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贫瘠的土地,同时也会给你另一种生机。

荷兰王国领土面积约有4.2万平方公里,荷兰一直在填海造陆,面积每年都会增加一点,近一半的国土是靠拦海筑坝得来的。2022年荷兰人口约为1720万,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旅游、文娱、酒店餐饮、交通和通讯等仍未实现完全复苏,经济增长为4.8%,经济规模达到了10161.7亿美元,人均GDP约5.9万美元,远超英法德三强,外债有4.3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有384.4亿美元,

荷兰的科技实力强大,2021年拥有11家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排名世界第十。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

1、荷兰的旧貌换新颜

荷兰人聪明勤劳,他们有着上千年治水的历史,一直不屈不挠地与水作斗争——拦海造地、筑堤防洪。荷兰有部分国土是通过拦海筑坝,将水排干后从海里“浮”出来的土地。

艾瑟尔湖大坝工程中的填海造陆使荷兰国土面积增长了7%,弗莱福兰省就是在新增的土地上。而莱茵-马斯河三角洲工程用11座大坝和水闸永久消除了两河的水患。

荷兰是欧洲最小的国家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摩纳哥),有两个首都,一个是象征性的法定首都阿姆斯特丹,王宫所在地,另一个是行政首都海牙,政府、议会、最高法院以及大部分外国驻荷兰使馆设在海牙。荷兰比北京晚7个小时。

16世纪中期,荷兰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1/5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

也正是因为这个生计,荷兰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逐渐形成了海上的贸易关系。荷兰面朝大海,内有运河,形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具备了走向蔚蓝海洋并成为海洋文明时代全球贸易大国的基础。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2)

早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和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工业化已经过度成熟,住房建设早就已完成。在海牙、阿姆斯特丹或者阿纳姆这样的荷兰城市,就像在伦敦、巴黎、罗马和马德里一样,20年、50年甚至100年,城市也不会有多少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人们珍惜祖先留下的一砖一瓦和一草一木,以保持国家的历史风貌亘古不变为己任。

但鹿特丹不一样,本来鹿特丹也是一座遍布中世纪城堡、风车和教堂的城市,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遭遇了两次毁灭性的摧残。一次是1939年5月纳粹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另一次是1944年6月美国空军更大规模的轰炸。

战后鹿特丹重建,高耸云端的摩天楼、横跨江河的钢桥和构思奇特的建筑物让城市焕然一新,享有“世界建筑之都”的称号。

2014年竣工的鹿特丹大厦,高150米,高楼上的三座塔楼“端坐”在6层高的楼群上,东楼42层,中楼40层,西楼44层。这三座塔楼在85米的高处与其下的楼群错位分布,产生了美学上的奇特效应,使整座建筑看起来更像是雕塑或者积木。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3)

鹿特丹的另一座风格特异的建筑是市场大厅。这是一座长120米、宽70米、高40米的拱形建筑,总计11000平方米的拱形天花,就是一幅巨型数码印刷壁画,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彩绘。从截面看,这个拱形像一块马蹄铁。

马蹄铁的中空部分是一个巨大的市内市场,而马蹄铁部分由2层办公室和10层住宅组成。它的时尚颠覆了人们对市场的固有印象,体现了社区功能合一的理念。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4)

鹿特丹最知名的建筑立体方块屋,距离拱形市场很近,它们是鹿特丹创意建筑最集中的地方。

当年鹿特丹市政府开发这片公共住宅后,将其中38套作为私宅发售,其他作为商用,其中一套被辟为方块屋博物馆。

方块屋内部是三层,最底部支撑整个立方体的柱子可用作储物室,一楼是起居室和厨房,二楼有卧室、书房和卫生间,三楼是阁楼,采光最佳,可做休闲区。方块屋实际空间,有的地方则‬让人无法直起身子的。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5)

风车、郁金香和木鞋是它最亮丽的文化符号,至今依然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这个昔日的“海上马车夫”如今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如今中国服装充满荷兰最繁华的商场,华为手机和联想电脑也在荷兰的电器城里占尽风光。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6)

2、荷兰的地理及名胜

荷兰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西边和北边是北海,西与英国隔海相望,北与挪威相望,东部毗邻德国,南部与比利时接壤。荷兰国土南北最远端相距约300公里,东西最远端距离约200公里。

荷兰地势平坦,除了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很低。荷兰地势最低点在鹿特丹附近,为海平面以下6.7米,被称为低于海平面的国家。

一年之中气温变化都不大,冬季不冷,夏季不热。沿海地区夏季的平均气温为16℃,冬季平均气温为3℃,内陆同季节温度上下仅1度之差。荷兰正常年份的气温与中国云南接近,可以说是四季如春,十分适合居住生活。

荷兰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7)

海洋和海湾暖流使气候温和而潮湿,一年中大多数时候刮西南风,往往带来大量的云层。长时间的干旱天气极少出现。夏季,有时一天会下好几场雨,但每次雨后又都会出太阳,因此荷兰人出门常常带着伞。

荷兰由王室支配的三座宫殿,其中林宫和诺尔登德堡宫两座位于海牙,另一座王宫位于阿姆斯特丹,水坝广场对面就是王宫。

林宫以前是贝娅特丽克丝女王的居所,现在是亚历山大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生于1967年4月27日)和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生于1971年5月17日)的居所。诺尔登德堡宫曾经是女王办公的地方,现在是国王的办公场所。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8)

荷兰的河流、运河、湖泊比较多,西欧三条大河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在此入海。荷兰的运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其中多数是百年以前留下来的老运河。最著名的一条是阿姆斯特丹-莱茵运河。

这三条大河及其众多的支流带给荷兰更多的是财富和经济发展的机会。

现在,这些老运河被充分利用来发展航运。许多吨位不等的货轮在运河中穿梭往来。横跨于运河之上的公路桥梁也大多是活动桥,船队经过时桥梁便高高升起,待船队通过后再放下。

高速公路跨越的都是腾空而起的立交桥,不会受到密如蛛网的运河的干扰。

世界最大港口城市鹿特丹位于南荷兰省三角洲地区。古瓷都代尔夫特在海牙南边10公里处。海牙东北15公里便是大学城莱顿。世界著名的郁金香公园位于南荷兰省北部的小镇利瑟附近。南荷兰省80%以上土地的海拔低于海平面。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9)

荷兰著名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坐落于格罗宁根省省会格罗宁根市。

弗里斯兰省有着别样风情,沿海有许多渔村还保留着几百年前的风貌,是旅游者猎奇的好去处。

弗里斯兰省省会是吕伐登,其他主要城镇有斯内克、德拉赫滕、哈灵根和博尔斯瓦德。弗里斯兰省还下辖瓦登海上西弗里西亚群岛中的4个大岛和若干小岛。岛上都有渔村和公路,还有飞机场。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0)

3、荷兰的民俗文化

荷兰人喜欢庆典。每逢生日,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尽量请到,筹备生日会餐及礼品。婚礼要比在其他欧洲国家隆重。

有条件的,生活比较宽裕的人家在举行婚礼时,往往会租上一辆豪华的双驾马车,新郎和新娘坐着马车,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穿街过巷,到市政厅履行结婚手续。到教堂举行婚礼仪式,结束后,男方家里举办盛大的婚宴。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1)

以后每年的结婚纪念日以及铜婚、银婚和金婚纪念日都要举行庆典,父母、子女都要向举行庆典的夫妻赠送礼物。

在荷兰,所有值得高兴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举行庆典的理由。喜得贵子、升迁、荣获嘉奖,子女获得学位、获得更理想的职位,都会在工间休息时间举行一个适度规模的庆典。

它为一个单位的成员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场所。在这种场合,轻松的气氛极其有利于同事之间增进了解,化解误会和分歧。

荷兰是世界最著名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荷兰人对花的喜爱要超过所有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民。无论是小城镇还是大城市的空间,或是住宅的大门前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十几平方米的花园,里面浓缩式地栽种着各种花卉。

花卉颜色的搭配讲究广谱性,典型的颜色是红色、黄色和紫色。乡村的住宅更讲究,由于房屋周围院子面积大,花园里五彩斑斓,使人目不暇接。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2)

许多城里人特别是中产阶级又从城市搬到乡村,原因就是乡村为他们提供了修建大花园的空间。

由于缺乏土地以及城市化的发展,荷兰人形成了在室内栽种花木的传统。使用花盆和树桶,用来栽种橘子树和柠檬树,不仅克服了城市空间不足的困难,而且满足了在寒冷冬季里欣赏鲜花的需求,享受果园飘香的乐趣。

阿尔斯梅尔联合花卉拍卖中心是荷兰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相当于120个足球场的面积。花店也是荷兰城市的一大景观。荷兰传统的花园现在在一些老宅子里还可以见到。荷兰的老式花园栅栏表明花园的主人喜欢让别人从外面欣赏自己园中的美景。

荷兰人的节日比较多,仅政府规定的全国性公休节日就有7个,分别是新年、复活节、女王节、解放日、基督升天日、显圣节和圣诞节。

荷兰的世俗节日中最重要的是女王节,这个节日可以看作荷兰的国庆节。阿姆斯特丹在这一天格外热闹,整个城市都变成联欢会场和街头市场,到处是盛装的人群。通常女王在这一天要在乡间的王宫里接见祝贺者。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3)

1997年的女王节,有70万人参加了阿姆斯特丹街头的欢庆活动,但无一事故发生。

5月4日是荷兰的悼念日,悼念在历次战争期间殉难的人,特别是在二战中牺牲的“抵抗运动”的战士和死于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

水坝广场上王宫的对面有一座建于1956年的白色纪念碑,也称战争纪念碑,以纪念二战中的牺牲者。旁边是大教堂,为荷兰历代君王举行加冕登基大典的地方。广场周围地区是阿姆斯特丹的繁华商业区。

1945年5月5日,加拿大军队解放了最后一块被纳粹德国占据的荷兰领土。5月5日是荷兰的解放日。在纪念战胜纳粹德国50周年之际,解放日的主题是“睦邻”,提倡社区的团结、促进不同种族的融合、帮助周围的人等。

宗教在荷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荷兰有一半的天主教徒集中在南部两省,其余一半分散在北部10个省内。

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荷兰新教两大派别荷兰改革教会与荷兰再改革教会之间出现合流的呼声。荷兰曾是一个新教势力很强大的国家,加尔文教派长时间在人民的宗教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直到20世纪末在荷兰基督教(包括新教各派和天主教)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民众对宗教的热情在不断消退。到2020年不信教人口比例达到72%。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4)

4、海上霸权的争夺

荷兰是一个发展比较晚的欧洲国家,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荷兰自中世纪起就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商业大国。

为了发展商业,荷兰建立起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荷兰在未取得完全的独立时,其舰队就已经在美洲、亚洲与其他列强争夺海上霸权。

荷兰海军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承担自卫性的护航,也对它传统的敌国西班牙、葡萄牙及其领地主动发起多次进攻。英国和荷兰在海上霸权的争夺中时分时合、时敌时友,导致北美殖民地几度易手,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政治地理格局。

1671年英、法和两个德意志公国联合进攻荷兰时,荷兰海军面对强敌,顽强地守住了海防线。海战结束后,往往要以俘虏和拍卖敌方舰只与财物所得来弥补自己在战斗中的损失。

后来以劫掠为目的的行动,也具有破坏敌对国家经济的战略作用。荷兰海军在其强盛时期也参加过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争夺海上霸权和控制海上交通要冲。

荷兰海军还于17世纪占领中国的台湾,与葡萄牙争夺澳门和西印度群岛的领地,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其他列强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荷兰海军以及荷兰因在霸权的争夺中消耗了自己的力量而衰落。这也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荷兰为了自己的利益尽量规避卷入大国间的纷争。能够将自己的中立地位保持到战争结束的只有阿根廷、智利、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委内瑞拉、瑞典和瑞士等10个国家。

荷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德国示好,但并未得到德国的善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德国依旧不顾荷兰奉行的中立政策侵入荷兰,并对荷兰进行了长达5年的占领,荷兰王室与政府被迫流亡海外。希特勒开始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将所有荷兰犹太人送往德国集中营,战前荷兰有14万犹太人,战后只剩下3万人。1945年5月6日,德国投降,荷兰获得解放。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5)

5、君主立宪制国家

荷兰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欧洲的王室成员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荷兰中央政府的核心是大臣理事会,即内阁。大臣理事会由所有大臣组成,首相是召集人。荷兰中央政府各部负责各个领域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从荷兰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三大产业劳动力占比看,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工业,工业高于服务业。

荷兰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业,是高度赢利的部门。农业使用最先进的科技进行生产,由此使产量最大化。

荷兰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基地。荷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国,是世界第四大水果出口国。

荷兰政府认为,建立自由经济制度,并加入欧洲经济合作和集体安全体系,政治上应该分权,以避免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复兴和再次威胁邻国。

1948年3月15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有效期为50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和集体自卫条约》。虽然条约仍把德国视为假想敌,但各签字国心中潜在的敌人是苏联。1949年4月4日,5国代表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1953年,苏联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苏联的核力量改变了北约的战略计划。1957年12月,北约理事会决定动用战术核武器来加强西欧的防卫。荷兰是第一个接受核弹头的国家,但核按钮仍然由美国控制。荷兰宣布只接受大西洋框架下的欧洲核威慑计划,即与美国战略力量紧密协调并处于北约的共同指挥之下。

荷兰代表了最典型的欧洲小国的意愿,即宁愿接受大西洋彼岸的遥远的温和的霸权,而不要一个不可靠的本地区国家的领导,避免使自己沦为三等国家。

在北约8国对南斯拉夫进行长达70多天的轰炸后,欧洲人进行了反思,深感在防务问题上没有自主权之苦。

荷兰与英国原来一直主张维护美国在欧洲防务中的领导地位,经过科索沃危机后加入建立欧洲独立防务阵营。

后冷战时期,荷兰军队进一步介入国际事务,以突出荷兰“有影响的小国”的形象。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6)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

我们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荷兰未来超级建筑(低于海平面的国家)(17)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