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本不黄只因容纳百川变了模样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朝诗人王之涣是盛唐极具水平的高手,他传世的作品并不多,只有区区六首而已,但篇篇都是经典。在2011年,武汉某高校进行的调研中,《登鹳雀楼》在影响力排名中位居第四。除此之外,《凉州词》被后世文人誉为七绝压卷之作,是“唐音”的典型代表。相信我们都在中学语文课上读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伴随着这首唐诗的,还有一个“旗亭画壁”的典故。它说的是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在旗亭喝酒,路遇一群歌妓在演奏。他们三人打赌,谁的诗被歌妓吟唱,谁就是赢家。结果,歌妓分别演唱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长信怨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以及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这让王之涣急眼,他认定最漂亮的那位歌妓一定会唱自己的诗。结果,这首《凉州词》果然被吟唱起来。
诗和典故都是如此出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首诗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在宋代的《文苑英华》卷一九七、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二“横吹曲辞二”,它被记载成这样的: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看到了吗?这个版本和我们所学的有两处不同。第一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变成了“黄沙直上白云间”;第二处是最后一句的“春风”变成了“春光”。虽然用词都要细细琢磨考究,但最后这句的不同,往往被人忽略了,因为它毕竟无关宏旨。然而,第一处中的问题,却相差实在太远,不得不深究一番。
相信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有小珏一样的疑问。“黄河之上白云间”这一句写得很美,也很有魄力,但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现在我分析,应该是有三点值得商榷的。
第一,本文题目为《凉州词》,诗中又出现了玉门关。小珏当然知道,前者是宫调曲名,后者是化用典故,并不是实指。但是,它们总归是代表边塞苦寒之地,在这里又怎么会见到黄河呢?
第二,历来看黄河的视角,大多数人都是顺河而下,王之涣自己的《登鹳雀楼》就是“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怎么这么怪,是从下往上看的。这样的写法,只有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但诗仙毕竟还只是往上看,河水毕竟还是往下流,往东流。王之涣凭什么写得黄河“往上”流?
第三,既然有河,就不会荒芜苦寂,就会孕育花草树木。这明显与全诗荒凉悲怆的气氛不太合拍。
尽管如此,老师还是会耳提面命地告诉小珏:“懂不懂,这就叫做诗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意境才更美,才会出语惊奇。这是从低处仰望黄河,黄河滔滔不绝,一直延伸到白云里,这是地理位置和视角改变造成的艺术效果。有山有水,这才有壮美之情,这才是千古绝唱,不得妄自揣测。”
然而,这句诗很可能就真的是在相互传抄中出现了问题。不光是我在前面提到的两本古籍之中,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中也是如此写的,只不过末句变为了“春光不过玉门关”。目前发现的诗集中,最早出现“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只是明洪武年间的高棅《唐诗品汇》。那为什么“黄河”更为有名呢?
变故可能发生就发生在“旗亭画壁”这个典故上,它出自唐朝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这是一本传奇小说集,按照“旗亭画壁”中四首诗的成诗时间以及三大诗人的生活轨迹,应该是薛用弱为制造话题而杜撰出来的故事而已。它就是使用了我们熟知的版本,而这个典故名声太响,又成书与唐代,导致明清之后很多诗集照搬照抄。
哪怕是《全唐诗》,其实已经做了考证,也发生凌乱的想象。它干脆在卷十八“横吹曲辞”中《文苑英华》使用了“黄沙”版,又在卷二百五十三“王之涣”中使用了“黄河”版,令人哭笑不得。
小珏在前面已经罗列了支持“黄沙直上白云间”的三点理由。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全诗以白描的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看到的就应该是黄沙卷地的情形。《登鹳雀楼》可以写“黄河入海流”,因为鹳雀楼在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梦溪笔谈》就说它“下瞰大河”。在辽阔的塞外,那只能是遍地黄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