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受伤了怎么办(大鲵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Urodel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Andrias),俗称“娃娃鱼”,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营养及食用价值,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鲵受伤了怎么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鲵受伤了怎么办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Urodel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Andrias),俗称“娃娃鱼”,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营养及食用价值,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
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大鲵病害逐渐增多,导致大鲵宝贵资源的损失,也造成养殖经济的损失,已成为制约大鲵集约化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大鲵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对广大养殖户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对大鲵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内因
大鲵个体质量差异是发病的重要内因。大鲵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病性,若品种质量差,大鲵自身抵抗病害的能力则低,从而使机体容易被病菌感染。研究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质量差的大鲵生长速度慢、体质差,病害发生概率高,导致死亡率也高。
然而在购置大鲵种苗时,除少数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外,一般人很难判断种苗质量的好坏,又由于大鲵种苗价格较贵,有些养殖户考虑到价格因素,常购置价格相对便宜的种苗。
图1 健康的大鲵
二、外因
(一)养殖操作不规范
养殖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操作都可能会使大鲵遭到疾病侵染。大鲵养殖设备没有进行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时,会带入病原或造成交叉感染,导致疾病发生与传播;部分养殖者给大鲵换水时,前后温差太大,致使大鲵产生应激性疾病,甚至死亡;养殖场内残粪、残饵、污渍清除不彻底,生活的环境恶劣易导致大鲵疾病的发生;在大鲵捕捞、转移等过程中操作不合理,造成大鲵受惊吓甚至受伤;养殖时无独立的患病大鲵治疗池,患病大鲵和健康鲵同池混养,导致疾病迅速扩散传播;此外,水位过浅,通风过大,易使大鲵着凉;水位过深,无着陆区,大鲵长期生活在水中,也违背了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水质控制不严
大鲵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生活习性,对水质要求高。若水质受到污染,水体中滋生的微生物病原体容易沉积在大鲵身体表面或通过体表的伤口创面侵入大鲵体内,从而导致感染水霉菌等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此外,水温、pH、溶氧量等发生变化,水质过肥,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等超标,也会引起大鲵发病。
(三)饵料处理不当
投喂的饵料质量差或适口性差,营养搭配不均衡,都可造成大鲵营养缺乏,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投喂的饵料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会携带病菌进入水体;饵料消毒时间太长或消毒所用药物过量,也会导致大鲵药物中毒。
(四)日常管理不注意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大鲵个体间的打斗或与养殖池四壁的碰撞摩擦均可能使水中的有害病原菌通过划刺、夹咬等造成的机体表面损伤侵入机体,引起伤口感染,诱发疾病。可适当控制饲养密度,保证每个个体的活动空间。
图2 患病的大鲵
三、预防方法
(一)选择优质鲵苗
采购鲵苗前务必先了解苗种地的养殖史和近年来发病史,避免从疫区采购苗种。在引种时,尽量挑选机体健壮、无病无伤的大鲵,例如选择眼睛明亮、体表完整、抢食能力强且反应敏捷的鲵苗,集中放养前用1%~2%食盐水浸泡10~15 min,可达到提前预防疾病的作用。对于新购入的鲵苗应避免适应性应激导致体质下降,尽量减少引种地与养殖地水温、环境、饵料等的差异。在运输、搬移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损伤大鲵的皮肤。
(二)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
放养前对苗种和养殖设备进行消毒并做病原体检疫。定期对大鲵养殖池进行消毒灭菌,清除潜在病原菌。保持空气清洁,保证水质水温,定期监测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勤打扫、勤观察、勤记。
(三)加强饲养管理
活饵料可在人工投喂前切至碎块,用2%~3%食盐水浸泡0.5 h后投喂,可有效杀灭水霉菌等致病菌。平时在饵料中添加一些抗病毒、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
(四)定时接种疫苗
当针对大鲵病毒性疾病的疫苗批量生产后,可在适当的时间、部位注射疫苗,该方法是目前预防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措施。
参考资料:
[1] 段延, 熊斌, 颜文博, 等. 大鲵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284(2): 144-149.
[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EB/OL]. (2021-02-05).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461/20210205/122418860831352.html.
[3] 邓捷, 王中乾, 张红星, 等. 大鲵的疾病防治[J]. 河北渔业, 2014, 252(12): 36-40.
[4] 尹文林, 左梦丽, 潘晓艺, 等. 大鲵病害的研究进展[J]. 农业灾害研究, 2015, 5(7): 24-27, 63.
[5] 令狐克剑, 图雅, 邹勇, 等. 大鲵的人工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J]. 贵州畜牧兽医,2017, 41(6): 61-64.
[6] 徐健, 彭纯良, 江富兴. 人工养殖大鲵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 江西水产科技, 2016, 148(4): 38, 40.
来源: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