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每年都能得诺贝尔奖(20年产生了19个诺贝尔奖)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是瑞典著名化学家和发明家,拥有355项终身专利,在世界五大州的20个国家拥有100家公司工厂。1895年去世前,他将大部分遗产和利益作为基金立了遗嘱,设立了诺贝尔奖,并将其授予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与经济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后来,诺贝尔奖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高、最有影响力的奖项。当然,诺贝尔奖之所以能成为最高奖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奖金的丰厚,以至于评委们不得不将其颁发给有价值的人,所以奖项的门槛自然很高。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诺贝尔奖高达11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7143840元。光是想想就令人兴奋,虽然这些优秀的科学家大多数都不是冲着奖金去的,但展示对该奖项的雄心并不羞耻。

日本为什么每年都能得诺贝尔奖(20年产生了19个诺贝尔奖)(1)

反倒是日本就显得直截了当,并没有隐藏他们对诺贝尔奖的渴望。2001年,日本宣布了“50 30”计划,即在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这个计划当时非常荒谬。但事实上,一开始,欧洲和美国的人并不打算和亚洲人一起玩。

在泰戈尔获得1913年文学奖之前,诺贝尔文学奖中的亚洲历史是一片空白,因此没有人认为日本能做到这一点。然而,日本一直是一个偏执狂,它永远不会停止,直到它达到自己的目标。让他们承认自己的判断错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何况,他们早就对此做好了准备。

日本为什么每年都能得诺贝尔奖(20年产生了19个诺贝尔奖)(2)

1960年,日本制定了著名的“国民收入翻倍计划”,“计划在未来10年内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特别是在1961年后的三年内保持9%的平均经济增长率”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以1960年为节点,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是非常可观的,在许多年内达到两位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提出了“全面振兴科技的基本政策”,要求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学研究。因此,自那以后,日本的科研环境一直非常宽松,研发强度并不比中国目前的水平差多少

日本为什么每年都能得诺贝尔奖(20年产生了19个诺贝尔奖)(3)

在初步完成这一目标后,碰巧遇到了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但日本坚决深入实施了这两个计划。即使是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日本经济仍顽强地增长了1.8倍,科研投入增加到3%,资金总额为2.62万亿日元,高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科研狂热,甚至不惜花费104亿日元建造超级神港探测器

除了在经济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外,日本还将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因素的愿景投射到了教育部门。任何科学技术都必须得到高等教育普及的支持。否则,不管一个天才有多聪明,没有强大的教育作为支撑,最终还是会倒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日本为什么每年都能得诺贝尔奖(20年产生了19个诺贝尔奖)(4)

因此,日本经历了以培养真正的人才为目标的第二次教育改革,它强调“增加科学高等教育机构”和“确保大学财务状况”

于是,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总数从525所增加到921所,大学生人数飙升至168.5万人。大学教育已经变得普遍、习惯和流行。工科学生的比例也从15.4%上升到21.1%,相应的人文学科比例自然下降。整个日本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科学上,社会也更加积极地接受科学人才

当然,增加教育经费也是当务之急。它不仅给大学教师在研究自由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也给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为诺贝尔奖的未来影响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也因此,到1982年,日本的工程论文总数已达到12534篇,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在这样的震惊之下,很不幸地告诉那些想幸灾乐祸或看笑话的人一个坏消息,即到2020年,日本已获得26个诺贝尔奖(不包括2个其它国籍的日本人),包括7个物理奖和7个化学奖,与瑞士并列第六。因此,日本很快就会实现他们的目标,成为亚洲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

日本为什么每年都能得诺贝尔奖(20年产生了19个诺贝尔奖)(5)

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行动能力。诚然,获得诺贝尔奖并不足以证明一个国家在这五个领域的能力,诺贝尔奖的颁发往往伴随着怀疑。然而,诺贝尔奖的数量仍然可以显示一个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关注和进步,日本对诺贝尔奖的探索也扩大了在亚洲获得诺贝尔奖的总体可能性。反观我们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还得更加努力才行。

当然我更希望,这些受到高等教育的日本人能够更早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也多研究怎么处置核废水最妥当而不是排入太平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