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原创稿

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

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

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

三位院士,名字如雷贯耳

一位莅临,当有大事

12月1日,在西南边陲、极边之城腾冲

三位同时现身,所为何事?

出席2022腾冲科学家论坛,畅谈科技。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1)

西南联大校门。资料图

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同时现身西南,并非巧合,情感因素不能不提。

八十四年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至云南,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奇迹:

短短8年多,培养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抗战胜利,三校北返。感恩云南,留下师范专业,如今成了云南师范大学,继续深耕云岭教育。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2)

云南师范大学。白凤翔摄

八十四年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再次携手,在云南腾冲共同发起科学家论坛,试图打造科技界的“达沃斯论坛”。

多说一句,中国目前确实还缺一个科技“达沃斯论坛”。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3)

12月1日,2022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雷桐苏摄

雄心不小,为何腾冲?

——国家需要,也是云南需要。

五十多位院士,云南省党政主要领导参会。

这次论坛,“大咖”云集。

这样的人才、科技盛宴,云南期待已久。

对于西部省份来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怎能离得开科技支撑?怎能少了人才?

身处云南,或许更能感受云南省委省政府、西部地区对科技、对人才的渴求。

坦白说,西部地区科技基础相对薄弱,想吸引高端人才并不容易。

如何破题?

——先看自己培养

2017年、2019年和2021年,连续3个院士增选年度,云南有7人入选“两院”院士,排在西部地区前列。目前在滇“两院”院士达13人,居西部省(市、区)第4位。

这对于顶级高教资源并不丰富的云南来说,实属难得。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4)

朱有勇院士。人民网 蔡树菁摄

——再看人才引进

相比北上广深这样的科技集聚之地,云南在不少领域,吸引力有差距——人才跟着产业走,没有产业基础,人才来了也难有用武之地。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5)

腾冲科学家论坛人才智力引进项目签约。雷桐苏摄

云南有新招: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率先抢跑,云南在全国系统化启动“柔性引才”工作。大理、腾冲、西双版纳、普洱、丽江5个“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你没看错,都是知名旅游城市。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6)

位于普洱市区的梅子湖。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云南气候得天独厚,春城不只有昆明。景色宜人、民俗多元,“北上广深”待久了,大师们不妨来云南转转,既是休息,何尝不能思考学术问题?指导云南解决实际难题?

腾冲无疑出手更有力:招商引资引进清华启迪,打造科学家小镇,让科学家的前瞻思想在云南交流碰撞、引领创新。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7)

腾冲启迪科学家小镇院士村奠基仪式。张杨军摄

2020年12月12日,腾冲启迪科学家小镇院士村奠基开工,顾秉林院士担任院士村首任村长,饶子和院士与许智宏院士担任联席村长。论村长学识,怕是全中国难出其右。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8)

腾冲。腾冲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顾秉林评价:“腾冲,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是一个科学家能很好仰望星空的地方。”

顺带说一句,笔者腾冲夜跑,高黎贡山区,天上的星星都比大城市多不少。

西南联大校长是怎样产生的(西南联大三校原校长)(9)

白鹤滩水电站。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更何况,云南的优势并不只是气候和旅游。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色金属开发、清洁能源打造,云南在全国首屈一指,相应的生物医药、大健康、绿色能源及新材料等领域,云南有独特优势,还紧邻南亚东南亚广阔的市场。

来了,就是好的开始。

开始,一定会有好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