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考点(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考点(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1)

【考情简述】

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常设题型有以下三类:概括情节、分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

【概念阐述】

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鉴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对于我们理清小说的脉络结构至关重要。

【考查形式】

题型一 概括情节

(2018全国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微纪元(节选)》刘慈欣]

题型二 分析情节手法

(2019浙江)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呼兰河传(节选)》萧红]

题型三 分析情节作用

(2020全国Ⅰ)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越野滑雪》海明威)

【必备知识】

一、情节结构模式

1.单线结构。基本模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种结构模式。

2.双线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次。其作用通常是拓展作品的宽度和深度,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给读者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3.摇摆式 (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很顺利地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行进,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二、情节安排技巧

1.线索。小说的线索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悬念: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如2016年全国II卷《战争》的开头。

3.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4.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果更分明。

5.照应。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在不同部位的互相关照与呼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祝福》的开头和结尾。

三、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方式

(1)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4)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5)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2)第二人称: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以对话的口吻叙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叙述视角

(1)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察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2)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情节的作用

1.开头段的类型及作用

(1)一般式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设疑式(或悬念式)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3)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4)直切式开头:小说直接切入场景,将读者置于情节之中,现场感与参与感强烈。

2.中间情节的作用

(1)从结构上看,起过渡、承上启下。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

(2)从表达上看,衬托、对比、铺垫。如果描写的物象是次要物象,且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作用就是正面烘托、衬托、铺垫;如果描写的物象不一样,意境或情感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对比。

(3)从内容上看,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3.结尾段的类型及作用

(1)欧·亨利式(或出人意料式)结局。从内容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结构看,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真相通常出乎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发现一切又在情理之中;从人物看,更加突出人物形象;从主题看,突出文章主题。如莫泊桑的《项链》,女主角最后才知道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悲剧式结局。从主题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大团圆式(喜剧式)结局。从表达效果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看,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审美,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以景作结式结局。从结构看,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从情节看,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③从人物看,烘托人物;从主题看,升华主题;从读者看,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

(5)留白式结局。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可以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解题思路】

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

1.概括情节

(1)根据结构来梳理。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阅读时先给文章各段标上序号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2)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理清了场景,小说的情节也就基本明了了。

(3)根据线索来梳理。线索是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个人物、事物、事件、某种情感心理变化,还可以是时间、空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2.分析情节手法

(1)点明情节手法或技巧。阅读题目后结合文本内容准确分析对应文本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的技巧。

(2)结合文本内容,理清情节思路。结合文本情节分析所运用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联系小说的三要素进行分析,有时需要分析读者效果。

3.分析情节的作用

(1)内容方面。

①对环境的作用: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②对人物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刻画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点明(深化、突出、丰富)……主题。

④对读者感受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如《祝福》中祥林嫂惨死的情节,引发了读者对作品意蕴和人物命运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2)结构方面。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

典型例题

【题目】

(2022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斗寒图

冯骥才

老沈和我,还有国画系另一名教师潘大年,是二十多年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学。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注】,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

想到这儿,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我推开门。只见老沈坐在一张破旧的、掉了漆皮儿的小圆桌前。手里捏着一个六边形的白瓷小酒盅闷闷独酌。他见我来了,没有起身,只略略抬一抬他胡茬浓密的稍尖的下巴,叫我坐在他对面。

他穿着一件对襟的黑绸面的中式小棉袄,紧紧包着瘦瘦的身子。他头发白了不少,梳成老年式的背头,但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

我俩像在小酒店偶然同桌的陌客,都在喝自己的闷酒。这时,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画案前,在毡子上铺开一张雪白的画纸,磨好墨,又从墙上的筷子篓里取出一支长锋、尖头磨秃的狼毫画笔。

老沈手握笔管,对平展展的白纸凝视片刻。忽然,他的双眉就像受惊的燕子的一双翅膀抖动一下,仿佛胸中有股激情奔涌上来。跟着,这激情跑到他的笔管上,这笔管就在他手中狂乱地抖颤,随即他的臂肘一抬,那饱蘸浓墨汁的画笔如同鹤鹰击兔一般倏然落到纸上。笔管闪电似地挥动,笔锋在纸面上来回翻转、戳擦,宛如狂风吹舞的柳条拂扫水面,洁白的纸面上出现一条变幻着的捉摸不定的墨色的形体——但这只是须臾间的感觉。随后,一株苍拙劲拔的老梅树跃然而生。这时他的笔头落入盛满清水的水盆里一扰,笔上的墨在水中像乌云一样化开,混成灰色。那笔又在粉罐里猛点两下,重新落回到纸上。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纸。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

他的肘腕肩臂乃至全身都在用力,左手撑着桌边,仿佛不这样,身子就要扑在画上。两绺头发滑落到额前,他也不去管,任它们在光滑的鼓脑门上像穗子一般摆动。静静的屋中,只响着他带着腕力的笔锋在纸上的磨擦声,还有笔管磕碰水盆和色碟的叮当声。我斜瞅他一眼,只见他的嘴角用力向下一撇一撇,不知是浑身用力之故,是嘴里没有嚼尽的干辣椒所致,还是一种苦涩心情的流露。此时,他额上的青筋全都鼓凸出来,暗暗发红,是激动的热血在那里奔流……

这时屋门开了,从外边走进两个人来。我一看,原来一个是潘大年,另一个是老沈的女学生范瑛。

老沈落好墨,换一支洁净的大羊毫笔,从洋红碗儿里蘸了浓浓的颜色,在梅树枝头点朵花儿,补上蕊。花丰蕊饱,艳丽如洗,光颜夺目。于是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然后他又拿起那支狼毫画笔,用枯笔墨在画幅上端写了“斗寒图”三个醒目的大字。字迹端庄沉着,刚毅跌宕,颇含金石气息,好像是熔了铁水铸上去似的,挖也挖不掉,并与画风十分相合。

我受了强烈的感染。范瑛和潘大年也挺激动。我画了多年的画,但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当然它打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潘大年冲动地说:“老沈,你这幅画扫除了我们心里的担忧。看了它,什么话也不用再说了。人就该这样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沈听了,顿时感动得眼圈都发红了。他咬着下唇,似乎在克制自己要奔涌出来的一种快感。潘大年对他说“我有个要求!”潘大年的表情郑重又诚恳。

“什么?”

“把你这幅画送给我吧! 这幅画可以说是你的代表作。”老沈把我们送到院门外,范瑛忽疑虑重重地说:“沈老师,您参加市美展那幅画是不是先撤回来?”

“为什么?”

“赵雄肯定要去市美展审画。我看他已经盯上您了。别叫他再来找您的麻烦。”“不!”老沈坚决地说,“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甭理他!”

我和潘大年、范瑛三人同行一段路,所谈内容主要是怎样劝动老沈撤回他参加市美展的作品。在我们三人该分手各自回家的当口,我觉得心里还有件什么悬而未决、隐隐不安的事似的,跟着我明白为了什么。便对潘大年说:“画你可得收好了。别给人乱看!”

大年听了,摇了摇他胖胖而扁平的脸,含着笑反问我:“你当我是三岁的孩子吗?”听他这话,我便放心回家去。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

(节选自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选《斗寒图》有删改)

【注】老沈参加市友谊宾馆大厅布置,画了几幅画,遭到了不懂绘画艺术的市委文教书记赵雄公开批评。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祸事”是指赵雄要找老沈的麻烦,“揪心”是指“我”对老沈的担忧。

B.文中对老沈“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的描述,有利于老沈形象的塑造。

C.文中“他额上的青筋全都鼓凸出来,暗暗发红,是激动的热血在那里奔流”,既写出了老沈绘画的激情状态,也含蓄写出了他应对不稳处境的精神状态。

D.“我”画了多年的画,但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被打动的理由是“我”受到了老沈精神的感染,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丰富了老沈艺术者的形象。

B.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比较丰富。本文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突出了老沈的形象特点。

C.老沈挥毫作画是小说描写的重点,既突出了老沈绘画技艺的高超,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结尾处潘大年的话让“我”放心了,与开头“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内容形成了照应,表达了“我”为大家关心保护老沈而感到欣慰。

3.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老沈的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以“斗寒图”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 “被打动的理由是‘我’受到了老沈精神的感染,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错,原文表述为“当然它打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即“我”受到《斗寒图》感染的一半原因是画本身,一半是画所呈现的老沈刚直不屈的精神,选项表述绝对,信息提取不全。

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A. “丰富了老沈艺术者的形象”错,小说开头“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后文不畏艰难执着追求艺术的老沈出场做了铺垫,而不是丰富老沈艺术者形象。

3.①概括了老沈绘画的主要内容;②暗示了老沈不屈的精神追求;③寄予了作者对艺术工作者桀骜不顺,刚直不屈精神的礼赞。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叙述视角的能力。小说中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叙述者形象和塑造的形象,叙述者形象往往是第一人称“我”,可以从小说中“我”对故事情节发展、其他人物、主旨、读者感受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人称“我”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在情节上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因担心老沈而去看他,“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和老沈一起喝闷酒,然后亲眼看他作画,并和潘大年、范瑛一起商量如何劝老沈撤回参展的画作等。总之,故事都是“我”这一见证者的所见所闻,使读者读来感觉可信,给人以真实感,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

以“我”的视角去写其他人物,“我”对文中的主要人物起了陪衬作用,例如,通过“我”的眼睛看老沈作画,“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这株老梅就是傲岸不屈的老沈的化身;还有“我”劝老沈把画从画展撤回来,而他坚决不允许,更真实地反映出老沈傲岸不屈的性格。

在主旨上,以“我”的视角,“我和潘大年、范瑛三人同行一段路,所谈内容主要是怎样劝动老沈撤回他参加市美展的作品。在我们三人该分手各自回家的当口,我觉得心里还有件什么悬而未决、隐隐不安的事似的,跟着我明白为了什么”,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顽强坚守,赞扬了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艺术工作者对艺术追求的坚守,凸显了对文艺工作者美好品格赞美的主题。

4.①“我”是事件的参与者,随着“我”的所见所闻,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②小说故事由“我”来讲述,叙述内容更真实可信;③以“我”的视角叙述,能更真实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傲岸不屈的老沈,使执着艺术追求的老沈形象更加真实丰满;④突出主题:以“我”的视角叙述,表达了在那个风云变化的时代艺术工作者对艺术追求的坚守,凸显了对文艺工作者美好品格赞美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由“老沈落好墨,换一支洁净的大羊毫笔,从洋红碗儿里蘸了浓浓的颜色,在梅树枝头点朵花儿,补上蕊。花丰蕊饱,艳丽如洗,光颜夺目。于是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得出第一点,属于内容方面的理解,概括了老沈绘画的主要内容。

由“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得出第二点,属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通过题目“斗寒图”告诉我们这株老梅就是傲岸不屈的老沈的化身;“我”劝老沈把画从画展撤回来,而他坚决不允许,更真实地反映出老沈傲岸不屈的性格,题目中“斗寒”具有象征比喻意义,不仅体现于寒梅的斗霜傲雪,更表现了老沈的顽强不屈、坚守高洁、无畏无惧。

在主旨上,以“我”的视角,写“斗寒图”,表现了以老沈为代表的艺术家的风骨,“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然而老沈却用“斗寒图”表达了他的不屈与坚守,在范瑛劝他把画撤回来时他说“不!” “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甭理他!”赞扬了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艺术工作者对艺术追求的坚守,凸显了对文艺工作者美好品格赞美的主题。得出第三点,属于中心思想方面的作用,寄予了作者对艺术工作者桀骜不顺,刚直不屈精神的礼赞。

【对点练习】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衣

聂鑫森

农历的六月初六,民间称之为晒书节。

江南悠长的梅雨季节早已过去,到了晒书节这一天,读书人把书拿出来晒,去霉祛湿,书香满院。晒书节晒的当然不仅是书,还有被褥、衣服及其他该晒的什物。在古城湘潭,家家都遵循古俗,格外珍惜这一天的阳光。

今天是星期日,来加班的高声,正孤零零地坐在办公室里发呆发愁。高声是个优秀的小生,自从当上团长,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京剧团红火起来。现在京剧团真是凄惨,只有几出让人看厌了的戏,经济效益差,人心也散了。几个月前,他请编剧,将老本子《西厢记》改写成青春版的《红娘》,人物不变,名段不变,力图在音乐、服装、道具上符合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戏排好了,专家都赞不绝口,只对戏衣特意交代,要重新设计,既要古典,又要时新,要让人眼睛发亮。弄好了,争取一炮走红。

说得简单,钱呢?光戏衣就要十几万,文化局没资金,拉赞助没门路。“怎么办啊!”

就在他连连叹气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是寇晓丹打来的。

“小高啊,我快退休了。今天想请你、演红娘的文雯,还有操琴司鼓的几个乐手,十点钟,带上乐器到我家来一趟好吗?”

“好……吧。”

他不能不重视这件事,谁都有退休的这一天啊。可为什么还要演员、乐手带乐器去呢?

寇晓丹是团里的检箱人。京剧后台设有大衣、二衣、三衣(靴包)、套帽、旗把五个“箱口”,演员需要什么东西,由检箱人拿给他们并帮助束装;演出完毕,再由检箱人分类清点入箱。寇晓丹把这些烦琐的事,做得认真细致,从不出乱。平时她满脸微笑,话语轻柔,再傲气的名角也对她尊重三分。她原是花旦,眼看着大红大紫时,一场大病让她倒了嗓。不能成角儿了,她就当起检箱人。一辈子没结婚,孑然一身,一干就干了三十年。

准十点,这一群人都站在小巷中这个庭院的门外了。高声正要敲门,院门忽地开了。

寇晓丹笑吟吟地拱了拱手,说:“惊动各位的大驾了,请进!”

一进门,所有的人都惊得敛声屏气,眼都直了。

院里立着好几个高高的木架,木架上横搁着长长的竹竿,竹竿上晾晒着五彩斑斓的戏衣,蟒、靠、帔、褶,竟有两三百件。戏衣“上五色”的黄、红、绿、白、黑,“下五色”的紫、蓝、粉红、湖色、古铜色,交相辉映,炫人眼目。

文雯惊叫起来:“寇老师,您居然收藏这么多戏衣,今天晒霉,您是让我们来开开眼?”寇晓丹矜持地一笑,说:“大家请坐,让大家来是请大家吃个饭。”

高声说:“您要退休了,应该团里请客,怎么还让您破费?”

“团里困难哩,由我做东吧。新排的戏多好,可惜没钱置办戏衣。这些戏衣,大部分是我那铁杆戏迷的爹收藏又传给我的,其余的是我自个儿置办的。可惜式样老套,青春版的《红娘》用不上,要不,我都捐给团里。”

院子正中的大树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大家谦让着围桌而坐,默然无语。

文雯的眼圈忽地红了。“我都想改行了。有模特队找我加盟,可我不甘心啊!”

高声坚定地说:“这个戏一定要演下去。家里还有几万存款,再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十万……”

寇晓丹连连摇头,说:“不行!戏衣的钱,我有办法了。”

大家都直瞪瞪地看着她。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晒这些戏衣了。我爹收藏戏衣,是因为他太爱京戏了。我呢,不能上台唱戏啦,看着戏衣算是我最大的安慰。京戏是我的命根子啊!”

说着说着,她眼泪也出来了,连忙揩去。

“团里缺钱,我不能袖手旁观。这些戏衣,我卖给外地的一个收藏家了,二十万,全捐给团里。约定明日在这里钱、货两清。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高声说:“这怎么行?就算团里借的吧。”

“不!若是借给团里,你们有了压力,戏还怎么能演好?是捐给团里!我一个老婆子,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文雯嘤嘤地哭了起来。寇晓丹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柔声说:“小文,别哭!我还有件事拜托你们哩。我要退休啦,这么多年,就没当着人唱过戏,今天劳烦大家陪我彩唱《红娘》中的几段,再让我过过戏瘾,好吗?”

“好!好!”

“那我们化妆、穿戏衣去”……

锣鼓声、京胡声响了起来。晾晒戏衣的庭院成了舞台和布景。年过五十的寇晓丹,此刻成了风情万种的崔莺莺。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片叫“好”声。原来巷里的老少爷们,被锣鼓的声响引来一起听戏。高声忙把人都请进院来。今天寇晓丹,正正经经地面对众人唱一回戏……

青春版的《红娘》,轰轰烈烈地上演了,红了大半边天。

退休了的寇晓丹,早就搬出了那个世居的庭院,悄悄地住在城郊两小间简陋的平房里。

一天,文雯哭着跑到办公室,“高团长——寇老师没卖戏衣,卖的是那个庭院。她现在的住房是租的!”

高声沉默了一会,朗声道:“我们都像她一样,这京戏不兴旺才怪!”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衣”是京剧的文化符号,用它做小说的标题,既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对象,又寄托了京剧人的情感,同时也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B.文章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寇晓丹的经历,展现了她对京剧事业的热爱,也为后文她卖房捐钱给京剧团解困做铺垫。

C.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团长高声的形象,他既推动情节的发展,也衬托寇晓丹的美好形象。

D.《红娘》的演出经费不足,折射出当下京剧的困境。在众人协力下《红娘》最终成功上演,寄予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的期盼。

2.文雯作为年轻一代京剧演员,在文中着墨不多,却别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雯在文中的作用。

3.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是小说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中对华美炫丽的戏衣的描摹,看似闲笔,实则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巧妙的安排,请简析作者安排这处闲笔的意图。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主角(节选)

陈彦

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画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把腹部朝下拉,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他脸上,过去是紧绷油光水滑的,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所以在化妆时他不那么不满意自己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唱慧娘来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深深记着师父。

在一声长长的叹息声中,她师父终于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服,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110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父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但他一直控制得很好。她知道,他是要把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那36口“连珠火”上的。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

终于师傅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36口“连珠火”。师父依旧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

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剧团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

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

“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

“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都不走,在下面喊呢。”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

(《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这是苟老师在默默地对角色进行内心体验,体现出他的敬业精神。

B.苟老师表演的三十六口“连珠火”,“天地寂静,红梅绽开”,这是演出的高潮,也是他艺术生命的极致绽放,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C.小说最后写苟老师在奄奄一息时示意青娥附耳过来,轻声告诉她吹火的松香的配方比例,这一举动透露了老一代艺人艺不轻传的特点。

D.小说以小见大,以秦腔艺人的际遇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

2.演出结束,苟老师的生命也随之谢幕。从全文来看,哪些情节为此结局做了铺垫或者暗示?请简要分析。

3.《主角》一书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有人评价说其“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请从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角度分析节选部分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答案】

一、1.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C.“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错误,文章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故选C。

2.①衬托主要人物。文雯犹豫要不要改行,从侧面衬托出寇晓丹为了拍戏宁愿把父亲和自己最珍爱的戏衣都卖了,突出她为弘扬传统文化无私奉献的执着形象。②引出故事结局。借由她“哭着跑到办公室”说出了寇晓丹宁可卖掉世居的庭院帮剧组渡过难关的真相,把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③揭示小说的主题。青年演员文雯的处境和经历,既折射出传统京剧艺术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又揭示了京剧艺人献身京剧事业、弘扬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①人物形象上,由“文雯的眼圈忽地红了。‘我都想改行了。有模特队找我加盟,可我不甘心啊!’”可知,文雯由于剧团不景气,想要改行;由“京戏是我的命根子啊”“寇老师没卖戏衣,卖的是那个庭院。她现在的住房是租的”可知,寇晓丹将京戏视作自己的命根子,为了京戏不惜卖掉了庭院。因此文雯的想改行衬托了寇晓丹为弘扬传统文化无私奉献的执着形象。②情节上,“一天,文雯哭着跑到办公室,‘高团长——寇老师没卖戏衣,卖的是那个庭院。她现在的住房是租的!’”将小说前后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说明了二十万的真正来源,说出了寇晓丹宁可卖掉世居的庭院帮剧组渡过难关的真相。③主旨上,文雯由于剧团不景气,想要改行,折射出折射出传统京剧艺术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可我不甘心啊”又写出京剧艺人献身京剧事业、弘扬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3.①内容上丰富叙事。将传统艺术融入叙事之中,增加故事意趣。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与开头“晒书”相呼应,并为下文寇晓丹声称卖衣拍戏做铺垫,使故事衔接自然,顺理成章。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满院子五彩斑斓的戏衣,蕴含着传统国粹的无穷魅力,烘托寇晓丹对传统国粹的珍爱与守护。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写作意图和段落作用的能力。①内容上,“竹竿上晾晒着五彩斑斓的戏衣,蟒、靠、帔、褶,竟有两三百件。戏衣‘上五色’的黄、红、绿、白、黑,‘下五色’的紫、蓝、粉红、湖色、古铜色,交相辉映,炫人眼目”描写了戏衣的不同种类和颜色,让读者了解了京戏戏衣这样的传统艺术,增加故事意趣。②结构上,小说开头写“晒书节晒的当然不仅是书,还有被褥、衣服及其他该晒的什物”,与此处晒“戏衣”前后呼应,为下文写“这些戏衣,我卖给外地的一个收藏家了,二十万,全捐给团里”做铺垫。③环境和人物上,满院子五彩斑斓的戏衣,种类繁多,色彩鲜艳,蕴含着传统国粹的无穷魅力;寇晓丹和她的父亲收藏戏衣,卖了院子也不舍得卖戏衣,写出了她对传统国粹的珍爱与守护。

二、1.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以秦腔艺人的际遇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错误。“际遇”在文本中体现不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属于过度解读,“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在文本中无体现。故选D。

2.①年近花甲,过大的训练量、过度地节食、甚至吃大黄以瘦腰身,使得身体严重受损。②做“卧鱼”动作未达到日常标准,且卧下去时双腿“散了架”,体力严重透支。③演出前特别要求徒弟仔细看他演出的细节,并把看家本领传给徒弟,意味着他预知自己命不久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的能力。本文“苟老师的死”这个结局,其实在前文做了几处铺垫。

结合“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把腹部朝下拉,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他脸上,过去是紧绷油光水滑的,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可知,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过大的训练量、过度的节食,甚至不惜吃大黄拉肚子减腰身,损害了苟老师的健康。

结合“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110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可知,苟老师做“卧鱼”动作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数到110时他就全卧下去了,并且双腿是散了架的,说明他已经体力不支。

结合“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可知,把看家本领传给徒弟,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暗示这有可能是最后一场演出,意味着他预知自己命不久矣。

3.①从苟老师的角度分析:苟老师代表了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表演群体(中坚力量)。为在观众面前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还为演出竭尽全力,耗尽力气向徒弟传授看家本领。②从易青城的角度分析: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认真学习苟老师的表演技巧,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③从观众的角度分析:观众对苟老师的喜爱始终如一,这说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观众在苟老师年轻时非常欣赏他的表演,在苟老师年老时依旧非常欣赏他的表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艺术特色和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中的茂盛、结实和坚韧的含义,即艺人在传统技艺的表演中精益求精、肯付出的精神特点和技艺传承中薪火相传、枝繁叶茂的状态以及传统艺术群众基础坚实。

从苟老师的角度分析,“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对于一个老艺术家来说,他为在观众面前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为演出竭尽全力;“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可见,为了演出精彩和传授技艺,他能耗尽力气。从人物对主旨的作用看,他是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表演群体的代表性人物。

从易青娥的角度分析,作品以易青娥的视角,观察了老师的演出,“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可见在传统艺术传承中,她是一位继承者,她认真学习苟老师的表演技巧,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这也预示着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

从观众的角度分析,“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可见观众在苟师傅年轻的时候就热情追捧;根据“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可见,即使苟师傅年老了,观众对他和他的表演仍然热情不减。从观众的这种坚持来看,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