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的马本来指什么(蛛丝马迹中的马)
“蛛丝马迹”中的“马”指的是什么马?“蛛丝马迹”中的“马”其实是虫。
有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叫“蛛丝马迹”,它的意思是指人们能从细微处发现事情的线索与真相。该词常常用来形容侦查人员的细心观察与判断,比如“刑警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离破案不远了”之类。
“蛛丝马迹”最早出自清人王家贲的《别雅序》 : “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其中的“蛛丝”好理解,指的是就是蜘蛛吐的丝,而“马迹”又指的什么呢?
其实,这“马迹”之马并不是指供人们骑行的马匹,而是另外一种小昆虫。据语文出版社《通用成语词典》的解释:“蛛丝马迹”的“马”,指的是“灶马”。清人夏敬渠的《野叟曝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只是其中的“马迹”变成了“虫迹”,这样就更方便让人理解了。
灶马又称突灶螽,还有个民间俗名叫“灶鸡”。灶马属于直翅目穴螽科,它的身体呈色红褐色至黑褐色,体型宽大,体背隆突或驼背状,故称“驼螽”。它体表坚实,没有翅膀,后腿摩擦时会发出鸣叫一样的响声。
灶马的分布广泛,世界各地都适合生存,且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活跃期为夏季,常活动于田野草石、土隙间;入秋后进入居民室内的厨房、灶间等温暖的地方,所以,古人认为它是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这才称它为“灶马”。
关于灶马,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中有这样的描述:“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也。”“促织”就是蟋蟀。而“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这句话则表明,在古代人们习惯上将“灶马”简称为“马”。因面,“马迹”就是“灶马迹”的简称了。另外,它的另一层含义是,家里有灶马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只有富裕之家它才光顾的。
灶马有趋光性,夜间出动时,它会跳到灯光附近。在野外时,以植物的茎、果、叶为食,在室内则以饭粒、菜屑等为食,对人无害。
灶马不仅是一种昆虫,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灶马“干燥全虫性味辛、咸、温,入肺、脾二经,捣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拔刺消肿之功”。
明白了“蛛丝”与“灶马”,“蛛丝马迹”的意思也就清楚了,它指的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后的印记可以查明它的去向,用以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