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大型交响音乐会(交响乐之父海顿诞辰290周年)

天目新闻记者 郭婧 通讯员 张月琴 杨思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久违的大型交响音乐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久违的大型交响音乐会(交响乐之父海顿诞辰290周年)

久违的大型交响音乐会

天目新闻记者 郭婧 通讯员 张月琴 杨思璇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他也是莫扎特的老师。今年是海顿诞辰290周年,《致敬:纪念海顿诞辰290周年音乐会》将于9月24日在杭州大剧院上演。

届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号),以及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D大调第104号交响曲“伦敦”,将由青年指挥家俞极与杭州爱乐乐团共同为观众呈现。小提琴家王之炅将在音乐会上半场担任小提琴独奏。

1877年至1878年连续两个夏天,勃拉姆斯都在奥地利南部山清水秀的珀查赫小镇度过。淳朴的乡民、宜人的风景令勃拉姆斯才思泉涌,他将充沛的情绪挥洒于D大调第二交响曲(于1877年完成)中,这部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首次公演便大受欢迎,于是作曲家次年又来到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小村落,在此完成了他人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1879年,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上首演,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作曲家的好朋友、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担任独奏。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当时便评论称:“这部协奏曲可能是继贝多芬和门德尔松之后最重要的作品。”

时间证明了汉斯力克的预言,这部作品成为了勃拉姆斯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勃拉姆斯成功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起来,他在曲式上做出的许多大胆创新,令其作品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与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在拥有丰富音乐表现力的音乐家王之炅的琴弓下,观众们能够更沉浸式地感受这部杰出的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会下半场将演绎D大调第104号交响曲。这部作品是海顿访问伦敦时,为音乐会经纪人所罗门所做的十二部交响乐中的最后一部。该作品在19世纪被命名为“伦敦”,是海顿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也是他为自己漫长的交响乐创作生涯所作的一个出色总结。

9月24日晚,观众们可以透过音乐尽情感受与海顿、勃拉姆斯的“灵魂”碰撞。

(来源:天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