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比赛李梦缺阵了吗(李梦缺席决赛遭网暴)

今日比赛李梦缺阵了吗(李梦缺席决赛遭网暴)(1)

□湛心愉(湖南文理学院)

10月1日国庆节下午,一路过关斩将的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次站上决赛舞台,与强劲的卫冕冠军美国队交手。女篮姑娘们发挥出色,拿下了世界杯亚军,追平了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献上最好的贺礼。这场比赛中国女篮锋线核心李梦因病缺席,赛后李梦发博庆祝女篮夺得银牌,但其微博评论区却出现了部分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认为,如果李梦上场或许可以冲击金牌,有人将其称之为“逃兵”,有人质问“发烧打一针不就能上场了?”,甚至还有人评论“女篮银牌与李梦关系不大”等言论攻击,李梦也对此进行了回应。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追求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度也日益增长,体育成绩和体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与实力的呈现。因此,人们对于体育运动员竞技成绩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于没有达到期望的运动员进行网暴的事件也不少见。例如,曾位居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小组赛中,以2:3惜败俄罗斯奥运队出线无望,随之而来的是网友们对运动员没能冲击冠军表示失望,甚至部分网友对有些发挥失常的队员进行“网暴”。这种内心只认定冠军的心理实际上抹杀了运动员的付出和努力,也是对体育运动本身的亵渎。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喜欢的究竟是冠军,还是运动本身?

体育精神的体现不在于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打败,而是为了展现人类对于命运的不屈。中国女篮在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比赛中,一步步踏踏实实打好每一场比赛,努力去创造新的历史,这背后的体育精神给了人无限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力量。在半决赛前,李梦用惊艳的表现向我们证明了她有冲击决赛的绝对实力,5场小组赛,李梦场均攻下14.6分,是中国女篮队内得分王。淘汰赛对阵法国李梦16投8中,得到全场最高的23分,被网友称为当之无愧的“勒布朗梦”。而今日李梦却因缺席遭到网暴,部分网友认为她的缺席导致中国失去了夺金牌的机会。这种错误言论不仅否定了她在此之前的付出,也否定了其他上场队员的努力,也让比赛所传达出的中国女篮不屈精神被曲解,这样的“唯金牌论”本身就是一种狭隘的表现。

金牌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自我极限,从心理、生理和技术等“薄弱环节”进行具体的反思和改进。奥运会和世界杯等大赛作为国际化的体育竞技舞台,向世界展示的体育精神远比金牌和输赢丰富。曾经在“唯金牌论”的影响下,我们对金牌有着必赢的心态和追求,但在国家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浪潮下,我们应不再“唯金牌论”,而是以更加强烈的民族自信,以更加具有凝聚力的集体记忆,去涵养理性的大国格局,培育自信的民族体育精神,让体育运动回归运动本身。

最后,我想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每看到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让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