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9 许昌最终决战:三国志9大明王朝

我国的封建王朝更迭有个十分明显的定律,其成功的军事斗争路线基本每次都是由北向南。然而朱元璋所领导的明朝却是个例外,他们可是正儿八经由南向北打,最后还硬生生把横跨亚欧大陆的元朝给赶走了。三国志9逐鹿九州MOD的“大国崛起”章节,就凭此史实将朱元璋安排入主到了江东。

三国志9 许昌最终决战:三国志9大明王朝(1)

东南地区的政权,除了三国时期的孙吴,还有战国时期的吴、楚、越,也包括了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不过他们在历史上只是割据形态的军政武装集团,真正实现大一统的还是明朝,故而朱元璋是无可争议的主公。“大国崛起”章节只认可大一统王朝的逻辑,可害苦了原来的东道主孙吴,朱元璋的红巾军强占了舞台,他们可就惨遭边缘化了。接下来,就带着各位观摩朱元璋阵营里统率、武勇、智计和政治榜单的头部梯队分别经历了怎样的换血。

统率榜前五:朱元璋、徐达(孙武并列)、常遇春(傅友德并列)、戚继光(汤和、朱棣、李如松并列)、李定国(李成梁并列)。

三国志9 许昌最终决战:三国志9大明王朝(2)

周瑜火烧赤壁在东汉末年确实很牛,然而朱元璋指挥的鄱阳湖之战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凭借此战,朱元璋才击毙了陈友谅,扫清了自己成就帝业的最大障碍。鄱阳湖之战,甚至被史学界公认为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场水战,周瑜在朱元璋的面前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连孙武都要矮他一头呢。定睛一看,代表东吴最强军事指挥官的周瑜还是勉强处于头部梯队的,跟蓝玉打了个平手。

武力榜前五:常遇春、李文忠、戚继光(养由基并列)、孙策、马芳(魏犟并列)。

三国志9 许昌最终决战:三国志9大明王朝(3)

单挑是整个朱元璋势力的短板,这锦绣文章之乡确实难出一骑当千的虎将。令人惋惜的是,代表着孙吴武力天花板的江东小霸王孙策,依旧没能在这个最有希望夺魁的项目上为孙家摘金,只能屈居第四位。攻破元大都的“常十万”真心比想打许昌却没能付诸实践的孙策更有说服力,整个孙吴势力印象中连合肥都没打过去,这实在是个很沉重的扣分项。甘宁、太史慈、周泰虽然也都跟着跻身了头部,可他们整体的背景板依旧显得十分单薄。

智计榜前五:刘基、范蠡(姚广孝并列)、王守仁(孙武并列)、周瑜(张居正并列)、伍子胥(陆逊并列)。

三国志9 许昌最终决战:三国志9大明王朝(4)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连卧龙岗的孔明,刘伯温都能轻松碾压,更何况是这江东的美周郎呢。辅佐勾践反杀夫差的“商圣”范蠡和策划靖难之役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怎么看也都比周瑜更有心眼儿,再加上孙武顺势一挤,大都督也是力不从心啊!陆逊还挺争气,紧随周瑜进了前五,孙吴入围头部区间的也就只有他俩。

政治榜前五:张居正、范蠡(李善长并列)、狐偃(孙叔敖并列)、重耳、朱棣。

三国志9 许昌最终决战:三国志9大明王朝(5)

最后的政治榜单相信各位基本能猜到结局,本就没啥内政达人的孙吴势力肯定不是大明王朝的对手,战国群雄倒是能抱着团跟朱元璋分分蛋糕。鲁肃只能以92的基础点数勉强踩一脚郑和,为孙吴刷一刷微末的存在感。

三国志9 许昌最终决战:三国志9大明王朝(6)

综合以上情报,在朱元璋的眼里,孙吴众将可有可无,他光带着自己的嫡系班底都足够混了。长江以北就是赵匡胤的地盘,岳飞可是一块硬骨头,要是短时间内无法突破,转而把矛头对准荆州的杨坚也是另一条出路。三国志9逐鹿九州MOD的“大国崛起”朱元璋阵营就介绍到此,谢谢各位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