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入里化热后什么症状(邹旭诊室故事外寒内火热不断)
开栏语:【邹旭诊室故事】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带领团队开办的专刊栏目,将围绕邹旭诊室里发生的真实案例,有故事,有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有专业的医学剖析,同时介绍一些效果确切、操作性强、简便廉验的日常调理小妙招,以达到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的作用。
诊室故事
51岁的邓小姐因“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遂行“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术后出现反复的高热,热峰可达39.8℃。住院期间已完善各项检查,未见明确的感染病灶,使用各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热仍未见缓解,后为求中医治疗,遂请邹教授会诊。
首诊症见:患者神清,精神疲倦,乏力,持续发热,以手掌心发热为主,下肢偏凉,无汗出,烦躁喜动,口干口苦,不喜饮水,腹稍胀,纳差,眠一般,易醒多梦,小便短赤,发热期间大便2-3日/次,便质干。舌淡暗偏胖,苔白微腻,脉浮紧数,右寸外移。既往史:慢性胃炎病史,平素易腹胀腹痛;高血压病史,长期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控制理想;1995年行剖腹产;1996年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2009年行左侧卵巢切除术。邹教授结合患者症状及病史,并针对患者反复发热的主要矛盾,诊断患者为虚人感冒,通过六经及寒热辨证方法,定性定位,辨证为太阳外寒、阳明里热。治疗上以寒热并用为治则,治法为解表散寒、清泻里热,方选麻杏石甘汤、桑杏薏甘汤、四逆汤、小承气汤、六一汤五方合方加减,加羚羊角粉0.3g冲服。共7剂。
二诊:患者诉服用上方2剂后,体温可退至正常范围。之后偶有发热,然热峰较前下降,波动在38℃以下,每次发热时可伴有汗出,汗质黏,出汗后可自行退热。目前精神改善,胃纳欠佳,易腹胀嗳气,舌嫩红,苔黄腻,偏水滑。脉浮滑数。邹教授考虑患者此时表寒已解,结合舌脉,辨证为湿郁三焦,治法为温阳利湿、行气化湿,方选渗湿和里汤合归一饮加减。共7剂。
三诊:患者诉近期未见发热,目前整体状态明显改善,仍遗留少许腹胀嗳气不适,舌嫩红,苔黄微腻。脉滑略数。辨证及治法同前,用药于前方基础上加鸡内金、麦芽增强消食行气之力,加太子参以益气健脾。
按语
患者以持续发热为主症就诊,中医上可归属于“发热”范畴。治疗发热,首先要辨别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患者为术后出现发热,手术创伤使气伤、阴伤、阳伤,抵抗外邪能力下降,易感邪而发热。同时患者热势较重,脉象为浮,当考虑外感发热,属虚人外感。邹教授指出,患者发热烦躁喜动而未有汗出,既有“外寒束表”的表现,又有“内热扰动”的症状,此为“寒包火”,病机上寒热并存,故辨证和治疗上也要寒热并用。在明确病性为寒热并存后,还要定病位。患者发热无汗出,此为外寒在表,寒主收引,肌表不解,故寒邪不去。根据患者右寸脉外移,提示阳明腑热,邪热转入阳明,与肠中糟粕相搏,热邪壅阻于内,故“生火”。下焦大肠之热传于膀胱则致小便短赤。
患者既往多次手术史,损伤胞宫,加之久患高血压、慢性胃炎,损及脾肾,肾阳不足,脾阳不充,再加本次手术打击,脾肾虚损更甚,无力运化水液,内停成湿,故可见不欲饮水,纳差腹胀,舌苔微腻等太阴湿困的征象。皮毛肌肉为太阴肺、脾所主,患者肺、脾之气受损本弱,故风湿之邪干忤体表皮毛肌肉时可伤及太阴肺脾,即成太阴风湿表证,外有风湿侵犯,内有湿邪停滞,两邪相合,故见表郁无汗,四肢乏力等。
明确病性病位后,治疗时用麻杏石甘汤解外寒清里热、桑杏薏甘汤解表利湿、小承气汤通泻腑热、六一汤清热通淋,再加小剂量四逆汤以少火生阳、补肾健脾。更添羚羊角粉加大清热之力,防止热邪进一步内传。二诊、三诊在表邪去后又将重点放在调理太阴脾土,遂于渗湿和里汤以行气化湿,健脾促运。这是因为邪犯三阳后,及时扶助三阴,可以防止邪气继续内传至阴分,预防五脏受损。
寒热并用辨治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主要是指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或疫疠之气侵犯人体,引起邪正交争而出现发热等证候及其变化的总称。《伤寒论》和《温热论》、《温病条辨》对于外感发热的中医辨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能是由于成书年代不同,当时的气候及具体环境的差异,《伤寒论》里主要记录的是“寒邪致病”,而《温热论》和《温病条辨》记录的则是“热邪致病”为主,看似截然相反,但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病,在致病原因上存在共通点,而且两者都有一个由表及里传变过程,有相似的演变规律,两种理论不应割裂,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所言“伤寒孕育了温病,温病发展了伤寒”,寒温并非相互对立,故在临床应用时,辨证上寒热统一,治疗上寒热并用。邹教授指出,中医发热病包括了伤寒的“三阳证”和温病的“卫气营血各阶段”以及“三焦病证”。所谓的“寒热并用”就是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融合使用,对发热病机进行全面地分析,不仅可以明确疾病寒热属性,还可以分辨寒热所在的病位,根据定性定位的辨证结果,对症下药,使不同病位的邪气各得出路。
防治秋冬感冒小妙招
现在已入秋季,暑热减退而秋凉渐生,保暖不及,容易外感受寒,而且秋冬季节以干燥为主,燥邪伤阴,若有不慎,则易内生燥热,两种致病因素都容易引起秋冬感冒的发生。对此,邹教授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保暖身体,头面受凉
秋冬季节,气温渐降,及时添衣保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保护,适当接触凉意有利于身体适应气候的变化。邹教授建议,每日清晨可用温水擦洗,在躯干保暖的前提下,清晨外出活动,让头面感受凉风。中医认为“头面为诸阳之会”,头面受凉不易受寒,反而利于身体对寒凉环境作出调节。
2. 饮食清淡,少食辛辣
秋燥当道,容易引起唇干、咽干等不适,若此时再大肆食用烧烤、煎炸等辛燥之品,容易导致外燥内燥两邪相合,燥热内生而起病。故秋冬季节阶段,饮食上应以清淡或者滋润、滋补为主,可食用莲子、百合、玉竹、雪梨的食物来保健润燥。
3. 中药沐足保健
除了生活习惯的调护外,邹教授建议体虚易感外寒的患者可以用桂枝、生姜煮水泡脚,此沐足方有利于祛外寒,壮阳气,增强免疫力。具体做法为桂枝20克、生姜50克(切片),煮水1升,温水沐足,每1-2天一次。
-
邹旭诊室故事 | 快慢不定心难安,温阳化饮治心病
-
邹旭诊室故事 | 寒遏热郁咳不断,舒畅胸膈气立顺
-
邹旭诊室故事 | 胁痛胸闷兼胃胀,行气解郁痛胀消
邹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胸痛中心主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二届全国杰出青年中医,广东省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擅长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内科疑难杂病。
担任国家援助湖北第四支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领队、武汉雷神山医院C6病区负责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发挥中医辨证论治、针药结合的优势,所在雷神山医院医疗队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代楷模”称号。
之后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成员,驰援河北邢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云南瑞丽、福建厦门、陕西西安等多地开展中西医联合巡诊,2022年作为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成员赴港,均取得良好疗效,得到患者和中西医同行的认可。
获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中国好医生”、广东省委省政府“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卫健委“广东好医生”、广东省卫健委“抗击新冠病毒COVID-19最美逆行者”、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医学人物特别贡献者”等称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邹旭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刘 佳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