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



最近,一部豆瓣评分6.5分的《大明风华》正在热播,碾压了豪华阵容的爆款剧《精英律师》,意外吗?一点也不。

有网友说,看完第一集《精英律师》后的感觉和吃下了一大块猪油的感觉差不多,不知道从头到脚、恨不得每一个毛孔里都能透出精英气息的靳东,听了这话会不会觉得扎心?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2)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3)

截止本文写作时两部作品的豆瓣评分


会不会非常不解:我穿得这么精致,长得这么英俊,还不够精英?我戴上百万的手表,我说话像教授,我不停地把西装纽扣解开来再扣起来,你们还要我怎么精英法?

——唉!靳东啊,你这是要把最后一波中年女粉丝都赶尽杀绝的节奏吗?你是嫌自己的人气在“前半生”里败得还不够吗?后半生就不能省着点用吗?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4)


扯得有点远了,今天要说的是《大明风华》,其实,6.5分也算不上什么好剧,有不少人是冲着朱亚文和汤唯去追的剧,结果,却是被王学圻和梁冠华两位老戏骨实力圈粉,这种现象其实早已屡见不鲜了。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5)


甚至不少观众追到王学圻的永乐大帝和梁冠华的太子爷先后领了盒饭之后,就准备弃剧了,因为一脸痞相的朱亚文完全hold不住英明武神的朱瞻基这个形象

朱亚文,怎么穿了锦衣卫的衣服,你就立马“厂里厂气”了呢?要不要问靳东借两套西装穿穿?说好的“行走的荷尔蒙”呢?都被你半路走丢了吗?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6)


当然,也有人弃剧是因为编导的胡编乱造,颠倒了很多史实,一会儿儿女情长,一会儿帝王心术,中间还有一个娘里娘气的宣德皇帝,实在是只有油滑,不见风华。

啊呀,看剧嘛就是为了消遣,这么认真干嘛?我们还是来说说正史吧。

历史上的明仁宗朱高炽的确是个身有残疾的大胖子,但是他淳厚温和、对子民体恤仁爱,虽然他在位仅仅10个月,他的儿子明宣宗在位10年,而正是这11年,被后世称为“仁宣之治”“仁宣盛世”,堪比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所以,精英不精英、荷尔蒙多少,其实和长相真的没有多大关系。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7)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8)


说回“仁宣之治”,其宗旨就是息兵养民,期间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不打仗了,搞经济了,而对百姓来说,最大的实惠就是减免苛捐杂税

那么,在宣德年间全国赋税最重的是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苏州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9)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0)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的正是明代中期的苏州


据说朱瞻基的太爷爷朱元璋对苏州是恨之入骨,因为他在打张士诚围攻苏州的时候,苏州人众志成城,顽强抵抗,使得朱元璋的军队伤亡惨重,所以,朱元璋夺了天下后,对苏州征收了超乎寻常的重税

明朝初年,朝廷向浙江一省征收的税粮是270多万石,而位于江苏的苏州府,却被朱元璋征收了280多万石的税粮。换句话说,苏州府一地缴纳的税粮就超过了浙江一个省,相当于全明朝的十分之一。这个老朱是够心狠手辣的!

还好,朱瞻基是个的好皇帝,他“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宣德五年,朱瞻基下令全国减税。并且好皇帝手下还有好大臣,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工部右侍郎周忱和苏州知府况钟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1)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2)

周忱与况钟


周忱是明代五朝元老,沉浮宦海五十载,有史学家称他是明朝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也是最会理财的官员

在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后,周忱私访民间,询问疾苦,并且了解到沉重的负担迫使江南农民大批逃亡,国家税源减少,拖欠严重。周忱和当时任命的苏州知府况钟一起,经过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270万石的赋税减掉了72万余石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3)

明代苏州府


况钟不仅是一位干练的行政官也是财政专家,在任苏州知府时,他上奏请减官租,被户部驳回不准,他一再上疏,说如果不减,将“失信于民”。

经过多次上奏力争,并在周忱的力挺之下,宣德七年(1432年)终于得到朱瞻基的批准,减去官田租72万石,荒田租15万石,使得被重租压得透不过气来的苏州人民终于松了一口气。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4)

况钟,明宣德五年(1430)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周忱支持下,大力改革弊政,削减重赋,深得民心。


周忱与况钟搭档,不仅为苏州百姓削减了沉重的赋税,还曾留下至宝。观前街玄妙观苏州人再熟悉不过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原先在玄妙观三清殿背后还坐落着一幢雕梁画栋的弥罗宝阁

这正是当年周忱和况钟捐出自己的俸禄建造的,称得上气势宏伟,绚丽多姿。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5)

明万历三十年被毁,清代重建后是玄妙观内最高的建筑,最终在民国时期毁于大火。


作为苏州的父母官,况钟的名字几乎等同于“勤政爱民”,所以当时的苏州百姓根本离不开他。在他母亲去世,按照礼制,必须回原籍“丁忧”,三年孝满才能出来做官的时候,几万苏州人向巡按御史请愿,“请求夺情起复”。

最后,朝廷接受了苏州人民的要求,下旨缩短况钟的“守孝”期,重回苏州做官。因此,苏州人把“况青天”的美名送给了他,还专门为他建了况公祠。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6)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7)

清道光六年(1826)建况公祠,位于今天苏州西美巷31号,原址为五显庙,据记载况钟曾在这读书会客。


周忱、况钟,这样的清官、好官才是真正的大明风华啊!

那么,这样说起来,苏州人民对宣德皇帝朱瞻基也应该是心怀感激的吧?只可惜啊,朱瞻基的寿命实在太短,只活到了 36岁,不过已经相当有作为了,他不仅继承了爷爷朱棣身上的足智多谋,还继承了他父亲身上的宅心仁厚,而且除此之外,朱瞻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8)

明宣宗朱瞻基《花下狸奴图轴》


五大盛世里面为什么没有仁宣之治(大明风华里的仁宣之治)(19)

明宣宗画三阳开泰图轴


后人评价他:翰墨图书,极为精致,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

说到这里,我开始怀疑起来,历史上的这个朱瞻基和朱亚文演的那个5秒钟里有几十个表情的朱瞻基是同一个人吗?朱亚文,你的演技对得起你们老朱家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