗旨,有慈安的后权和八大臣的相权双重制约,慈禧仅代同治保管同道堂印,没法偷天换日。何况同治是慈禧亲生儿子,她怎么也得维护儿子地位,不担心她把儿子怎么样。
刘晓庆饰演慈禧太后
岂料咸丰刚刚驾崩,载淳即位伊始,三方共治格局就出现了重大裂痕。其时慈安二十四岁,慈禧二十六岁,肃顺等八大臣不仅年长得多,且都是老谋深算的权臣,自然不把两位年轻寡妇放在眼里,企图让相权僭越慈安的后权和慈禧代理的帝权。两宫起了杀心,可手无寸铁,又怎么斗得过老奸臣滑的八大臣?两宫想到了二十八岁的恭亲王奕訢。奕訢被咸丰三方共治遗嘱边缘化,自然心怀不满,与两宫一拍即合。皇陵不在热河,咸丰梓宫需移送回京,两宫太后以同治年幼体弱为由,母子三人走小道先行,让肃顺诸臣护送梓宫经大道后归,双方相差四天时间抵京。正是这四天时间差,让两宫和奕訢从容准备,凭御赏和同道堂两印,借同治名义下达圣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入京后脚跟未稳的肃顺等八大臣的职务,抓捕到案,砍的砍头,下的下狱,充的充军。
这就是惊心动魄的辛酉政变,二宫垂帘亲王议政格局由此形成。君臣三人,慈禧和奕訢热衷政治,才华出众,慈安对治国理政兴趣不大,每每召对大臣,多问些家长里短。慈禧关注点则在军政要务上,且能说到要害之处。故朝政主要由慈禧和奕訢说了算,慈安只不过随声附和,例行公事,在圣旨前头盖盖御赏印。待到慈安驾崩,奕訢在甲申易枢权变中出局,朝政也就归于慈禧一人之手。
慈禧能执掌晚清近五十年,得益于其特殊的身份。作为咸丰皇后,慈安名份一直比慈禧高,名义上还是同治嫡母。但同治毕竟由慈禧亲生,于皇室来说,没有皇子的慈安自然没慈禧贡献大,慈禧实质上比慈安更尊贵。慈安不愿与慈禧争锋,除对政治兴趣不大外,恐怕也因同治非由己出,干脆任由慈禧折腾,自己做个旁观者,乐得清闲。还有颁发圣旨时,慈安先盖御赏印,慈禧后盖同道堂印,无异于慈禧最后说了算,就像当今地方和部门议事,一把手最后表态,一锤定音。慈禧又颇有手腕,善于恩威并施,皇族、朝臣和外将也就无不折服。诸如奕訢,尽管身为亲王,又聪明又干练,也不敢违逆慈禧,只能以议政大臣身份,听命其调遣,专心服务大清。至于倭仁、李鸿藻与翁同龢之流,高居大学士和尚书重位,又有帝师之尊,在慈禧眼里,也不过侍臣和弄臣而已,要他圆就圆,要他扁就扁。朝臣行走于紫禁城,动动嘴皮,写写奏折,谁都能信任,要固江山,建海防,兴实业,办外交,求富图强,还真离不开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些能臣。也因此,慈禧心里最在乎的人是曾李左他们,而非倭仁、李鸿藻、翁同龢此等侍臣和弄臣。然侍臣和弄臣亦不可少,自有其存在价值。曾李左诸臣干出大事,成就大业,难免功高震主,令人不安,慈禧正好动用身边侍臣和弄臣,不时挥棍舞棒,敲打敲打,震慑震慑,以维持自己雌威。
由此可见,慈禧驭臣尤其驾驭汉臣,其手段之高妙,明显胜过丈夫咸丰。大清入关后,忌惮汉臣带兵,军权一直掌握在满员手里。到太平军席卷江南,老化腐朽的八旗和绿营清兵不堪一击,咸丰不得不委汉臣主办团练,迎战太平军。其中以曾国藩所创湘军最出色,渐渐成为抗击太平军的唯一主力。可咸丰害怕湘军壮大,不好节制,对曾国藩又笼络又打压,弄得君臣都很难受。待咸丰病死热河,两宫听政,慈禧大权在握,一改咸丰忸怩故态,在恭亲王奕訢和醇亲王奕譞先后辅佐下,大胆启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汉臣汉帅,先平定太平军,继消灭捻军,后开创洋务运动,筹建海防,打理外交,实现同光中兴。
邬倩倩饰演慈禧太后
至此慈禧声望已远超道光和咸丰二帝,无人敢挑战其权威。让当世和后人诟病的是同治皇帝驾崩,后继无人,朝臣看好奕訢十六岁的长子载澄,慈禧断然否决,迎奕譞三岁多的儿子载湉入宫继位,这便是光绪皇帝。慈禧为何选择载湉,而放弃快成年的载澄?众所周知,载湉母亲婉贞是慈禧同胞妹妹。换言之,慈禧既是载湉伯母,又是姨妈,与载澄则无血缘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同治成年亲政后,慈禧与慈安两宫太后卷帘放权,让少不更事的载湉坐上皇位,又可垂帘听政,执掌皇权,满足权力欲。
说慈禧贪权恋栈,别无异议,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同治以来,恭亲王奕訢以其非凡才干,辅助两宫,控制朝政,稳定天下。然相见易得好,久处难为人,日子一长,两宫垂帘和亲王议政格局难免出现裂痕。真让载澄继位,背后又站着奕訢,两宫定然失势,晚景堪忧。再说同治生长于宫中,由慈禧亲自抚育成人,仍冥顽不化,荒诞不经,亲政后,窘于国库空虚,命大臣报效(捐款)修葺圆明园,因无人响应,一怒之下,竟将满朝王公大臣全部罢免,慈禧不得不出面调停,挽回乱局。自己亲生儿子尚且如此,冷不丁从外面弄个不知底细的快成年的宗亲少年进宫,无惧无畏,无法无天,一旦惹出甚么事,谁来收拾烂摊子?
可见慈禧选三岁多的载湉(光绪)继位,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事实上光绪入宫后,慈禧对他的教育还算比较成功。光绪知书达理,性情内敛,比堂兄同治要强多少有多少。故光绪成年亲政后,慈禧放心撤帘,移居颐和园。光绪帝位来自慈禧,又在她身边长大,犹如大树底下的小苗,好不容易等到大树移走,自然急于建功扬威,以便坐稳皇帝宝座。恰逢日军侵略朝鲜,翁同龢看透学生心思,挑唆光绪,逼迫淮军和北洋海军出兵,迎战日军,遭至甲午惨败。堂堂大清败给蕞尔小日本,君臣深受刺激,光绪又想借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年轻学子变法图强。这自然没错。但康梁起于底层,毫无政治经验,以为仅凭满腔热忱,发几道变法圣旨,即可大功告成。也不想想权力得对权力来源负责,慈禧赏皇权于光绪,佐光绪变法,首先应争取慈禧支持,这些人却反视慈禧为变法障碍,怂恿光绪绕开慈禧,自行其是。甚至制造有后无帝有帝无后的论调和气氛,策划行刺慈禧之愚蠢行径,被慈禧察觉,重新收回皇权,软禁光绪于瀛台,百日维新失败,康梁外逃,六君子赴死。
大清国当今圣母皇太后万岁万万岁!
光绪失势,载漪溥儁父子觉得有戏,煽动慈禧利用所谓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打压反对废光绪立溥儁的洋人,引发庚子虏变。要说甲午战败和百日维新乱局,慈禧身处颐和园,主要责任在光绪及其近臣,庚子虏变则完全是慈禧受小人愚弄,昏头昏脑出昏招,给国家带来的大灾大难,是其执政近五十年的最大败笔和耻辱。然细思量,又非君臣一时头脑发热,实属狂傲自大又愚昧幼稚的天朝上国病态心理的千年累积,最终被仇洋情绪的导火线点燃,引爆惊天巨雷,致使大清山崩地裂,差点亡国灭种。
这声巨雷几乎陷国家于万劫不复,君臣自然也付出惨重代价。出逃西安途中,慈禧想起一个人来,这便是已外放两广与庚子虏变毫不相干的李鸿章。斯人不出,谁拯大清?慈禧电旨李鸿章,北上议和。和议成,国体得以保全,近八十的李鸿章吐血而亡,慈禧大放悲声,痛定思痛,回京后首推君主立宪制。可惜为时已晚,宪政还没完成,慈禧与光绪同时驾崩,帝国最后一抹回光返照消逝,袁世凯建立北洋。(2022.5.6)
(肖仁福《李鸿章》全五卷)贵州人民出版社
(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创和出镜人!)
推荐阅读肖仁福作品:
点击链接-「链接」
作者简介:肖仁福,湖南作家和历史文化学者。当过农民,教过书,长期在教育、财政、政府、群团等部门工作,谙熟机关生活。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和史学研究,已出版作品六十余部,共计千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官运》、《位置》、《心腹》、《仕途》(三卷本)、《阳光之下》等十余部,《背景》、《本事》等小说集和随笔集四十多部,历史小说《苏东坡传》、《霍光传》等多部。近有五卷本《李鸿章》出版上市。(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