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三大真相(对孩子沉迷游戏)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吁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成为两会热议话题。
央视频紧追社会热点,关注百姓关切,聚焦未成年游戏世界,28日、30日连续发起两场直播,主题分别为:“你并不知道孩子的游戏世界里有什么”“沉迷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会造成哪些危害”。希望通过这两场直播的主题设计,让家长对孩子沉迷的游戏世界从“了解有什么”到“理解为什么”。直播中还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央视新闻评论员岳屾山、北京儿童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黄峥等多方专家学者,对未成年沉迷游戏的危害,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度揭露与解答,为家长提供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你真的知道孩子的游戏世界里有什么吗?
△28日,朱委员在央视频直播间再次呼吁“建立网络分级制度”,并对提案的3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朱永新委员“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提案一经提出,引发了大量家长的关注与支持,很多家长表示他们对孩子沉迷游戏“不知所措”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由于缺乏沟通与陪伴,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沉迷的游戏世界里有什么?
他们不知道孩子沉迷的游戏里
可能有这样的画面
或者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统计显示有超过80%的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60.8%的少年儿童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间超过30分钟。因网络游戏时间不限、内容分级不细等原因,60%以上的未成年网游玩家视力下降,30%以上的未成年人在网游中接触到暴力、赌博、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因不良信息的毒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增加。
在28日的直播中,央视频邀请了多方专家为家长梳理了近期热爆全网的多款游戏中的不良信息,提供了一份游戏世界少儿不宜的“负面清单”。
沉迷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会造成哪些危害?央视频希望通过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沉迷的游戏世界里究竟有什么,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沉迷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会造成哪些伤害。在30日的直播中,央视频邀请了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黄峥带家长们一起探讨沉迷游戏的危害。
在直播中,专家指出游戏成瘾对未成年人造成的身心健康危害是多方面的:
▶ 孩子接触暴力性画面后,会学会攻击他人;
▶ 孩子在沉迷游戏中会消耗有限的专注力和自控力;
▶ 超出现实的刺激,会建立虚幻的满足感,降低孩子在现实生活的欲望,让玩家逃避现实;
▶ 游戏翻盘重来、死而复生的设定,会影响未成年人生命观;
▶ 长时间用眼会影响未成年人视力发育;
▶ 3D游戏眩晕症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的神经中枢等。......
△少年沉迷游戏要跳楼,消防员空中速降拉回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在“游戏世界”?
许多老师、家长困惑为什么孩子总是沉迷游戏,许多孩子想脱离游戏,却发现自己有心无力。直播中,央视频从心理角度切入,邀请心理咨询师等心理专家揭秘游戏的成瘾机制:
△《游戏氪金背后折射出的心理问题》(央视频号:新热星球)
- 日常打卡激励玩家
游戏经常会设置日常任务,通过无穷无尽的任务循环,引导玩家每日“打卡”,形成固化的行为模式,进入兴奋而充实,张弛交替而又不脱离心流通道(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达到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的节奏。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周围的玩家,每天无论多晚,都心心念念想着完成“每日任务”。
- 关键关卡提高难度
游戏设计中会故意在关键局设置高难度,超过玩家能力范围,阻碍玩家通过,诱导玩家氪金提升能力等级。正是这样的设计,导致玩家急于在游戏中升级通关,而未成年人自控力相对更弱,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诸如“15岁少年玩手游一个月刷掉家里近三万”“9岁女孩17天充值两万余元”这样的新闻。
- 社交关系捆绑
许多游戏会捆绑社交关系,玩家在其中可以和朋友组队,可以拜师收徒,也可以在游戏中和别人建立情侣、闺蜜、好基友、死党等关系。 有玩家说 “游戏中他为你打个蓝,不亚于一次烛光晚餐”。当卸载一款游戏,意味着清除游戏中的社交关系时,从众心理会让玩家欲罢不能。
如何帮助孩子“防沉迷”?专家这样建议!- 家长陪伴是第一要素
专家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更关键的因素在于家庭,因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的第一场所都在家庭中。在直播中,央视新闻评论员岳屾山从法律角度谈如何正确陪伴孩子玩游戏,帮助孩子选择适宜的网络游戏,把网络游戏作为亲子沟通的重要话题和亲子共娱的重要活动,有利于帮助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形成和谐有爱的亲子关系。
△央视新闻评论员岳屾山从法律角度谈如何正确陪伴孩子玩游戏
保护未成年人,游戏方应当站好第一道岗,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从观念上重视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游戏公司近期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开展整改。专家提出,对于游戏开放者,其责任不仅仅是游戏实名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充值限制等来自外部压力之下的整改,更重要的是,需要改变观念,在游戏设计中全方位预防未成年人接触不当三观、不宜画面、在游戏中接触危险陌生人,从最开始处防微杜渐。
针对一些游戏在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中标注“不负任何责任”“无义务”“不保证”“青少年用户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规避义务、转嫁责任的情况,直播中法律专家现场解答了这些条款的合法性,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警惕:
▶ 一款游戏在安卓应用商店的下载要求年龄是18 ,在苹果应用商店却只需要12 ,需要仔细辨认游戏适合的孩子年龄段。
▶ 一些“邪典游戏”以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包装成为血腥暴力或软色情内容,扭曲未成年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即使冠以卡通人物造型,也需要家长审慎分辨。
直播中,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央视新闻评论员岳屾山、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以及多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心理治疗师、⼼理咨询师、小学老师等嘉宾,分别从政策规范、舆论引导、心理知识、行为科学、幼儿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游戏中对未成年人可能存在的风险与伤害,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关注未成年人的游戏世界,揭露网络游戏中潜藏的风险与伤害,是对社会各界关切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及时回应,也是对家长和孩子的成长护航。
家长面对孩子沉迷游戏不知所措,央视频希望通过系列直播,先从解决家长的“无知”开始,再为家长提供合理的措施与对策。
我们相信,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守护好未成年人的心灵净土,早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纯洁美好的游戏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