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历史精华(汉中历史略阳史话)
一、略畔山与略畔道
在今甘肃省天水地区与平凉地区之间,横亘着一座大山,从西北的宁夏境内向东南绵延千里,一直伸入陕西宝鸡地区。这座山其实是六盘山与秦岭之间的过渡山脉,在秦汉时被称为略畔山。唐初的历史学家颜师古在注解《汉书》时说:“略畔山,今在庆州界,其土俗呼曰洛盘,音讹耳。”唐时的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辖今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一带。据《汉书·地理志》第八下记载,西汉时曾以山为名,在略畔山东北置略畔道,王莽时改为延年道,隋唐时又改名乐潘县,其故址在今庆阳市合水县西南。
“略畔”二字在历史上曾被因同音或形近,而讹变为“洛盘”、“乐潘”、“各盘”等。《汉书·地理志》曰:“略畔道,莽曰延年。道有略畔山,俗呼曰各盘,音讹耳”;《十道志》载:“乐蟠县,本汉略畔道也”;《元和郡县志》则指出:“按略畔、乐蟠,皆指此城,方言讹舛,故不同耳”。
照此推测,今天的六盘山,是不是秦汉时期的“略畔山”地名的同音讹变呢?
二、略畔山之南的略阳川
略阳川是古代关中地区进入陇右(属今天水一带)的要道,即陇关道,它是周秦汉唐时期,关中与天水之间的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之前一直是北方重要的战略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记·秦本纪》载“秦庄公与西戎战之于西,追之于略”,这里的“略”就是略阳川。更始元年(23),成纪人隗嚣聚众十万反对王莽、东汉时刘秀部将来歙战隗器、三国时著名街亭之战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略阳川的这条古道沿线。唐代杜牧的《樊川文集》记载:“雍郡之仲子,是为吾髙祖雍国贞献公,被遇世祖于略畔山之阳,眷遇甚至而恬于进取,足迹不至京师……”,可见,杜牧的先祖就居住在“略畔山之阳”的略阳川中。
三、略阳道与略阳县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略阳川一带就因地势开阔,丰地沃野,绿草如茵,引来了大批氐人,在这里建起了家园,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氐族,五胡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古老的民族,《魏书》记载:“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晋书》称其“俗性剽勇,又善歌舞”。氐族与中原的联系也很早,《诗经·商颂》中有“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的诗句,说明氐族在商朝时便已归顺中原。
周朝时,略阳川属义渠国辖地。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前272年,秦灭义渠国,于其地置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略阳川属陇西郡。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据后晓荣教授《秦代政区地理》一书考证,陇西郡下辖21个道、县,其中就包含位于略阳川的略阳县。
汉朝统一后,为加强对陇右地区的管理,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陇西郡分置天水郡,郡治平襄(今通渭县治),辖十六县、道。《汉书·百官卿表》载:“有蛮夷曰道”,其中的“道”与“县”平级,是专门治理少数民族的官府。略阳道是天水郡所辖四道之一,以管理氐族而设道,是在秦朝略阳县的基础上改置,以地处略阳川而得名,治所位于今秦安县城东北部五营乡蔡河村。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西汉政府分全国为13州部(监察区),略阳道属凉州天水郡。初始元年(8)王莽篡汉,改天水郡为填戎郡,略阳道属之。更始元年(23),成纪人隗嚣聚众十万反对王莽,攻占平襄,建立了割据陇右诸郡的西州政权。东汉(25—220)刘秀称帝后,为实现其统一大业,于建武八年(32)亲征陇上,占据略阳道故城,陇右失地复归东汉。光武中兴,以官多役烦,省并天下郡、县、道治地,在今秦安境内废略阳道,置略阳县。黄初二年(221),从天水郡分置广魏郡,郡治临渭(今县东南),略阳县属秦州广魏郡。晋武帝泰始五年(269),改广魏郡为略阳郡,略阳县属秦州略阳郡。东晋十六国(317—420)时,天下大乱,郡县治地多变,略阳县地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领属。南北朝(420—589),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北魏统一北方,略阳县属北魏略阳郡。太平真君八年(447),将临渭县并入陇城县(略阳县改名),属秦州略阳郡,郡治安戎县(今张家川县龙山镇)。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县地属西魏。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略阳郡(治陇城)移治陇城县,陇城县改名略阳县。隋初,废郡为州,文帝开皇三年(583)废除略阳郡,略阳县改名河阳县。至此,建于秦朝的略阳县,以及由此建置的略阳郡、略阳道俱废,前后兴废存亡延续约800余年。开皇六年(586),河阳县改名陇城县,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将陇城县并入秦安县,一直至今。
如今,在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区东部,尚有一个名为“略阳村”的自然村,村内有三国街亭古战场遗址、古略阳城、明清一条街等名胜古迹,似乎还能隐约看到,当年这里的“略阳”痕迹。
四、“永嘉之乱”与郡县侨置
自汉末中原丧乱以来,到隋朝统一,其间全国仅经历了西晋短暂统一,然而好景不长,永嘉五年(311),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晋王室因争权夺利而发生内讧-史称“八王之乱”,致使国力衰微,虚弱不堪,居于中华大地周围的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丁零、铁弗、卢水胡等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以其原始的食人兽性,血腥屠杀和残酷压迫大汉民族,造成中原大地赤地千里,十室九空。史书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为了躲避战乱,大量汉人弃家南逃,晋王朝迁都南方,北方郡县随着王室和流民也一同南迁。为了加强对这些逃到南方的官吏和流民的管理,缓和南北士族矛盾,出于政治、军事考虑,东晋南朝政府在其管辖地区内,继续使用原北方地名设立司州、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这就是“侨置郡县”,人们籍此以传承文脉,寄托乡愁与故国之思,表达维护华夏正统,伺机收复失地的决心。如东晋时,因雍州(今陕西一带)人避难流入襄阳等地,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389)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又划出荆州的襄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晋书·地理志上》载:“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於徐 ,非本所也。”《宋书·州郡志一》:“自夷狄乱华,司、冀、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宋书·州郡志》扬州刺史“淮南太守”叙云:“……其后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度。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渡江者转多,乃至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宋书·州郡志》“雍州刺史”总叙云:“胡亡氐乱,雍州流民多南出樊、沔,晋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
据考证,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曾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天水略阳郡,就是在这一时期侨置武兴的。
元嘉十八年(441)十一月,氐王杨难当倾其众攻宋,谋取蜀地。十二月,宋文帝刘义隆为讨伐杨难当,命裴方明等率甲士3000人进击。元嘉十九年(442)五月,裴方明率军进至汉中与刘真道等分兵先后攻克武兴(今陕西略阳)、下辩(今甘肃成县西)、白水(今成县西南)等地。在这次裴方明征仇池攻伐杨难当的战争中,氐人数千家随居襄阳,并在今湖北宜城东一带侨立天水郡、略阳县。《宋书》卷37《州郡志》雍州刺史“南天水太守”条:“元嘉中,裴方明平仇池,氐人数千家随居襄阳,侨立天水郡、略阳县。”《南齐书·焦度传》载:“焦度,字文续,南安氐人也。祖文圭,避难至襄阳。宋元嘉中,侨立天水郡略阳县,乃属焉。”另外《南齐书·州郡志》亦载:“武兴县侨置略阳县。”由此可见,在魏晋南北朝中后期,天水郡略阳县曾先后侨置过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和武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省略阳县)。
五、天水“略阳”侨置“武兴”
今陕西略阳县,本为汉时的沮县,三国时蜀将陈式在今县城置武兴督并筑城设守。西晋元康年间(291—299),氐族首领杨茂搜占据沮县,并在仇池(故址在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南)建立仇池国,沮县属仇池国辖地。义熙五年(409),沮县更名武兴县,属后秦南梁州武兴郡,州、郡、县治在今略阳县城。473年,杨文度自立为武兴王,遣使降北魏,魏以文度为武兴镇将。478年2月,杨文弘(清水氐人)继承王兄杨文度王位,迁都武兴(今陕西略阳县),向北魏称臣,史称武兴国,成为后仇池国武兴政权的第一任君主。正始三年(506)北魏攻克武兴城,设东益州武兴郡,并设武兴县。正光年间(520—524),杨绍先复立武兴国。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属东益州武兴郡,置武兴县。废帝二年(553)魏平其地,改称兴州,设顺政郡,改武兴县为汉曲县。以后的郡县名称多有废置变迁,但再也没有使用过“武兴”这个地名了。
按照《南齐书·州郡志》所载:“武兴县侨置略阳县。”《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陕西五”亦载:“后魏太和中,置南梁州于此,寻改为东益州,治武兴郡,又侨置略阳县。”即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年间(477-499),陇之秦安略阳郡、略阳县曾侨置于武兴郡。
关于秦安略阳侨置武兴的时间,一般都以《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述为依据,认定在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对此,笔者以为,当在此之前的477年,即杨文度遣其弟杨文弘征战北魏仇池的时候。杨文度本为仇池氐人,武都王杨僧嗣之从弟。473年,杨僧嗣在葭芦(今甘肃武都县东南)去世,杨文度自立为武兴王,遣使降北魏,魏以文度为武兴镇将。477年十月,杨文度遣其弟杨文弘攻陷北魏所占的仇池;十一月魏将皮欢喜等领军四万人攻杨文弘。477年十二月,魏将皮欢喜攻陷葭芦,斩杨文度,武都国灭亡。杨文弘奉表向魏谢罪,魏以文弘为南秦州刺史、武都王。478年2月,杨文弘(清水氐人)继承王兄杨文度王位,迁都武兴(今陕西略阳县),向北魏称臣,史称武兴国,成为后仇池国武兴政权的第一任君主。自此以后,直至公元530年陇右各族人民起义,杨绍先再次建立武兴国,这中间尽管也发生了武兴国与南齐、与北魏的局部战争,但都围绕武兴治所所在地进行,陇右地区基本稳定,没有大的战事,因此,秦安略阳郡侨置于武兴,不可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杨文弘本身就是清水氐人,因此,在477年,征战仇池时,他极有可能会利用其氐酋的身份,聚集带领居于秦安的氐众,征战北魏所占的仇池,兵败后,悉迁清水氐、略阳氐于武兴,并在武兴侨置略阳郡、略阳县。478年2月,杨文弘在武兴建立武兴国,向北魏称臣,自此以后,陇右形势趋于稳定。《南齐书·氐杨氏传》载:“(永明)五年,有司奏集始驱狐剪棘,仰化边服。”另外,北魏太和十年,孝文帝颁诏施行以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为主要内容的三长制,以代替宗主督护制。为落实这一政策,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校比户籍、清查隐漏人口和新置与恢复州、郡、县的行动,北方很多原来侨置的郡县都重新恢复原籍。由此推测,秦安略阳,应当也是这段时间结束在武兴侨置的。
六、700年后兴州顺政县改为沔州略阳县
废帝二年(553),西魏平定武兴国,在其国都所在地武兴郡改置兴州,设顺政郡,改武兴县为汉曲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曲名顺政县。宋时顺政县仍属兴州,初归利州路,绍兴十四年(1144),属利州西路(治在今县城区)。开禧三年(1207),吴曦叛宋降金,据兴州称王,将兴州僭改为兴德府。40多天后,吴曦被诛,原兴州改曰沔州,顺政县改为略阳县,该县名一直使用至今。
从公元前207年秦朝统一,置陇西郡略阳县开始,直至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废除略阳郡、略阳县,“略阳”作为郡县名称,在天水秦安前后断断续续延续了790年。期间,曾先后短期侨置襄阳郡和武兴郡,此后该郡县名称彻底消失,直至723年后的南宋,重新又被作为县名,在其曾经的侨置地武兴,再次被冠以沔州顺政县,一直使用到现在,又计700余年矣!
那么,一个被停用了700多年的县名,为何又在异地重新使用了呢?
秦汉时期,略阳本为氐羌故地,白马氐、沮水氐等氐族部落,定居在今略阳境内。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开拓西南境和三国时期,蜀魏征伐中,陇右的氐人曾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迁徙,其中部分就徙迁于沮县(今略阳)境内。魏晋南北朝时,居于天水的清水氐、略阳氐,为躲避战乱,又迁徙至氐人所建的武兴国,并于此侨置略阳郡、略阳县。
这些来自天水的氐人和当地的氐人同根同族,和睦相处,尽管他们背井离乡,远离故土,但他们及其后世子孙对于先祖的思念之情却从未停止。据略阳县志记载,在略阳灵峻山上,有一个武都王庙,当地人称土主庙,其供奉的就是十六国时期秦安略阳氐王杨盛(364-425)。嘉靖《略阳县志》载:“武都王庙,在河西灵峻山下。王姓杨名盛,略阳人,宋封王,爵历代,因之邑民,俗曰:土主庙。前代莫盛于此,今废祀事。”“杨盛,略阳人,初闻晋亡,不改义熙年号,谓世子玄曰:吾老矣,当终为晋臣,汝善事宋帝。及卒,告丧于宋,始用元嘉年号,宋因而封武都王。卒后为神,宋复封灵峻昭应溥济忠顺王。略民俗称曰:土主庙,祀于灵峻山下,即今雨号山是也。” 这种不忘故土、怀念先祖的寻根情结,通过“土主庙”的祭祀活动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清朝时期。
南宋末期,金兵大举南侵,大宋王朝危在旦夕,吴玠、吴璘、吴挺等吴家军三代人,拒敌于兴州长举县(今陕西略阳)仙人关,前后近80年,确保了南宋王朝的西部防线。在此番宋金攻防战中,兴州是宋军的首脑机关和大本营所在地,也是宋军的前哨阵地和后勤保障基地,当地百姓的功劳自然不可小觑。开禧三年(1207),吴曦叛宋降金,将兴州改为兴德府,被诛后,其三代盘踞的兴州被改为沔州,顺政县亦被改为略阳县。应该说,这既顺应了民意,也是对当地氐人为保家卫国做出贡献的嘉奖。直至现在,在陕西略阳县,当地山民还有居住扳屋、饮食罐罐茶的习俗,而江神庙、紫云宫里的浮雕,既可见当年氐羌民族的生活印迹,也印证了氐羌民族对守望历史的执着。
七、对“略阳”县名的误解
由以上分析可见,今陕西略阳是从甘肃秦安略阳侨置而来,与一般侨置情况不同,他是南北朝时,曾经短期侨置后,时隔700多年后,于南宋末期,再次沿用了原秦安略阳的旧县名,因此,从实质上看,仍属“侨置”。
关于天水秦安略阳曾侨置陕西略阳一事,在《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和《雍胜略》中都有记载,后世的史料和许多学者对此也持肯定态度。如道光《略阳县志》载:“略阳,汉县也,在今巩昌界。后魏侨置略阳郡、县于此,赵宋遂以名县,沿汉旧也。” 1984年史念海先生《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也认为:“略阳,也是西汉所置县,本来设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也是后来移到现在的地方,仍称略阳县……。略阳的县名中间却隔了一段时期才又复用旧称”。民国20年(1931),柯昌泗先生编撰的《今县释名》“略阳”条载:“汉置略阳道,属天水郡,有略畔山,当以在此山之阳而名。晋武帝分天水郡,置略阳郡。后魏以氐帅杨氏,本出略阳,又侨置略阳县于此,本汉沮县地也。《省志》谓‘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阳’,疑非是。”
柯先生所说的“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阳”,最早记载于雍正末年,略阳知县范昉主修的《略阳县志》中,以后的《汉中府志》、道光《略阳县志》、《陕西省通志》和92年版的《略阳县志》也都有记载,这就是略阳地名解释中的“要隘说”。然而,查遍《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字典》等工具书,都没有把“略”解释为“用武之区”的。“略”字的本意是“经略土地”,以后又由经略土地的方法引申为谋略、策略;由抢占所经略的土地,引申为侵略、攻城略地等。即使是与“用武之区”意义相近的“战略要地”一词,其中的“略”,其本意也是“策略”或“谋略”,也与“用武之地”不沾边。另外,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文字搭配(词汇),这些搭配既符合传统文化,又让人一看便略知其意,尤其是地名,更是如此。如“略阳”作为一个词汇,没有上下文,无法解释其意。而作为一个地名,肯定是“某山之南或某河之北”,因为“山南水北为阳”是中国几千年阴阳学说的基本认知,几乎所有以“阴”、“阳”作为后缀地名的,都符合这一文化传统和地名命名原则(据网友统计,全国县名中,带“阳”字的共有80多个,分布在23个省),这其中的“略阳”也不例外,其原本的意思就是“略畔山”之南,只是后来人不知其原委,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才产生了曲解。
对“略阳”这一地名的曲解,还不仅此一俐。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时任汉中府同知的张良知,因编写《汉中府志》需要,来到略阳,闲暇之余,游览了略阳灵崖寺,并撰写了一篇游记文章《游寺记》,其曰:“时过午,即不见天日,盖山高西障,此略阳之得名。”于是,有人即依次为依据,诌出了“略阳”地名解释的“日照说”-即此地“略有阳光”,因此称为“略阳”。这一说法在道光《略阳县志》和92年新版《略阳县志》中都有记载。
首先,这一解释同样不符合上述中国词汇望文知意的词汇组成习俗,有主观臆断和胡乱联系之嫌。再者,纵观全文,由“手循嶡巓,拉吏侧足而过”、“爰扶吏,剔藓认读”句看,张良知是一个十分随和的人;而从“水山相映,苍玉交辉,乃知山灵有觉,欲壮其观”、“天之即雨、即雾,若或助其精爽矣”句看,他还是一个心态阳光、乐观向上,十分善于调侃的人。“盖山高西障,此略阳之得名”句,更是充满了戏谑和调侃的语气,决不可信以为真。
其实,仔细推敲上述的“要隘说”和“日照说”,你会发现,这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要隘说”将“略”解释为“用武之区”,将“阳”解释为“象山之南”;而“日照说”将“略”解释为“略有”,即“少”的意思,将“阳”解释为“太阳”或“阳光”。正是由于这些解释望文生义,漏洞百出,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人对其将信将疑甚至不以为然。如对于“要隘说”,清代道光年间的略阳知县谭瑀也并没有完全采信,他在其编撰的《略阳县志》中,既言“以其地用武之区曰略,象山之南曰阳”,又对此进行了考察纠正,其言“按:略阳,汉县也,在今巩昌界,后魏侨置略阳郡县于此,赵宋遂以名县,沿汉旧也。”冯贤才先生在其《略阳县名的由来》一文中,既肯定了“要隘说”,同时又指出:“略阳在北魏太和年的‘侨置’,为南宋开禧三年改‘顺政”为‘略阳’县名提供了基础,也应当正确估价。”而对于“日照说”,冯先生则认为“实不足训!”,惠庭祜先生评价说“牵强附会,站不住脚!”,张迺梁先生批评其“犯了常识性错误!”,王自立老师在《略阳得名第三说置谬误》一文中指出,对此应当“不予理睬!”……
略阳本土作家周吉灵先生,曾经多次到甘肃天水访问古时候的秦安略阳,并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在其《访问古略阳》一文中,基本上肯定了今陕西略阳,是原天水秦安略阳侨置而来的。笔者以为,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岭南芦苇
汉中吃、喝、玩、乐、购、交友、旅游、公益等应有尽有;为游客提供汉中全方位旅游服务信息,给关注与了解汉中的朋友提供交流渠道,宣传汉中旅游城市的多彩旅游形象。
搜索关注微信『汉中在路上』
投稿邮箱:auld.langsyne@163.com
在路上hz2752286698
微信搜索搜索“汉中在路上”博主个人37988908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