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吃炒豆子的由来(五豆节吃五豆)
农历腊月初五,在北方一些省区家家户户吃“五豆”,这是几千年来传下来的风俗。
所谓吃“五豆”,就是吃用五样豆子熬成的粥。俗称五豆节或吃五豆。
关中人是为了纪念周代的农耕始祖神后稷,历史上有盛大的庙会。俗话说:“吃了五豆,长一斧头;吃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实际上从这一天也就拉开了传统年节的序幕!
腊月初五先一天晚上,取出五样豆子,如黄豆、红豆、绿豆、豇豆、豌豆等,先在清水中泡一宵,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主妇们淘米(大米、小米皆可)煮粥,放进已泡好的五样豆,就熬成一锅丰盛的“五豆粥”了。腊月初五这天的第一顿饭,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例外,已形成一种既定的风俗习惯。
在民俗里有“腊五吃五豆,糊涂四十五”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们辛苦忙碌一年,尽管平时省吃俭用的,但进入腊月之后,不管穷富人们就会“犯糊涂”摒弃以往朴素的风格,不断的赶集置办年货、添新衣、兑换压岁钱等,在过年之际图个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氛围。
除此之外,“腊五吃五豆,糊涂四十五”还有另一层意思,腊月初五接近过年,不论过的开心或者忧愁这一年都即将过去,要调整好心情,将一切不好的事情统统都忘掉,以全新的面貌、状态和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保持难得糊涂的心态,才能生活的开心幸福。
老一辈还经常说"腊月初五吃五豆,妖魔鬼怪闻风走",人们认为五豆粥又代表着天、地、圣、神、师,认为在腊月初五这一天吃五豆粥,可以辟邪伏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吃五豆”的风俗,在陕西关中各地的农村,普遍地流传着。具体的吃法,因条件不同,大同小异。每人早饭必须喝上一碗粥,再吃锅盔、馒头、油饼等主食。富裕人家还炒菜、喝酒,有荤有素。铜川地区的农村,把腊月初五日,称“五豆日”,
早饭做“大麦仁粥”,配以五种豆子,表示本年麦、豆丰收。
说起吃五豆,在民间也另有说法。在有的省区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
这要从一个穷书生说起,想当年……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书生,从小家里贫寒,但他十分好学。后来这个穷书生流落到顺阳地区(顺阳,古县名,县治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南五公里的顺阳村。),住在城外的一个破庙里,靠卖诗文换个仨瓜俩枣的钱勉强度日,坚持读书。
一天,穷书生进城卖诗文,正好城里的大财主李员外的女儿选婿打彩。李大小姐早就看上了才华洋溢的这个穷书生,所以那彩球正好砸在他怀里。
李员外怎能看上这个穷酸的书生,结果父女关系破裂,把女儿赶出了家门。
穷书生这下感动坏了,和李家小姐在破庙里成了亲。穷书生婚后迷恋于少年夫妻的甜蜜生活,慢慢地开始不专心读书了。
一天小姐对穷书生说:“我嫁给你就是因你有文才,勤奋好学,如今你只知道夫妻恩爱却荒废了学业。夫妻就是‘福齐’,有福同享、有苦共尝。今后你把卖诗文的钱都交给我,一切家务由我负责,你就安心读书好了。”从此,穷书生读书写文,小姐料理家务。小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十分美满。
这年穷书生要进京赶考,临上路前,小姐凑合用绿豆、黄豆、豇豆、蚕豆和豌豆做了一顿豆饭给穷书生吃。
穷书生进京一举得中,做了大官,逐渐开始贪图享受了。
这年的腊月初五,小姐让厨子做了一顿五豆饭,那穷书生一见,把厨子痛骂了一顿。
这时候小姐说:“这是我让做的,”说完,端起一碗五豆饭说:
“绿豆绿,做官莫忘破庙里;
黄豆黄,做官莫忘写文章;
豇豆豇,做官莫忘瓜菜汤;
蚕豆蚕,做官莫忘三更寒;
豌豆豌,做官位高志莫短!”
那当了大官的穷书生听了,幡然醒悟,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从那以后,他不仅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官清廉,并给家里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每年的腊月初五这天都要吃顿五豆饭。
这件事情传到了老百姓当中,大家纷纷效仿,相沿成习。
这个穷书生,据说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吃五豆饱含美好寓意
腊月被称为建丑之月,在五行上来讲丑为土,世间万物都生于土而又归于土,是万物之库,到了腊月就需多食用五行俱全的食物,而我国自古就有将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代表五行,所以在腊月里古人喜欢用五种颜色的食材熬煮成粥,有五行俱全的寓意,像五豆粥和腊八粥。当然由于各地风俗不同,“五豆”的具体吃法也会有所区别,豆子的种类也不只限于五种,但不能少于五种,而五豆与初五、五福又相照应,所以称为五豆粥图个好彩头。
五豆节作为年俗,自然“吃五豆粥”时也有一定的讲究,除了亲朋好友之间会互赠五豆粥之外,还有在吃五豆粥时不能一顿吃完,而是要剩余一些,寓意年年有余、安康喜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