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

说战国时的张仪,必然离不开说苏秦。他们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师兄俩个 志在维稳维和,却把七国给搅得鸡飞狗跳。不仅没有使天下太平,反而使天下更加混乱。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1)

一,张仪心地险诈,但学术有成,连苏秦也自愧不如

张仪本来是魏国的人 ,但是他后来对他的祖国使了坏心,让雇主秦国从祖国魏国掠夺了不少地方,坑魏国最惨。一个连自己的祖国都要使坏心的人,就別说他对待其他的几个国家了。

他与苏秦俱学于鬼谷先生,鬼谷子倒底有何能耐,不清楚,但他这两个学生的作为反证出他很有能耐。张仪主攻专业是"术",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里面的"术"是一致的,他对"术业"有深刻研究。术业在当时是流行的热门专业,小众但有回报极高的雇佣售卖市场。苏秦认为自己赶不上张仪。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苏秦游学一圈后,搞得一地鸡毛,败落而归,全家人视之如另类,嘲笑冷落反而激发了他的自强之心。他对此一定刻骨不忘。这对他后来奚落张仪有经验在先。他把自己的困辱体验运用在张仪身上,恰到好处。

说张仪险诈,是因为如果不是苏秦的仆人提示他资助他入秦的是苏秦,恐怕张仪一辈子与赵国较劲,而不是同楚国纠缠了。这样,问题就复杂了。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其目的非常明显,在他眼中,能"苦赵"的独有秦国,一怒之下朝秦国而去。这种思想有利无利眨眼就变,比夏天的天气还变得快。以此可知,广而言之,笞打过他的楚国,在他得势后能有好果子吃吗?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2)

二,拆台对象锁定张仪,该帮就得出点力

苏秦发达后,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才拉了张仪一把,让同学有平台发挥自己的专业同自己唱对台席,以此达到了既扯皮又双赢的最佳效果。

苏秦对待张仪,不是庞涓对待孙膑,更不是李斯对待韩非要扼杀对方,他是利用对方。这一点,苏秦比庞涓李斯的智商情商要高。因此,他们两个的合作荣华一生,坚守契约。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苏秦的暗中帮助,张仪哦的一声:原来如此,苏兄你比我厉害,我不伐赵就是了,你尽管放心,你不在了就当别论。

三,苏秦为什么要成人之美呢,目的何在?

简单地说,是找个拆台的伙伴,共同致富。

苏秦不想合纵成功后,闲着没事干,佩着六国相印拿着巨额工资而无所事事,让老板们认为他们的工资是否钱有所值,招他们不悦而解聘。如果有个人来"拆"台,让苏秦动起来,装作有干不完的事,成天车马劳顿,风尘仆仆,这样一来苏秦勤劳王室的形象就大有改观了,有事干就失不了业。

苏秦看到张仪正落魄,又知他才干过人,专业对口,他想了办法让张仪去秦国,去干他该干的事。结果,苏秦的目的达到了。苏秦要合纵,张仪要拆纵,他们都忙起来,想闲也闲不下来。为了回报苏秦,张仪对燕,赵 也确实十五年没去招惹过——这是苏秦的发祥地。没有赵国燕国,但还有齐,楚,韩,魏可以搅和。照样能"倾人倾国倾倒一大遍"。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3)

后来苏秦在赵,张仪在秦,俩个当上消防队员,东奔西突风尘仆仆,南辕北辙面容枯槁。确实有干不完的事。

张仪在秦国应募时,帮助秦惠文君称王,因此当上秦相。他也要有事干才行,不能闲着。他不攻赵国,但除赵国之外,还有好几个国家可以招惹。他把矛头指向的最大目标楚国。他对此出于四个原因。第一是他在楚国挨过打;第二是楚愧王当过纵长;第三是楚国最近、靠边,有地形优势;第四是秦楚之战,楚国败的时候多,打顺手了。

苏秦的大业要有才华高的人来维护与制衡。苏秦明白只有张仪才干得出来这件事。因此,苏秦帮了张仪,也就是在帮自己,事实证明,苏秦帮对了。

四,张仪要把复仇的花朵开在楚国的土地上

想当初,张仪学成后辞行走向社会,并不意味着衣食无愁。他背着包袱,穿梭于各国,刻意售卖自己的"术",以便早日飞黄腾达,但欲速则不达,反而遭了罪,蒙受不白之冤。

有次同楚国的国相饮酒。大家喝高了,相国随身携带的玉璧弄丢了。门客们找不到,认为是张仪偷的。理由是张仪穷,行为不端,要不,为什么璧会不见呢?相国把张仪抓起来,毒打一顿,但张仪不承认。相国最后放了他。回家后让老婆笑了一顿。但张仪坚信自己能行。

张仪成功相秦之后,楚国的悲伤日子开始了。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4)

他牢牢记住了自己在楚国挨打受辱的日子。他当上秦惠文君的相国后,首先对楚国发难,明白无误表达了公报私仇的愿望:

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五,张仪的业绩不错,深受秦王信任,张仪背后有人挺

张仪运用所学,尽心辅秦,四年后,政绩出来了,秦惠文君称王,秦国再无国君,而是国王,与关外的老牌子齐王,燕王,新牌韩赵魏,自誉的楚王等六个国王平起平坐了。这是张仪相秦的不凡之处。

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居一岁,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

当时的七国之中,赵国燕国是苏秦的落脚地。张仪承诺苏秦在时,不会打破恩人的饭碗。赵国因此坐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力突飞猛进的势头盖过秦国,秦国要发展,只有朝关外割韩魏楚的土地以扩容。秦国不惹赵国,赵国自然也不招秦国的嫌。

不久,司马错与了张仪论伐蜀,秦用前者攻取巴蜀汉中,直接站在汉水,江水上流,对邻家楚国占了地势上的优势。

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於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

秦国这会儿因为齐缗王太嚣张,想去打他一下,压压齐王威风。但是,齐国与楚国订了盟约的。秦国打齐国,楚国要帮齐国的忙,在西面断秦兵的路,反之亦然。这让秦惠文王很郁闷。他很明智,解聘了张仪。让张仪到楚国去,张仪因此入楚国而来。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5)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於是张仪往相楚。

六,张仪欺诈楚愧王,八万楚兵死沙场

张仪这回带着富贵权势"衣锦而来",当初打他的楚相不见了。楚愧王见张仪来到楚国,大喜,认为张仪会帮助楚国更加强盛壮大。待遇从优,尊重有加。张仪带着使命而来,目的明确,就是要乱楚齐之盟,然后给武装到牙齿的秦兵割韭菜的机会。

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

张仪见楚愧王如此饥不择食,急不可耐,就郑重其事地指点他做到如下三点就可以了:

与齐断交;好处是秦给楚土地六百里;

与秦缔交,好处是从此约为兄弟之国。

楚愧王听到的重点是六百里土地。

楚愧王一听有六百里地可得。况且这六百里地本来就是楚国的,当初被秦占去了,收不回来,现在因为与齐断交,秦国就"返还",心想太划算了,立即同意,表示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

今使使者从西取故秦所分楚商于之地方六百里,如是则齐弱矣。

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6)

楚国是大国,人才济济,在朝堂上各派鼎立。楚愧王听了张仪的话,非常顺心。他马上给了张仪相印,让张仪做了相国,重重地赏赐,其不赘述。他高兴了,群臣也跟着高兴,尽皆欢呼。是不是没人看出猫腻,不提醒自己的君王的呢?不是。有谋臣站出来力劝楚愧王慎重,但楚怀王不听,反而斥退了忠心为国的臣子。并派了使者随张仪到秦国去接受六百里的商於之地。

到了秦国,将军等了三个月才见着在病中确信楚齐联盟破裂的张仪。张仪只给他六里土地。楚国将军奉命的是六百里,缩水太快了。他不敢接受,回去复命。楚愧王大怒,不听陈轸再谋划转危为安之策,执意出兵攻打秦国,结果:两次大败。割地赔偿解了倾危之急。楚愧王死了大将屈匄及八万多士兵,列侯七十余人。丹阳,汉中尽失。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7)

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原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

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至蓝田,大战,楚大败,於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因,乃南袭楚,至于邓。楚闻,乃引兵归。

楚国地广,西在长江上游,东在长江入海口,秦在西方,齐在东方。秦攻打齐国,太远了。秦国要打的是楚国,在于地缘方便。陈轸看穿了张仪的把戏(且看后面原因)。这次明说攻去齐国,其实是要破坏齐楚联盟,齐楚一破裂,楚园孤立。齐国一愤怒,必联合秦国。秦国激怒(不给六百里土地)了楚国,楚国必出兵打秦国,如此一来,楚国落入张仪的套子里,被人收拾。齐国不动,反而联合韩魏从各自的边境压向楚国,到时楚国必然陷入困境。

七,张仪再诈楚愧王,纵虎归山祸害长

楚愧王十七年,秦国想要得到楚国的黔中地。条件是以前次夺取的汉中地的六个县作交换。楚王说:不愿易地,愿意得到张仪而献黔中地。

秦王很难办,口里不忍说。张仪乃请行。

秦惠王:楚王恼火你背负了商於六百里地,他不甘心於你。

张仪曰:秦彊楚弱,他不敢触犯大王,何况我与靳尚关系好,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楚王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愿。

于是出使于楚国。楚怀王囚禁张仪,将要杀他。靳尚受了张仪的好处,他骗宠姬郑袖说:你知道你要被大王拋弃不?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秦王很宠爱张仪而大王不想他回去,张仪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给楚,送美人给楚王,以宫中善歌讴者为陪嫁。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失宠。不如让张仪滚蛋。郑袖这种婆娘,担心老公爱别的女人,是非利害不分,吹枕头风了,吹晕了楚愧王,他放了张仪。

於是郑袖日夜言愧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怀王後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8)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被反感了:张仪是乱臣贼子,反复无良之臣。他忘了秦宫里面的楚国女人们。宣太后是楚国的八子。秦楚世代姻亲,张仪智商有余,情商不足,陷入人家的亲情关系里去了。这股势力非常大,倒张仪的势力占了上风,秦武王不喜欢他,张仪作间谍去坑自己的祖国,以讨好秦武王,最后功不成而死在魏国。

八,面对张仪的几次诈骗楚怀王,难道楚国没人发觉吗?

回答是有。

但楚愧王不听,这两次不听,死的士兵上十万,丟了汉中地,损了两员大将。但他的生命安全。倒是后来相信秦昭王,入武关被扣,在咸阳关了三年,死了。这就是固持己见,执迷不悟的结果。

第一次,客人陈轸就反对,楚愧王狠命拒绝。坚信张仪要给商於六百里地。

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於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於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於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原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於是遂闭关绝约於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结果,楚愧王兴冲冲地去,却败兴归来毛都没见一根。愤怒发兵去讨公道,走了极端。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9)

楚王不听,卒发兵而使将军屈匄击秦。秦齐共攻楚,斩首八万,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

打又打不嬴,损失不少,再战,会兵蓝由,惨败。割地,赔了城池又折兵。

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至蓝田,大战,楚大败,於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

第二是屈原,对黔中郡,忠贞爱国的屈原就劝过楚愧王杀了张仪以绝后患,但是后者不听,纵虎归山了。

於是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於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今纵弗忍杀之,又听其邪说,不可。”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後而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

第三是昭睢,张仪死后。秦昭王欺诈楚怀王,要会武关作兄弟之好。昭睢劝他别去,认为秦虎狼之国,全无信义。但楚愧王听儿子子兰的话(奈何绝秦欢),他去了。

愧王一去不复返,望南武关空悠悠

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而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昭睢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

于是前去拜会秦昭王。秦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于武关,号称为秦王。楚王进了武关,则闭武关关门,遂与西至咸阳,朝见章台,如蕃臣,不与楚王平等用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再允许秦的要求。秦国扣留他,不让回楚国。

两个楚怀王都被人耍死(被公报私仇的人纠缠了一辈了)(10)

留他下来不为別的,只是要割地,而且是肥沃的巫郡、黔中郡。楚国国内不干,立了楚愧王的儿子。秦国一看不行,留着不放。

楚王逃跑之后,想到赵国,赵国的惠文君不敢收留,楚愧王想去魏国,路上被秦兵拦截了回秦咸阳。楚王又羞又气,一病不起,不久死在秦国,楚国持丧而归,举国皆哭,如丧父母。

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绝。

引用《史记-楚世家》、《张仪列传》、《苏秦列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