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危机时我们该怎样生存(末日已至我们说说)
丧尸,Zombie,是一种在文化作品中常见的虚构生物形象,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能自由活动,会攻击和同化其他生物的不死怪物,在许多恐怖和科幻题材的小说、电影、动漫和游戏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一般认为,丧尸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 能做出行动,但已经死亡的人。2.通常不再有人的意识,但对血肉极度渴求,会攻击一切活着的人和动物。3.有科幻或奇幻的起源,以病毒最为典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感染同化其它生物。
一、不死者之起源
丧尸这一文化现象本身产生的时间非常晚,但是它的前身—由死者复活而成的不死怪物这一形象的诞生时间却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之初,“我将粉碎地狱的大门,我将毁灭地面的一切,亡灵将前往人世,死者会吞噬一切”,以上内容出自《吉尔伽美什史诗》泥板六,这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早的创造出由死者复活而成的怪物这一形象的文学作品。
而在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也多有类似形象的记录,这些虚构生物有以下特点:1.由死者复活而成。2.嗜人血肉,极其危险。3.一般不具有人性。这些特点与今天的丧尸形象有许多重合之处,但这些出自民间传说中的不死还不能被认为是现代的丧尸,它们更为合适的称谓是吸血鬼、食尸鬼或者僵尸,因为它们仍与上述的丧尸基本特点有许多不符之处,此外它们的内在寓意也与现在的丧尸有所不同,这些传统不死生物形象被创造出来体现的是一种人类对于死亡的朴素的恐惧心理,而它们转变为真正的丧尸,则要等到生产力大幅发展的近代时期。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自此开始,无数的欧洲人蜂拥而至,开始了对这片土地长达数世纪的掠夺和殖民活动,欧洲人在新大陆建立城市,开办工厂和种植园,为了增加劳动力,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开始了,数以亿计的黑人被拐卖到美洲成为奴隶,在这血腥而疯狂的资本原始积累中,全世界都在改变。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的主角。1492年12月5日,哥伦布来到了美洲的一座小岛,随后他在1493年该岛建立了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这座岛被他称作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它后来有一个更为人知的名字—海地岛(Haiti)。西班牙人灭绝了岛上的土著,后来居上的法国人又把大批的黑奴投入到岛上,被拐来的黑人苦不堪言,宗教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岛上的黑人将当地传统和本民族信仰相结合,再掺杂些许基督教内容,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宗教—巫毒教(Voodoo,又译伏都教)。
比较有名的巫毒娃娃就是出自此jiao
巫毒教是非常奇特的宗教,与大多数自然诞生的宗教不同,它是在高压奴役政策下为反抗而生的,它被创立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抵制被白人强行施加的基督教信仰,因此巫毒教的内容充满了恐怖和复仇,有很多奇异的信仰,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Zombie。根据海地巫毒教信仰,“Houngan”(祭司)或“Mambo”(女祭司)可以复活死者,经此法复活的死者就叫Zombie,这也是该词语的出处,这一说法最早是当地的起义者领袖为了鼓舞同胞英勇作战而提出,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就掺杂了宗教神秘主义色彩,还增添了“复活之后的死者没有自主意识并被举行复活仪式的人操纵,”这样的设定,Zombie也变成了可怖的怪物。不过这里的Zombie依然不是现代的丧尸,它更恰当的翻译是“还魂尸”。制造出怪物的,往往正是怪物,真实的怪物总比虚构的怪物更可怕,不是吗?
二、不死者之诞生
尽管西班牙人是最初的领航者,但英法很快就超过了他们,1697年,伊斯帕尼奥拉岛的一部分被割让给法国,为了更好的控制岛上的黑人,168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发布了“黑人法令”, 规定种植园主要为奴隶提供足够的衣食和住宿,但是也允许他们对黑人奴隶施加各种残酷的肉刑。这条法令彻底激起奴隶们的怒火,许多人开始反抗,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斗争后,海地终于获得独立。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布独立,而作为民间信仰的巫毒教也走上台面,有这样一种说法,说80%的海地人信仰天主教,但是100%的海地人追随巫毒教。
不过海地的事还没完,国内众多势力的争权夺利和外国的百般干涉让局势又一次陷入了动乱,在一连串的暗杀,政变,内战和外国入侵后,海地于1915年彻底陷入了无政府状态,早就虎视眈眈的美国乘虚而入,经济援助、政治扶持、军事占领三管齐下,把海地变成了自己的“还魂尸”。美国的入侵使自己的文化传入海地,也让海地的一些文化传入美国。已经光明正大的巫毒教信仰被进入海地的美国人知晓,他们又将这些奇闻异事带入美国社会,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1927年,美国探险家、神秘学家威廉·锡布鲁克(WilliamSeabrook)听自己的朋友提起说,海地当地的地主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法术去操控已经死去的尸体,让这些尸体在农田里面干活,这一传说引起了锡布鲁克极大的兴趣,他亲自前往海地,在那里住了一年,进行大量的取材,此后写成了《魔法岛·海地》(The Magic Island)一书,在书中他描述了海地巫毒教的的祭司使用巫术可以将尸体复并且自行活动,而这些被复活的尸体,就称作是Zombie。
《魔法岛·海地》
锡布鲁克的发现将Zombie公诸于世,许多人对此产生了兴趣。1932年,一位名叫维克多·雨果的导演以此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白色僵尸》(White Zombie),这部片以海地为舞台,描述了一个巫师透过伏都教的巫术苏醒了大群的丧尸,让他们不分昼夜的在制糖工厂里操作着机器。《白色僵尸》是历史上第一部以Zombie为题材的电影,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显然是粗糙滥制,但它确实起到了先驱的作用。自此以后,此类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直到30多年后,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终于出现。
1968年,大名鼎鼎的《活死人之夜》(Nightof the Living Dead)上映,它的导演即是“丧尸之父”乔治·A·罗梅罗(George A. Romero)。《活死人之夜》对美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大尺度的镜头引发了社会对影视业的批判和分级制度的产生;极高的票房则引起了一场恐怖片尤其是丧尸片的热潮;但最重要的,是它彻底定义了丧尸的概念,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有关丧尸的基本设定和丧尸题材作品的基本套路,均出自此片。
活死人之夜
自此,丧尸这一形象与其它怪物彻底分离,现代意义上的丧尸出现,丧尸文化开始传播,发展,并最终流行于全世界。
好了这期有关丧失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不要忘了点赞收藏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