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于淑珍的丈夫简历(与老伴的晚年抉择)
在五十年代末,有一位优雅大气,声音清丽温婉的歌唱家,叫做于淑珍。
她演唱的《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哼哼两句,传播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她兢兢业业,将所有精力都投入至歌唱事业中,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还曾经代表国家的脸面,前往国外参加展演,均获得了极高的称赞。
随着年纪增长,年迈的于淑珍却拒绝了儿女们同住的提议,执意与老伴搬往老年公寓。
这一做法令很多网友感到不解,因为她的抉择,狠狠地打了儿女们的脸。
01、艰苦的命运造就传奇人生
1936年,于淑珍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后来跟随父母前往天津发展。
家中兄弟姐妹众多,9个孩子令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增添了一丝负担。
作为家中最大的姐姐,于淑珍从小就承担了比同龄人更重的生活压力。
后来八岁那年,妈妈因病去世,爸爸虽然伤心,但还是选择了再婚。
不同于那些狗血的电视剧剧情,于淑珍的继母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与孩子们相处极其融洽。
不管是老大姐于淑珍,还是尚且年幼的老幺,继母都把他们当成亲生儿女一般细心照顾,从不分亲疏。
眼看着弟弟妹妹们已经食不果腹,父亲为了赚钱整日奔波劳碌。
于淑珍一咬牙,就从学校退了学,当时她仅仅上过一年学,就再也无法回到自己心爱的校园。
年仅16岁的于淑珍开始进入了工厂做零活,发的工资都用来贴补家用。
后来李淑珍得到了一个机会,就是去天津中大化工仪器厂当学徒。
当时的生活很枯燥,几乎是日日重复着同一个步骤。
望着其他的朋友们,都在温暖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于淑珍不禁心生向往。
后来她就决定白天工作,晚上去读夜校,努力提升自己。
正是因为她的上进,为她迎来了事业的转机。
其实,于淑珍心中早就埋下了音乐的种子,因为苦于没有进行过任何系统的培训。
就算很喜欢唱歌,也只能当作一个爱好罢了。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她加入了天津文化馆的业余歌唱班。
后来在一次汇演中,她大放异彩,摘得了第一名的桂冠。
于淑珍没想到,台下坐着的,就有天津歌舞剧院的领导们。
这一唱,可就唱到了领导们的心里。
就这样,年仅19岁的于淑珍破格被天津歌舞剧院录取。
当时给她送来调令的,是一个姓闫的小伙,正因此次的相遇,为两人之后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
从工厂里面的学徒,摇身一变成了歌舞剧的演员之一。
于淑珍的内心就像过山车一般起起落落。
有的不仅是实现梦想的欣喜,还有对未来的渴望。
刚开始进团的时候,因为没有相关的经历,她只能跟着其他人合唱,充当背景板的角色。
但令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空降的插班生,竟然有着碾压团里多年练习资历老人的天赋。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于淑珍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和稳健不怯场的台风。
其温润柔美的独特嗓音,成了俘获观众们的杀手锏。
从合唱队员,到独唱,再到歌剧演唱,年纪轻轻的于淑珍就成了团内的首席歌唱家之一。
在事业颇有起色以后,于淑珍也不得不关注起个人问题。
她平时性格豪爽,与人为善,情商也是数一数二的高。
和团里的同事们相处极其融洽。身边自然少不了爱慕之人。
其实团里的很多男演员都追求过她,但是于淑珍却觉得没有遇到真正心灵相通的人。
不愿意将就的于淑珍选择默默等待,终于老天看到了她的期盼,于淑珍等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他就是当年送调令的小伙子。
面对男孩猛烈的追求,于淑珍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第一印象并不算惊艳。
但是团里的几个前辈姐姐都帮着小伙子说了不少好话,后来于淑珍又问了团里的其他人,个个都对他赞赏有加。
于淑珍暗自揣摩,“可见他平时在团里的为人处事还是相当不错的。”
从这开始,于淑珍才仔细打量起眼前的男人,虽然他的个子不是很高,不过长相挺帅气,浑身都充满了精气神儿。
最重要的是他性格沉稳内向,与大大咧咧的于淑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性格互补的两个人会不会更加合适呢?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交往,在恋爱之际,于淑珍一次次地感叹自己没有选错人。
因为男友十分细心,有时候她随口一提的事情,都被男友记在了心间。
平日里不是送爱心早餐,就是准备暖心下午茶,惹得团里的小姐妹纷纷羡慕不已。
于淑珍表面上害羞得不行,但内心却甜甜的。
上世纪60年代初,男友鼓起勇气向于淑珍求婚,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婚后两人生下了一对儿女,凑成了个好字。
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二人也就有了牵挂,彼时的于淑珍已经是团内独挑大梁的人。
但她却因为照顾孩子而不得已放弃了很多工作,望着妻子如此辛苦,丈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专心当奶爸。
要知道丈夫并不是没有本事的人,他本身是团里的男高音演员。
但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他还是决定退居二线,先是去办公室当干部,后来又加入了舞美队伍。
有时候于淑珍因为要去外地演出,经常好几个月都不在家,丈夫却从来没有抱怨过。
而是默默承担起了家中所有的角色,可以说是又当爹又当妈。
早晨起床后,丈夫先给孩子们做好早点,然后送一对儿女去上学。
等晚上下班以后,再接孩子回家,做饭,收拾屋子。
于淑珍即使身处另一个城市,依旧很安心。
因为她知道妥帖的丈夫肯定会照顾好儿女们,根本不用瞎担心。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男主内女主外的模式不可行,丈夫还被冠以“吃软饭”的名号,一度影响了他的口碑。
但不管外界如何评判,两人的感情依旧很恩爱,一家四口生活十分美满。
在70年代末,机缘巧合之下,于淑珍参与了电影的拍摄
《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曲录制。
上映后,该片因诙谐的剧情广受好评,收获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其中的主题曲《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则成为了红遍大街小巷的金曲。
于淑珍凭借着这首歌跻身一流歌星行列。
后来的于淑珍仿佛开了挂,演唱的歌曲都获得了极高的成就,一跃成为国宝级歌手。
随着于淑珍越来越大,她也越来越忙碌,日常就是在外地演出。
有一次,她跟团进行全国的巡演,到了最后一站的时候,她却病倒了。
在经历了上百场演出,近三个月的高强度工作之下。
于淑珍日复一日地排练、演出,嗓子早就不堪重负。
过度劳损导致她声带出血,喝水吃饭都是折磨,更别提上台演出。
但票早就已经售光,根本没法临时取消演出,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
有工作人员提议,要不让于老师假唱吧。
一听这话,于淑珍罕见地发了火,她说:“买了票的观众们都是为了来听现场的,作为一个歌手,怎么能假唱呢!让我假唱,我绝不同意!”
同时,她继续用沙哑的嗓音对领导说道:“就算以后我再也不能唱歌了,这次演出我也一定会全力以赴,请您放心!”
领导虽然心疼她,但为了大局考虑,还是采纳了于淑珍的建议。
于是,在上场之前,于淑珍连喝了好几粒特效药,硬撑着上了台,连唱了5首歌。
等走下舞台,于淑珍一度发不出任何声音,差点失声。
回家以后,丈夫看着妻子疲惫的脸庞,心里倍感酸涩。
为了能让于淑珍尽快养好病,专门找有名的老中医抓了几副药。
不放心别人的手艺,他就守在煤气旁边,认真仔细帮妻子煎药,盯着她喝完。
在丈夫的悉心照料下,于淑珍的嗓子恢复了不少,已经可以开口讲话了。
但那次的痛苦记忆还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无法抹去,以至于她每次想到演出,都会心生恐惧。
而且于淑珍的嗓子还留下了后遗症,血丝布满声带。
但她还是秉持着对歌唱事业的敬畏心,即使嗓子不复从前的条件,但却从来不假唱。
其实他们夫妻俩的相处模式还是值得大多数人学习的。
两个人的性格,一个天南一个地北,所以每次吵架的时候根本吵不起来。
比如于淑珍生气发火的时候,丈夫总会默默听着责骂,从来不反驳。
看到丈夫那么乖巧,她也不好意思揪住丈夫的小辫子不放,所以后来两个人干脆就不吵了。
相伴多年的他们仅凭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根本不需要多说。
对于丈夫的牺牲,于淑珍一直记在心里。
每次在采访的时候,从来没有掩饰过对丈夫的感激,直言是丈夫成就了自己,勋章也应该分给他一半。
1998年的时候, 62岁的于淑珍正式退休,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按道理来说,她经验丰富,实力过硬,本可以在其他岗位发光发热。
因此不少音乐学院都向她抛来了橄榄枝,打算聘请她当教授。
但是于淑珍却非常清醒,没有被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冲昏头脑。
反而有理有据地回答说:“我虽然会唱歌,但是我并不会教学生,孩子们有他们自己要走的路,我自认为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他们应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老师。”
在拒绝了当老师以后,她开始琢磨起自己的退休安排。
回想起过往的人生,恐怕唯一留下遗憾的,就是没有经历过正常的学生生涯。
于是她对老伴说:“我小时候没有条件,没有时间读书,但是我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我打算报一个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画画国画,你觉得怎么样?”
丈夫一听,立马光速同意,因为他知道没能继续上学,是于淑珍一生的痛。
在老年大学里,于淑珍老老实实上课,认认真真听讲。
有时耍赖不想去上课,有时还会拖延着不写作业,被丈夫宠溺地吐槽:“你啊,真是个老小孩。”
随着两人的年龄一天天变大,那些疾病也随之而来。
她的儿子在北京生活,女儿则留在了天津,每次他们不舒服的时候,孩子们都会火急火燎地赶来。
望着往返折腾的两个儿女,老两口心里很不是滋味呀,觉得是自己拖累了他们。
于是两个人商量了一番,当即决定要搬去养老院生活。
这一决定,遭到了儿女的反驳,儿子生气地说:“爸妈,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有儿有女的人,干嘛非要去养老院生活呢,这传出去,可不就是狠狠打我们的脸吗?”
女儿也跟着说:“是啊,照顾爸妈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不用考虑其他的,再说了,让别人照顾你们,我们哪能放心啊!”
但就算儿女强烈反对,于淑珍他们两个也并没有取消这个计划。
而是欢欢喜喜地携手住进了养老院。
其实老两口的这个抉择,也引起了很多身边的朋友不解。
有的甚至会问:“是不是儿女不想管你们,不孝顺?”
每次遇到这种问题,于淑珍都会笑笑说:“还真不是,我的儿子和女儿们特别孝顺,之前我想搬养老院的时候,他们一直拦着我,还跟我生了好几天的气呢。”
紧接着,于淑珍又说:“两个孩子都住得比较远,每次有个大病小灾的,孩子们总是折腾来折腾去,我这心里可不是滋味。”
在节目中,于淑珍也不止一次解释过这个问题,她还调皮地说:“我这是快乐养老!现在时代变了,我也得紧跟着潮流不是吗?”
回顾于淑珍的大半辈子,可谓是活得坦荡。
勇敢追求事业,坚持艺术家的操守,到了晚年还可以冲破思想的枷锁,为不少人树立新的榜样,实在可歌可赞!
如今老两口已经在养老院生活多年,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们就在房间里画画,在大厅里和其他老人一起唱歌跳舞。
儿女们没事就来看他们,有时候还会接他们到自己家里小住。
古人云:养儿防老,但对于淑珍来讲,孝道不流于表面而在于心。
住在哪里,被谁照顾这并不是最终的意义。
相反,就算自己住在养老院里,又有心爱的丈夫陪伴,又有孝顺的儿女惦念。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