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立志出乡关出自哪(孩儿立志出乡关)

孩儿立志出乡关出自哪(孩儿立志出乡关)(1)

——李灿东校长在2022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2022级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沐浴着秋日的晨曦,我们相聚在碧波荡漾的宋慈湖畔,隆重举行福建中医药大学2022级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医护员工对3352名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也对同学们经历了防疫和学习的二重奏,顺利考入了福建中医药大学表示热烈祝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也想借此机会,向为栽培你们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家长和陪伴你们一起成长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你们的到来给古老的杏苑带来了新的希望,我很高兴,也很自豪!福建中医药大学欢迎你们!

  

  今天是开学典礼,“校长的讲话”是我担任校长期间每年的必修课,而对于你们来说是入门的重要一课,讲点什么呢?我想讲三个词七个字“福建”、“中医药”、“大学”。

   

  第一是“福建”。福建人杰地灵,历史上名医辈出,这里有杏林始祖董奉、良相良医苏颂、法医鼻祖宋慈、保生大帝吴夲、医学大家陈修园。他们都是我国医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千百年来护佑着我们祖先的性命和安康!我们把他们的事迹固化在美丽的校园里,不仅是对福建名医前辈们的缅怀,更是对大医精诚精神的诠释。今天,我们站在董奉广场,从董奉雕像那张充满忧虑,俯瞰苍生的脸上,可以感受到大医的情怀。董奉是福建长乐人,三国时期的名医,他和当时的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董奉给穷人看病是不收钱的,小病就在他的院子里种上一棵杏树,大病就种上五棵的杏树,等到杏树长成林之后,他把杏果打下来换成粮食,接济穷人,后人把这种精神誉为“杏林春满”,这就是福中医的底蕴!而前面这条路坑坑洼洼的 “杏林大道”,时时刻刻提醒着福中医的学子们,杏林的路是宽阔的却又是坎坷的!

传承着千年的文化,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大学,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院校。63年来,我们培养了近5万名人才,他们或扎根福建,或蜚声海内外,在八闽大地,在台湾、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身影……你知道吗?福建抗疫一线的中医专家大部分是我们的校友,中医院里医护人员有一半是你们的学长和学姐。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福中医的校友是福建省中医药事业的顶梁柱!

  

  第二是“中医药”。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发展中医药学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更是你我的共同使命!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学医之路虽然漫长,但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二阶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三阶段是“看山又不是山,看水又不是水”,第四阶段是“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经过科学武装头脑的新同学,五年的大学首先要解决的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问题。所以,在这开学第一课,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帮助大家尽快登堂入室。

  

  科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简单科学和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复杂科学,而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所以研究复杂的生命规律,必须用复杂科学,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研究生命就必须把人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研究健康,就必须把生命放到天地之间!面对本科生新同学,我想和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盲人摸象……这就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病人给五个医生看会有五种不同的结论!

  

  第二,按图索骥……可见,离开了整体,用分析的方法、向纵深发展不是揭开事物本质的唯一路径。

  

  接下来,我也给研究生同学们讲两个故事:

  

  一个是,郑人买履......其实,经过几百年实践检验的结果,难道还不如几只老鼠来的可靠吗?

  

  另一个是,刻舟求剑......我想说的是,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辨证分型并不等于辨证论治。

  

  第三是“大学”。大学之大不在于人多,不在于地大,不在于楼高。大楼替代不了大师,奢华的校园替代不了大学的精气神。创校之初,福建中医学院只有极其简陋的几间校舍和85名学员,却名医辈出。然而,几十年之后,当我看着挂在大门口铁门上的“外卖”和苍蝇,我不禁想起了当年上学时为了填饱肚子,排队买那一两饭票三分钱的面条,为的是想多要一点汤。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喝面汤、打扇子的会看病,吃“外卖”、吹空调的不会看病,人和人怎么差这么多呢?这就是我们改善办学条件希望达到的效果吗?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为此,我还想讲几个故事。

  

  第一,愚公移山……移山如此,学习也当如此!

  

  第二,田忌赛马......所以,我们要想弯道超车就必须打破常规,起码要知道弯道在哪里!

  

  第三,抱瓮入井……时代变了,中医药也需要与时俱进,抱残守缺终究会被时代所抛弃!

  

  故事讲完了,这就是“福建、中医药、大学”!

  

  大学的灵魂在于自由的精神和铸造不断自我完善的人格,还要有改造世界的体魄和能力。“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重视教学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优秀传统,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营造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氛围和勤劳朴实的学风校风。希望同学们:

  

  不仅要善良,还要有对待善良的善良;

  

  不仅要谦虚,还要有保持谦虚的谦虚;

  

  不仅要努力,还要有不断努力的努力。

  

  这就是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精神!这是我们育人的初衷和价值取向!

 

  “玉不琢,不成器”,亲爱的同学们,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输在起跑线上并不要紧,重要的是要赢在终点!亲爱的同学们,在这里你们将度过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五年、四年或者三年,希望你们锻炼体魄,养成自我,千万不要相信“到大学可以松口气”的说法,千万不要轻易躺平;希望你们能够珍惜大学里的每一天,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特殊时期,还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疫情防控的成果,珍惜来之不易的线下学习机会,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校门,尽量在食堂用餐。开学了,作为师长,我想再给你们提几点具体的要求:早一点睡觉,早一点起床;少一点电玩,少一点外卖;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劳动;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滴水。

  

  祝同学们身心健康!学习进步!

  

  谢谢!

孩儿立志出乡关出自哪(孩儿立志出乡关)(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