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辉最著名的十首歌(顾嘉辉华语音乐的巨匠)

顾嘉辉最著名的十首歌(顾嘉辉华语音乐的巨匠)(1)

1984--85年间我12-3岁,如果那时你问我有什么愿望?

我一定回答让我把《射雕英雄传》一集不落的看完。

那时候电视台每周放两集,好不容易盼到了吧,又总会发生点什么让你看不成,比如停电就是最让人恼火的事。以至于到了现在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

愿望虽然没有实现,但是:

“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人海之中 找到了你,一切变了有情义”,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这些歌却都唱的烂熟,至今也依然记忆深刻。那时候我还不懂音乐,就是觉得这港剧里的歌为什么都这么好听?专门留心看了作曲,从此“顾嘉辉” 这个名字就印在我心里。

剧好看,歌动听,这就是万人空巷看港剧的80-90年代。

街头巷尾播放的都是《铁血丹心》《世间始终你好》《万水千山总是情》《上海滩》这些歌。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无法理解,但在当年是确确实实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事。

在射雕之前,我也听过顾先生的《上海滩》,只是那时候根本什么也不懂,就是单纯的觉得这歌好有气势。

前几日还在看顾嘉辉/黄霑98年的演唱会,看的时候还在想可惜了黄霑先生走得太早,好在顾嘉辉先生还在,希望老先生身体健康,不要太早离开。

没想到第二天惊闻顾嘉辉先生仙逝的消息。。。。。

心里其实很伤感,但反过来想顾先生92岁高龄,也算有一点慰藉了。

顾先生的生平如何,作品多少?

我想我不必写了,网上多的很。

我只想从我自己的本心出发,对这位塑造了我最初音乐审美的一代宗师,一位可亲的老人家表达一个后生小辈的深深敬意。

顾嘉辉最著名的十首歌(顾嘉辉华语音乐的巨匠)(2)

1960-70年代的香港,流行唱国语歌和英文歌,粤语是没有人唱、没有人听的,时人多认为太老土并且不适合填词。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74年应王天林(王晶之父)之约,顾嘉辉为TVB 电视剧《啼笑姻缘》谱写主题曲。由于顾嘉辉坚持使用粤语歌词,并不惜自己出钱承担歌曲的制作费,使这首歌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粤语歌词的主题曲。

因为担心大众的接受度,特意找来当时专唱英文歌的仙杜拉(香港著名女歌手)来演唱。可谓煞费苦心,这首歌与许冠杰的《鬼马双星》并称为开启粤语歌时代的标志。

那个年代的香港,广东人的传统粤剧、来自内地、台湾的各种民间曲调、欧美的古典乐、摇滚乐、菲律宾、东南亚的各种舶来品和民谣,种种奇妙的元素在这里碰撞。各种文化在这里自然的融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无禁忌却又都各守规则。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香港本土电视、电影行业兴盛发展的大时代里,顾嘉辉在邵氏集团工作超过三十年,为邵氏、嘉禾、TVB的电视剧、电影配乐,创作主题曲及插曲,获奖无数。《家变》《上海滩》《铁血丹心》《小李飞刀》《当年情》《万水千山总是情》《勇敢的中国人》《万水千山纵横》《楚留香》《忘尽心中情》........首首经典,《狮子山下》更是成为香港人心目中代表香港人的港歌。顾嘉辉在音乐上的成就如此之大,跟他本人的天分、勤奋、善于学习都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能不说与邵逸夫的慧眼识人,与香港当年兴盛的影视行业,能提供给顾嘉辉持久稳定的收入,香港社会能够给予顾嘉辉应该享有的荣誉与地位,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重大原因。

人为什么而活?尊严而已。音乐给顾嘉辉带来莫大的尊严,顾嘉辉的回报便是为华人世界留下这无数的经典名曲。

为影视剧配乐可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的音乐必须配合电视、电影的需求,必须符合剧情发展,引导、激发观众的情绪。更不能说等有了灵感再写,顾嘉辉不仅交稿的速度快,并且每首曲子的风格迥异,或气势恢弘、或柔肠百转,从民歌、粤曲、摇滚、流行、爵士无不信手拈来。可以想见大师当年如何勤奋,功力何等深厚。当年邵逸夫资助他赴美进修,或许想不到华语音乐就此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宗师。

岳飞的《满江红》流传千古,早年张明敏唱过一个版本。后来轮回乐队也谱过一版《满江红》,但我认为最符合岳飞词意的,绝对是罗文演唱顾嘉辉作曲的《满江红》。

顾嘉辉合作的词人有很多,都是华语乐坛神级大师的存在,比如郑国江、邓伟雄、卢国沾。但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黄霑,人称“辉煌组合”。

黄霑是个极其率真的人,古道热肠不拘小节,颇有古人侠义之风。

顾嘉辉最著名的十首歌(顾嘉辉华语音乐的巨匠)(3)

黄霑对顾嘉辉的喜爱和推崇是发自真心的,这张强吻顾嘉辉的照片足以说明。这位老兄还强吻过张国荣、林敏聪(著名作词人)。

即便这样还不能完全表达他的喜爱之情。以黄霑这样生猛的性格在任何场合都是主场。而顾嘉辉就比较内敛,很少说话并且有些木纳。但每次只要顾先生在场,黄霑都会把顾先生推到前面,爱护之情溢于言表。在他自己的文集中,更是对顾嘉辉推崇备至。

黄霑著《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文中剖析顾嘉辉的艺术生涯,称“1974年,‘无线’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姻缘》的出现,是香港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粤语流行曲的开始,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分水岭。”1977年,顾嘉辉作品《家变》则使得“港产粤语流行曲,由这首歌开始,正式迈上‘雅俗共赏’大道”。

因为长期合作,知之甚稔,黄霑对顾嘉辉在创作中的创新与精益求精也印象深刻,他写道:“顾嘉辉努力要求作品不落俗套,最怕寻常。有时全曲有一二乐句落入前人惯用格式,必然尽力修改。因此他的旋律很少重复自己,每首几乎必定带给听众新的喜悦。他极为好学,常常感到一己不足,两次赴美进修。而当电脑音乐软件面世,便已率先采用,是香港流行音乐界中观念极先进的作曲家。顾嘉辉的旋律,非常动听,时常令听众在聆听两三次之后,即能随歌哼唱。他佳作之多、与世界流行音乐界名人相比,殊不逊色。”

更是称顾嘉辉为“贝多辉”,全港皆知。黄霑见顾嘉辉必定是满心欢喜的,顾嘉辉见黄霑也一定是身心愉悦的。这样的友情实在让人仰慕。顾嘉辉与黄霑当真就如同黄霑自己说的那样:一世人两兄弟。

顾嘉辉最著名的十首歌(顾嘉辉华语音乐的巨匠)(4)

粤语歌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香港找到一个自己的声音,成为华语音乐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更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情、义、理、志、信念都在这歌声中一一展现。华语音乐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华语音乐,其根本原因就是能够完全、准确还原华人生活状态,反映华人精气神的音乐。

华人的精气神在哪里?

诗词歌赋、绘画、雕塑、饮食、建筑、书法、武术无所不在。但根本上来说,都是华人的精气神蕴含其内。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华人文化气韵生动、气象万千。虽有形态的各种不同,却万法归宗,历久弥新。

华人的精气神来自哪里?

我想是来自几千年来华人面对乱世、盛世,如何生存?如何尽力保全亲人的智慧和思维,尽在此中了。这种智慧和思维体现在社会中,就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体现在音乐里,就是中国音乐独有的调式体系及运行方式。外在体现于旋律进行和和弦走向上,和欧美音乐有本质的不同。即便全部使用欧美的乐器来演奏,一件民乐都不用,你还是能听出来这是华人的音乐。

香港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早年的顾嘉辉、黄霑、罗文、倪匡、这些人都有举家迁移,或漂泊无定的人生经历。特殊年代许多人拖家带口逃难到香港,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华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重情尚义,信义为先而艰苦创业。却也难免有世故圆滑、悲怆凄凉、孤苦无依的无奈与辛酸,最终向往豁达通透的人生态度。

这精神写成了歌,就是华语音乐的精气神。

为什么全世界只有香港人会拍出《英雄本色》《喋血双雄》这样的片子?

或许也是有个中缘由吧。

顾嘉辉先生是真正的学贯中西。

中国传统文化是根,中国音乐是本源,西洋曲式及现代音乐的各种风格开枝散叶。与世界交流,会时代大潮,绝不失中国人的尊严与气度,真宗师也!

正所谓我可以学你,但我绝不是要成为你。

顾嘉辉最著名的十首歌(顾嘉辉华语音乐的巨匠)(5)

点击在看或分享:

找到我 找到你 朋友就能在一起

2023年 1月15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