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

1981年3月27日,一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走完了自己光辉而坎坷的85年人生之路,在北京医院安详地离开人世。

生前,茅盾作为中国最知名作家之一,作为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部长,曾收获了无数光环和荣耀,与此同时,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他的一生,既辉煌,又不幸。

如果硬要将茅盾的一生做个划分的话,1945年,必定是其中最具象征意义,最有标志性的一个重要分割点。

在这一年,茅盾曾经历了三件大事,都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最后一件,几乎可以说直接影响了他后半生的创作。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1)

▲茅盾

第一件事是,当年6月24日,由郭沫若、叶圣陶、老舍发起并筹备,在重庆为他举办了隆重的五十大寿茶话会和创作25周年纪念会,并当场成立了茅盾文艺奖金,让茅盾的人生登上了无比辉煌的新高度。

第二件事是,8月15日抗战胜利后,茅盾有感而发,创作出了人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戏剧作品——《清明前后》,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事业,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第三件事,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他的女儿沈霞,在24岁如花似玉的年纪,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不幸去世了。

经历此厄运,茅盾的生活和创作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因为过度思念女儿,家人常常发现他独自躲在院子里或书房里,翻看女儿生前写的家书,甚至还时常将孙女错叫成女儿的名字沈霞。

茅盾实在太爱这个女儿了,沈霞的死,成了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悲痛记忆。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2)

▲茅盾晚年

一、

茅盾一生共有两个孩子,都是与原配夫人孔德沚所生,一个是出生于1923年的小儿子沈霜,小名阿桑,又名“韦韬”,另一个就是出生于1921年4月的大女儿沈霞,小名亚男。

和中国传统家庭一样,茅盾夫妻非常疼爱这一双儿女,尤其是大女儿沈霞,总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爱,都送给这个优秀的女儿。

据茅盾晚年亲笔撰写的回忆录记载,沈霞生前曾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青年,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品性很好,有志气,比弟弟沈霜更成熟,颇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

更为关键的是,沈霞可以说完美继承了茅盾的文学基因,不仅从小爱好文学,而且高中时就能写出十分优秀的散文,获得了学校老师的赞赏,就连茅盾本人也深以为傲,母亲孔德沚曾在自豪之余,还对茅盾开玩笑说,你的文学细胞都遗传给亚男了。

所有这些特质和优点,都让茅盾对这个大女儿十分关注,十分疼爱,十分呵护,希望她能健康成长,更希望她能有所成就。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3)

▲茅盾的女儿沈霞

转折点发生在1940年。当年5月,茅盾一家人辗转来到了延安,之后以“客人”的身份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住了近四个月。

9月下旬,受周恩来所托,茅盾决定到重庆国统区工作,担任国民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当时茅盾的社会声望很高,如果他能在重庆,将对我党的抗日宣传工作有很大帮助,于是虽然留恋延安解放区,虽然担忧重庆的斗争形势,茅盾还是答应了周恩来的请求,并表示:“既然那边工作需要,我听从分配。”

不过在临走时,一双儿女的去留却成了大问题,带着一起去重庆?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重庆不比延安,他们可能随时面临危险,比如日寇的轰炸。

于是为了两个孩子的安全,茅盾夫妇忍痛决定,将他们留在延安,接受科学知识的洗礼,接受人民群众的再教育。

当时沈霞年约19岁,沈霜年约17岁,他们常年随着父母奔波各地,偶然来到延安后便爱上了这片黄土高原,于是欣然同意父亲的建议。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4)

▲茅盾夫妇与儿子沈霜

临走前,毛泽东曾亲自为茅盾夫妇送行,并诙谐幽默地说:“你把两个‘包袱’留在这里,可以轻装上路了。”茅盾欣然一笑,其实他内心是不舍的,不过在国事面前,家事必须有所舍弃。

好在,沈霞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也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非常用功地读书,成长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俄语翻译,算是我党亲自培养的女高材生,未来可期。

与此同时,她还收获了美丽的爱情,与来自江苏南通的文艺青年萧逸情投意合,互相欣赏,最终于1944年正式结为夫妻。

这样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夫妻,在当时也是非常难得的,当所有人都期盼着他们共同投身革命事业的时候,没曾想不到一年后,现实就给了他们最沉痛的打击。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5)

▲1944年,沈霞和萧逸在延安

二、

1945年8月,抗战终于取得重大胜利,日本关东军撤出东北,前方急需青年才干,于是刚刚毕业的沈霞,主动请缨,要求去东北参加革命工作。萧逸也欣然同意。

然而,正当她满心欢喜筹备新事业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这个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了,沈霞很痛苦,很纠结,是生还是不生?

如果选择生下孩子,那么沈霞只能留在延安,去东北的事情只能放弃,这对她来说绝对是不小的打击。

如果想要全身心参加革命工作,这个孩子对她来说是很大的“阻碍”,她不仅需要经历长达10个月的怀胎生活,日后还要负担孩子的养育工作,这对革命时代的女性而言,很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类似的例子曾无数次上演过,沈霞当时不可能没有耳闻,按照她当时的性格,是断不愿成为宅在家里的家庭主妇的。

于是,一番痛苦地纠结后,沈霞狠心地决定,趁早打掉这个孩子,如期奔赴东北参加革命工作。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6)

▲1938年,茅盾(右一)夫妇与儿子韦韬、女儿沈霞在香港寓所。

1945年8月16日,在婶婶张琴秋的安排下,沈霞住进了延安有名的白求恩国际医院,第二天下午,沈霞接受了人工流产手术。

这本是一个小手术,包括沈霞的丈夫和婶婶张琴秋,以及她本人在内,都没把这个手术当回事情,还以为很快就能重返工作岗位。没曾想,意外竟然发生了。

由于医生的疏忽,沈霞的伤口术后出现了严重感染,而后出现休克;三天后,又因为医生怠于值守,沈霞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竟然突然离开了人世。

当时因为延河发大水,沈霞丈夫和张琴秋都被隔在河对岸,当河水退去赶到医院的时候,沈霞已经离开了人世。

三天前,他们还满怀希望地憧憬未来,如今却是物是人非。就这样,一个年仅24岁的大好青年,还没来得及抛头颅、洒热血,以如此遗憾的方式,死在革命事业的“起跑线”上。这样的现实打击,任谁也无法接受。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7)

▲张琴秋,茅盾的弟弟沈泽民的妻子,也是中国红军史上著名的“女将领”

三、

沈霞去世不久后,周恩来便获悉这个意外事件,他非常震惊。因为自从1940年茅盾离开延安,由于工作之便时常往返于延安和重庆,周恩来仿佛成了茅盾和沈霞父女之间的“传声筒”。

沈霞与萧逸恋爱以及结婚的消息,是周恩来亲口告诉茅盾的;茅盾赞成女儿和女婿结合的书信,也是周恩来亲自转交给沈霞的。

周恩来很清楚茅盾对女儿的爱有多深,也十分清楚沈霞的死将会对茅盾造成怎样的巨大打击。

于是为了保险起见,同时也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周恩来决定,暂时不告诉茅盾夫妇这个消息,等他有空时,亲自登门,亲口告诉他这个消息,同时也当面表达自己的歉意和哀思。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8)

▲茅盾和夫人孔德沚

不过,不凑巧的是,自从重庆谈判开始后,周恩来的工作实在太繁忙了,还没等他抽出时间,茅盾却通过其他渠道,偶然获悉了这个惊天噩耗。

原来在1945年9月下旬,茅盾正在寓所休息的时候,两位在新华社工作的友人忽然造访。这让茅盾十分欢喜,因为他们都是从延安来的,自然了解延安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很有可能知道女儿沈霞的最新消息。

他们三人正侃侃而谈的时候,还没等茅盾主动问,其中一个友人却突然面带忧伤地说:“只是沈霞同志牺牲得太可惜了!”

当时,这两位友人并不知道茅盾还被瞒在鼓里,只是在聊到沈霞的时候,下意识地说出了这句问候的话,想表达对茅盾中年丧女的同情和安慰。

没曾想,他们这样一句好心的“问候”,却让茅盾犹如五雷轰顶,本欢欣雀跃期待女儿的最新动态,却猛地被告知了女儿已经去世的惊天噩耗。这样的落差,让茅盾顷刻间愣住了。

也许是不相信,茅盾反应过来后迅速“逼问”对方,女儿沈霞去世的过程。

看到茅盾的神色异常,友人这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茅盾还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感到非常抱歉和不知所措,面对茅盾的诘问,既想开口又不敢开口。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9)

▲茅盾

此时,看到友人的紧张神色,茅盾终于确认了这个消息可能是真的,女儿沈霞可能真的不在了。

第二天,为了最终确认,他又亲自跑到周总理在重庆的寓所,当时周恩来不在,于是向周恩来的秘书亲自确认了这个噩耗。如此,他才终于相信了女儿已经不在了的事实。

之后好几天时间里,为了避免意外,茅盾又瞒着孔德沚,独自承受着女儿去世的巨大伤痛。没人能体会到,一个父亲中年丧女的悲痛会有多么巨大,除非亲身经历。

据孔德沚事后回忆,在某天清早,她曾亲口问茅盾,昨晚你做了什么梦?你像是在哭。茅盾一听鼻子似乎酸了,为了不露馅儿,却撒谎说是梦到母亲了。孔德沚有些怀疑,却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

再后来,直到儿子沈霜亲自赶到重庆,茅盾才将这个噩耗告诉了孔德沚。听到这个消息后,孔德沚失声痛哭,悲痛欲绝。看到妻子的眼泪,茅盾当初的那种悲伤和痛苦,再次袭上心头,并且程度更加剧烈。

他们两人的反应之所以如此巨大和剧烈,实在是因为前后的落差,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10)

▲茅盾和夫人孔德沚

四、

事实上,在沈霞去世前不久,茅盾夫妇才刚刚收到沈霞的家书,信中活泼生动的文字,让茅盾夫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能享受到片刻的快乐。

沈霞在信中写道:“爸爸胖了,这倒是令我们高兴的,爸爸不是从来都是瘦的吗?现在怎么会胖的?我有点想不通,因为照理说近年来只有更辛苦。妈呢?胖瘦?我希望她结实些,不要再虚胖,到重庆逃警报也不方便。甲状腺现在是否完全好了?念念。”

类似这样的书信,沈霞生前写过很多。当时因为沈霜不常写信,因此沈霞的信便成了茅盾夫妇的所有精神寄托。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阅读女儿的来信,成了他们夫妻俩工作之余最大的娱乐消遣活动。

除此之外,沈霞在信中表露出的那种女儿对父母略带娇憨的爱意,也让身为文学家的茅盾,非常地喜爱和欣赏,更让身为父亲的茅盾,对女儿无比地偏爱和思念。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11)

▲茅盾

正是在这样一个较高的心理预期下,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茅盾突然被告知了这个噩耗。这一前一后的巨大落差,让他的心灵遭受巨大打击。这种打击,让他终生都无法忘记。

之后几个月里,茅盾多次缺席了重庆举办的重要会议,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静下心来进行文学创作,只能勉强完全组织交给的文艺学术研讨类的文章。

再后来,在收拾女儿遗物的时候,茅盾偶然发现了女儿生前的一段文字,女儿说自己很遗憾《劫后拾遗》没有写学生和文化人的内容。于是为了弥补女儿的这个遗憾,茅盾又特意写了三万多字的《生活之一页》。

除此外,在1946年夏秋,沈霞去世一周年前后,茅盾也曾专门写了一篇《萧红的小说——〈呼兰河转〉》,寄托了对女儿的无限哀思。

茅盾真实身份 茅盾不幸中年丧女(12)

▲茅盾晚年

总之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茅盾一直都没有忘记女儿的死,只是他将这种思念隐藏了起来。

据茅盾的儿媳陈小曼回忆,1971年的某天,当她在家中休息的时候,沉睡中竟依稀听到了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惊讶之余,她发现原来是父亲茅盾,在房间里默默诵读沈霞生前写的作文,语气时而高昂激奋,时而低沉悲怆,听起来非常地凄凉。此外,她发现茅盾常常将自己的孙女,错叫成沈霞。

当外界都已经忘记沈霞的时候,茅盾依然在怀念着她,并且这种怀念已经刻入骨髓。一个十分现实的表现是,在1945年沈霞死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茅盾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成果,都与之前几十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