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与往事(一个善意的谎言)
1970年的5月16日,济南知青赵小燕和她的一帮同学一起来到了聊城地区的刘庄大队,他们是来下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图片来源网络
赵小燕他们来到刘庄大队也就半个多月的时间,一年一度的麦收农忙时节就拉开了帷幕。麦收和秋收是农村最忙碌最苦累的时节,特别是聊城地区的麦收时节,天气炎热再加上要赶时间抢收成熟的麦子,乡亲们真的是顶着星星出工,伴着月亮回家,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农活,那种苦累,赵小燕说她终生难忘。
麦收开始的前一天,队里的刘洪利刘队长给知青们每人发了一把割麦子的镰刀,并帮着知青们把镰刀都磨得非常锋利。刘队长还告诉知青们,镰刀钝了就要磨,镰刀锋利了割麦子才省力气。
第一天割麦子,赵小燕右边挨着的是一名男知青,左边挨着的是一位叫刘治平的年轻小伙子。刚开始割麦子的时候,刘队长在地头已经为知青们做了示范动作,还一再嘱咐知青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时队长的规定是一人一次割三垄麦子,谁先割到地头谁先休息。
不一会功夫,知青们就被社员们甩在了后边。看看社员们手握镰刀割麦子的娴熟动作,赵小燕感觉自己手里的镰刀一点都不听使唤,她弯腰割一会就得直起腰来擦一擦脸上的汗水,虽然一刻也不敢怠慢,可还是被社员们越落越远。
大约半个小时后,赵小燕突然发现自己割的那三垄麦子变成了两垄,她直起腰来往前一看,只见刘治平帮她割了一垄。那一刻,赵小燕心里暖暖的,她赶紧弯下腰来,加快了速度。尽管自己少割一垄麦子,赵小燕的进度还是不如社员们快,社员们都坐在地头休息了,赵小燕和知青们离地头还很远。
刘治平割到地头后没有坐在地头休息,他回头帮着赵小燕继续割麦子,还是割三垄,替那名男知青也割了一垄。大约一袋烟的功夫,刘治平和赵小燕会合了,赵小燕直起腰来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非常感激地说:“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刘治平笑了笑,没说话,继续弯腰帮那名男知青割麦子。
整整一个麦收时节,刘治平不光是帮助赵小燕割麦子,每天收工回家时,他都会把赵小燕的镰刀拿回家,帮着赵小燕把镰刀磨得非常锋利。为此,赵小燕发自内心地感激刘治平。有一次赵小燕对刘治平说:“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有个疑问,你什么总是帮助我关心我?”“我看你身子骨单薄干起活来怪吃力的……”刘治平话没说完脸先红了,他不好意思地看了赵小燕一眼,慌忙转身离开了。看着腼腆淳朴的刘治平,赵小燕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之后的日子里,刘治平还是默默地关心帮助着赵小燕,替她修理农具,给她送鸡蛋送好吃的,还暗中当起了护花使者。
知青们刚搬到新建的的集体户那段时间,村里的单身男青年总是往知青集体户跑,他们总是堵在女知青们的房门外,弄的女知青们很尴尬。有一个叫刘代的男青年还经常爬女知青的后窗户偷窥,刘治平发现后,他跑到村头的地堰上,砍来了一担酸枣树枝,挡在了女知青们后窗下面。从那之后,刘代再也没爬过女知青们的后窗户。
转眼就到了1975年的秋天,赵小燕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大闺女,她是越张越漂亮,个头高了,身体发育了,在农村插队落户生活了四年多,赵小燕的皮肤不但没晒黑,反而显得更加白皙透亮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那年秋天,在河边玉米地掰玉米棒子时,叫刘代的那名男青年总是在赵小燕面前献殷勤,赵小燕对他很反感,只好躲着他。刘代这个人看不出上下头来,人家躲他,他还往上贴,还是帮着赵小燕去掰玉米棒子。赵小燕只好躲到刘治平这边来,和一名社员换了一下位置。没想到刘代又跟了过来,还嬉皮笑脸地说:“我在帮助你,我是对你好,你老是躲着我干啥?你看人家王娟(济南知青)和孟祥运(队里的男青年)他俩多好啊,人家王娟可不像你扭扭捏捏的,亏你还是省城来的知青呢着刘代没完没了地纠缠赵小燕,刘治平看不下去了,他生气地对刘代说道:“刘代,你咋回事啊,是装傻啊还是耍无赖呀?看不出人家总是躲着你吗。”“我说治平,你真是吃的河水管得宽啊,我和小燕谈恋爱,你也要管吗?简直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刘代说着,来到刘治平跟前,上前就推了刘治平一把。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下刘治平更生气了,他扔下手里的两穗玉米棒子,拦腰抱起刘代,一下子把他摔倒在玉米地里,刘代不服气,爬起来又推搡刘治平,刘治平又把刘代狠狠摔在了地上。看两个人滚在了地上,赵小燕上前拉起刘治平,回头对刘代说:“刘代哥,我还没有想过谈恋爱的事情,请你以后不要再打扰我。”刘代从地上爬起来,拍打了一下沾在身上的泥土,默默躲到旁边掰玉米棒子去了。
过了没几天,赵小燕塞给了刘治平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治平哥:我想和你在一起。就这样,赵小燕和刘治平恋爱了。从那以后,刘代再也没有纠缠过赵小燕。后来有人问赵小燕:“小燕,你为什么就喜欢上了普普通通的刘治平,他可是个农民啊。”“爱一个人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吗?再说了,我现在也是刘庄大队的农民,治平哥人好也勤快,他对我更好,处处都帮我,就凭这一点,就足够了。”赵小燕笑着说。
刘治平是队里的记工员,全生产队的年轻人中,就他一人是初中毕业。1974年秋后,在刘庄小学当民办教师的张爱华(济南女知青)被招工到县纺织厂工作,考虑到知青们会陆续离开刘庄大队,大队干部开会研究了一下,决定让刘治平到小学当民办教师,没再安排济南知青当民办教师。那次县纺织厂招工,赵小燕原本也可以去当工人的,可她心里放不下刘治平,就把招工名额让给了其他知青。
那年年末,赵小燕回济南探亲过春节,她父母问她在刘庄插队的情况,赵小燕说挺好的,并把自己和刘治平恋爱的情况告诉了她父母。她父母的意见很坚决,坚决反对她在农村找对象。她母亲还告诉她说,只要有机会,一定要争取尽早回城,争取尽早离开农村。
听了父母的话,赵小燕很伤心,她哽咽着对她母亲说:“妈,我在刘庄插队落户生活了五六年,人家刘治平一直帮助我照顾我,我都答应和他在一起了,村里人也都知道我和他处对象了,我不能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啊。”“他帮助你照顾你咱可以感谢他,可以给他买礼物,给他钱也可以,但我绝对不同意你和他恋爱,你趁早死了这条心。”赵小燕的母亲一点余地都没留,说啥也不同意她和农村青年恋爱结婚。
回到刘庄大队以后,赵小燕把从济南带来的礼物送到了刘治平家,刘治平的母亲留她在那吃饭,赵小燕借故离开了,她实在是不好意思在那吃饭了,她父母不同意她在农村找对象的事情,她更是说不出口。一是赵小燕心里放不下刘治平,二是赵小燕怕伤了刘治平的心。为这事,赵小燕可真为难了,一想到要和刘治平分手了,赵小燕真的是伤心欲绝,肝肠寸断。
1976年秋天,刘庄大队又得到了一个招工名额,是去公社邮电所做内勤。大队干部第一个想到了赵小燕,问她去不去公社邮电所工作,赵小燕犹豫了一下,苦笑着说:“我去。”就这样,赵小燕离开了刘庄大队,到公社邮电所工作去了。
赵小燕离开刘庄大队后,刘治平隔几天就去公社看望赵小燕一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都会给赵小燕送过去。刘庄大队离公社驻地十里路远,来回一趟就得两个小时。每次看到刘治平气喘吁吁地跑来看自己,赵小燕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特别是刘治平提到结婚的事情时,赵小燕就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
一直拖到了1978年秋后,刘治平已经二十五岁了,赵小燕也二十四岁了,不光是刘治平的父母着急儿子的婚事了,赵小燕的父母也着急闺女的婚事了。赵小燕经过反复考虑,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给父母写信说自己怀孕了,还说孩子就是刘治平的。
没几天,赵小燕的父母来到了赵小燕工作的邮电所,赵小燕的母亲责骂了赵小燕几句,就坐在凳子上抹开了眼泪。最终,赵小燕的父母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并催促女儿尽快和刘治平结婚,免得到时候丢人现眼。半个月后,刘治平和赵小燕举办了简单的婚礼,赵小燕的父亲给女儿买了一辆自行车,赵小燕每天下班后就骑着自行车回刘庄。
到了1981年春天,赵小燕才生下了一个女孩,赵小燕的父母都知道上了女儿的当,可也没有任何办法了。1982年秋天,刘治平被安排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了两年,学习结束后转成了公办教师,调到了乡(公社)中心小学任教。乡中心小学离乡邮电所一里路,刘治平下班后就去赵小燕的宿舍,那里吃住都很方便,赵小燕下班后也不用再骑自行车去刘庄了。只有到了星期天,她才和刘治平回刘庄看女儿(刘治平的母亲帮忙照看孩子),一星期回去一次。
赵小燕的女儿上小学那年,赵小燕调到了乡政府工作,担任了乡政府的副乡长,直到退休,赵小燕都是副乡长,一直分管乡里的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她为乡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退休后的刘治平和赵小燕都在青岛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每年的春天,他俩都会回刘庄看望乡亲们,给刘治平的父母上坟。有时也会在刘庄的老房子里住几天。在小地方生活惯了,他俩还真不习惯大城市里的喧嚣和嘈杂。
讲述完自己的知青往事和婚恋经历,赵小燕感慨地说:“当年要不是跟父母撒谎说自己怀孕了,我就没办法和刘治平结婚,也就不会有这么幸福的婚姻生活。当年要是选择了和刘治平分手,我一辈子都会愧疚和不安的。当时虽然欺骗了父母,但一个善意的谎言却赢得了我一生的幸福,我父母早就原谅我了。所以啊,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想办法去追求,特别是自己的婚姻问题,一定要有主见,有时候,父母的意见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是啊,自己的幸福只有靠自己想办法追求,我很赞同赵小燕说的这句话,你赞同吗。
作者:草根作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