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发展锦上添花(踔厉奋发投资兴业满城)

来源:【冰城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科创总部(本报资料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稳健发展锦上添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稳健发展锦上添花(踔厉奋发投资兴业满城)

稳健发展锦上添花

来源:【冰城 】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科创总部。(本报资料片)

9月,盛夏的高温悄然退去,冰城初秋特有的五彩色调点染着松花江两岸,林立的工地脚手架上一片片绿色防护网织就投资兴业的新期冀,涛涛的江水见证了哈尔滨“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十载芳华。

时间给出了答案。10年来,哈尔滨把抓产业、上项目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实践,高楼起、桥飞架、园区兴。10年来,我们有了松浦大桥、哈尔滨大剧院、航空制造产业园、科技创新城,世纪老厂哈烟厂、哈轴胜利大搬迁……

在大项目牵动下,“七大都市”蓬勃构建,哈尔滨的产业发展要素进一步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聚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哈尔滨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在勇毅追求新目标、踔厉谋求新发展的新时代赶考之路上不断前行。

项目建设

勾勒攻坚克难逆势而上的昂扬曲线

不负一年好时光。哈尔滨临空经济区临空第三大道、临空六路合围区域内,省级重点项目航空制造产业园项目施工正快速推进。从3月15日复工以来,项目单位从严从紧防范疫情风险,力争今年11月实现整体竣工目标。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今年2月以来,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项目建设在比常规开复工提前两个半月的“加速度”中不断推进建设进程;农历正月十五之后,哈南仓储物流中心项目的工人们便开始吃住在工地,克服疫情影响,闭环复工建设。

不惧疫情、从容坚定、百折不挠,这就是哈尔滨推进产业项目的勇气和魄力。为切实扛起省会担当,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后五年着力打造“七大都市”奋斗目标,把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据统计,2022年,全市谋划实施首批省市重点项目400个,总投资3342亿元,总投资额是2012年同期的3倍。近3年来,全市滚动推进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22.8亿元,形成税收近90亿元,带动就业近37万人,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勾勒出一条攻坚克难逆势而上的昂扬曲线。

优化环境

将寒地冻土育成投资兴业的热土

冬季抓前期、春季抓开工、夏秋促投资——10年来,哈尔滨的大项目建设“自带节奏”,将寒地冻土开发成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

每年为了全力推进大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由市发改委牵头,哈市组织开展了“审批服务之冬”、“集中开工日”、省市重点项目推进会、“百日攻坚”、“百日冲刺”、“夏季大会战”等系列活动。

为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哈市制定印发了《哈尔滨市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哈尔滨市推进“百大项目”及市重点项目建设“办事不求人”措施》《应对疫情影响加强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公布市直部门“首席哈尔滨服务员”名单,有效促进了一批项目加速落地建设。

2020年以来,哈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坚持项目立项审批线上服务“不打烊”,线上远程提供政策解答、流程指引、信息填报等便捷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前组织视频评审论证,全面打通接件、受理、办理、电子证照下载及复印等全过程在线办理环节,仅今年以来就办理了项目单位可自行获取电子批复的69个立项审批事项。

要素集聚

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平房高端装备、松北高新技术、道里金融产业、道外商贸物流、双城乳、五常稻、巴彦肉……10年来,遵循产业布局和各园区功能定位,哈市呈现出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10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哈市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推进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200余个。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航天海鹰钛合金、工大激光通信等项目陆续建成,飞鹤乳制品产业园、建龙阿钢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提供了有效支撑。

近5年来,哈尔滨新区重点产业项目数量和投资占总数比重分别达34%和37.6%,全市近80%的新开工工业项目落户产业园区,“4 4”现代产业体系项目434个,占比达58.1%,产业发展要素进一步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聚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夯实产业基础

带动市场消费和城市繁荣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用和有序建设,为我市经济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夯实了产业基础。

融创文旅城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300亿元,形成了集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双城雀巢公司累计投入7亿元,产品线不断拓展,系列乳品、婴儿配方乳品、谷物产品等总产能达到8.6万吨,带动我市乳制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核电汽轮机核心能力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在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领域已经具备了“中国制造”的能力。

产业项目建设不仅扩大了投资、创造了效益,更带动了市场消费和城市繁荣。

随着融创文旅城、波塞冬文化康体城、西城红场等城市综合体相继建成投用,绿地国博城、融创冰雪影都、中国企业家博物馆亚布力永久会址、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加凸显。

太平机场T2航站楼项目建成投用,哈站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地铁工程陆续投入运营,以及松花江水源上移、城市快速路、市第四医院、市第六医院、市中医院建设、太阳岛升级改造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启动建设,在解决市民关心的现实问题的同时,使市民充分享受了振兴发展红利。不断提升的城市繁荣度和吸引力,也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鸣霄

编辑: 牛显达

本文来自【冰城 】,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