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十大名篇太史公自序赏析(智勇解扬不辱使命)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史记》表彰的品行。
春秋末年,社会极为动荡。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败者割地赔款,胜者为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互相结盟,互相利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郑世家》记载,郑灵公十一年,霸主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者)要讨伐弱国宋国,宋国告急求救于盟友晋国。晋当时与楚相互争霸,各有输赢。
晋景公打算发兵救宋,大臣伯宗进谏说:“不可!现在楚国得天之利,势头正盛。我们不能直接与他们对抗。"君臣商讨的结果是,派一有胆识、有能力、有智慧、忠信刚直者出使宋国。
环顾朝臣竟没有能担当此任者,于是景公就发布诏令到全国寻找。霍地壮士解扬不仅外表剽悍,而且有勇有谋,成为出使宋国的最佳人选。解扬接受重任,誓言不辱使命。
解扬出使途中经过郑国。郑襄王曾被楚庄王逼得“肉袒牵羊”向楚投降。楚庄王认为其爱民,两国化干戈为玉帛,结成同盟。现在晋人解扬在楚围宋的情况下出使宋,与楚宋战争有关。所以郑国就做了顺水人情,把解扬抓住献给楚国。
楚庄王很明白解扬的使命,也欣赏解扬,就重金贿赂解扬,让他反水,当楚国的说客,劝宋国赶快投降。
解扬先是不肯,在楚庄王再三威逼下,解扬答应了。楚庄王非常高兴,他哪里知道这是解扬的计策。楚国将解扬送上很高的楼车上,让他对着被围困的宋国都城大喊劝降的话。解扬登上楼车后,对着城内大喊道:
“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
这就是解扬要完成的晋景公赋予的使命:一方面诓骗楚国,让他们赶快撤兵;一方面安抚、鼓励宋不要投降。晋以此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智勇解扬假意答应当楚庄王的说客,让宋投降,却利用这个机会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楚王一听大怒,要把解扬给杀了。解扬面临死亡毫无惧色,说:
"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
意思是说,有“义”的君王才能让人臣服,臣子不辱使命才是有“信”。我既然奉我君王的命令出使宋国,即使死了也不能让使命受损。
楚国说:“你已经答应了我说服宋投降,现在却背叛了诺言,你的信在哪里?”
解扬说:“我答应你是为了完成我君王的使命,你杀吧。”
将要就死的解扬又回头对楚军意味深长地喊道:
"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
忠于君王的人是要被杀死的!这么震耳欲聋的话使楚国军中面面相觑。如果杀了解扬谁还给楚王效力?
楚王的几个弟弟都谏楚王赦免解扬,楚庄王也是重德行的君王,所以就释放了解扬,让他回到了晋国。回到国内的解扬名声大噪,智勇忠信深得晋景公器重,任用为上卿(仅次于正卿)。
解扬在危急关头能大智大勇完成使命,是忠信使然。特别是临行前的慷慨陈词,阐述了君王之义与臣子之信,让敌人暗暗敬服。《晋世家》也记载了此事,说明司马迁对解扬的欣赏。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当今社会“业无信不兴”。信,依然是人的立身之本,企业兴旺的根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