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谈姨夫刚开始不愿意拍(我推荐海清)

海清谈姨夫刚开始不愿意拍(我推荐海清)(1)

有人说,母亲是自己生命中最真最诚的天使;也有人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亲,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赐予了我们整个世界。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作为明星们的妈妈,或许对这一点的体会尤为深刻。当自己的子女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成为令众人瞩目的焦点时,站在背后的她们,曾经有过怎样的付出?这一期,让我们走近明星背后的妈妈们。

海清:严厉妈妈管教出“国民媳妇”

海清谈姨夫刚开始不愿意拍(我推荐海清)(2)

今年3月8日,在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上,海清荣获最具价值女演员奖。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荧屏形象让海清的人气扶摇直上。

海清的母亲是南京著名的大家族甘氏的后人,南京有名的甘氏故居被称为“九十九间半”。甘熙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海清的外公是南京的名画家,母亲可谓名门之后。

甘氏家规非常严格,小时候淘气的海清没少受严厉妈妈的管教。从小琴棋书画必修,还学过二胡、小提琴、手风琴,学唱过昆曲、录过歌。知道了这些背景,再听说她喜欢科学,研究天文地理,就都不奇怪了。

海清7岁时便出演电视剧,12岁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舞蹈,17岁从江苏省戏剧学校走进省歌舞剧院,1997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出演《玉观音》正式出道。

海清坦言,妈妈热爱知识的“身教”多于“言教”。“有一点印象很深,上学的时候我妈妈还在考英文,那时候,妈妈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她在补考大学文凭。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我记得那时候我在一边学习,我妈就在另一边学习。”

问及成长的记忆,海清回忆说:“记得我小时候,从我选择跳舞到去上大学读表演,妈妈都不是特别的赞成。因为我学习成绩还不错,母亲的家族比较大,他们希望孩子读大学。所以我去学跳舞,妈妈当初是不太支持,就把我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了。害得我每天放学去信箱那儿等录取通知书。有一天,南京阴雨绵绵,我打着伞,看见邮递员,就问有605的信吗?当时我家是住605号。他说没有。那是录取的最后一天了,我记得特别清楚,回去我就哭,哭得特别伤心。后来过了报到时间一周,有一天我在家里翻书,在书里翻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我很生气,就去和妈妈理论,妈妈也没怎么说话。后来我就给外婆打电话。当时外婆在美国,外婆给妈妈写信,建议她可以给我提供多种选择,如果我真的很喜欢跳舞,还是要支持。最后妈妈就尊重我的选择,让我去学舞蹈了。”

后来海清出演电视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2010年主演《媳妇的美好时代》,被称为“国民媳妇”,并获得第8届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女演员奖、第25届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第28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2011年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此外,她从支援灾区的女艺人到世博会倡导低碳环保,再从担任乳腺癌救助大使、关爱女性健康,到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海清以自身的影响力积极地做着慈善的表率。

孙红雷:母亲教他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卑

海清谈姨夫刚开始不愿意拍(我推荐海清)(3)

1970年,孙红雷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一名工人,家中有三兄弟,孙红雷是老小,小名三郎。

父母微薄的收入不够支撑这么一大家子人,生活拮据。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

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这以后,孙红雷开始变得孤僻、沉默。

然而有一天,孙红雷放学回来,走到二楼楼梯口时,看到母亲正背对着他站在走廊里。他刚想开口叫时,她却突然提起脚步向一户人家走去。

“请问,家里有人吗?”孙红雷听到母亲讷讷的声音,几秒钟后那家的门“嘎吱”开了,却很快又“哐当”一声关上了,伴随着没好气的一声:“又来借钱?我们哪有钱哪,自个儿也是泥菩萨过河!”孙红雷鼻子一阵发酸……

“走,妈,今天我和您一起去捡破烂。”一个周末,13岁的孙红雷主动牵起了母亲的手。

那天,母子俩直到天色发黑才回家。第一次随母亲外出做事,孙红雷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为了捡一个漂在臭水沟里的塑料瓶子,母亲不惜脱了鞋蹚进发黑的脏水里;在一家书店前见到几张破牛皮纸,他刚捡起来就被老板呵斥:“滚,叫花子。”

然而,母亲却对此种种习以为常,脸上始终保持着淡然的快乐的微笑。中午,当母子俩坐在河堤边的石头上休息时,母亲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橙子,剥开,反复挤压几下,然后掏出一面小镜子,对着它把那些橙汁一点点细致地涂在脸上,看着儿子诧异的眼神,她一边涂一边笑道:“橙汁可以美容呢。人家看不起我们不要紧,但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快乐……”

“妈……”那一刻孙红雷震惊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瘦小、不起眼的母亲。

1995年5月,孙红雷来到北京报考中戏。700多人参加考试,孙红雷成了唯一的幸运儿。得知喜讯,母亲专门来北京看望儿子。同学们吵着要老人家请客,她高兴地答应了,将孩子们带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这些孩子的家境都比较好,点了不少菜,结果七个人一顿饭竟吃掉了800多元。母亲临走时,孙红雷发现母亲买的居然是站票。“这么远的路,您省这点钱干吗?”孙红雷急了。母亲说:“三郎,实话给你说,妈没钱了。”

“对不起,妈。”孙红雷哽咽了。

2004年,孙红雷把父母接到北京,将一把钥匙放到了母亲手心:“妈,这套房子就算我送给妈的礼物。”母亲像孩子般咧开嘴笑了,笑得那么沉醉……这是一个母亲最幸福的时刻。

然而,一生操劳的母亲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2008年2月23日,母亲在孙红雷怀里永远地睡着了。那天,孙红雷会意地拿过一只橙子,轻轻剥开,然后一点点地把橙汁抹到母亲苍白的脸上。

不要哭,要快乐,要坚强;要像母亲一样,即使在最卑微困苦最悲伤的境地,也能笑着将橙汁涂在脸上,如同用希望映照着生活……这是母亲最后的嘱咐,也是她一生做人的信条。

如今,当孙红雷终于站到人生的顶峰,他母亲却来不及分享他的荣光与骄傲,无声无息地撒手人寰。站在事业之巅缅怀母亲,孙红雷深情地说:“母亲没有走,她永远住在我最柔软的心底……”

黄晓明:妈妈的爱是陪伴和不打扰

海清谈姨夫刚开始不愿意拍(我推荐海清)(4)

眼下,传奇史诗大片《大唐玄奘》正在热映,主演黄晓明称:“玄奘于我是一场修行。”这位外形帅气、线条硬朗、眼神坚毅,极具专业精神的演员,无论对待哪一部作品,他都站在挑战自我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生活中,他为人真诚善良,身体力行做慈善回馈社会,为别人带去阳光和正能量。然而, 也许你还不知道,黄晓明还是一个大孝子。

黄晓明出生在青岛市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一家企业的干部,母子俩感情很深。即使在现在很多有黄晓明现身的场合,妈妈都会悉心陪伴左右。据妈妈透露,一开始黄晓明对出演玄奘是犹豫的,觉得不适合自己。最终,妈妈说:“你有外表平静、慈祥的一面,有心里宽容、善良的那一面,还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说服儿子,让他下定了出演的决心。

30年前,黄晓明家的生活并不宽裕,大杂院里住着二十几户人家,唯一的水管在院子里,冬天会因为温度太低被冻住放不出水来。简陋的老房子十几平方米,晓明的床是架起来的上铺。生活虽苦,但他们的家庭关系却非常和谐,黄晓明从小得到了父母无尽的爱和关怀。

妈妈是个善良、乐观、热心肠的人,喜欢把欢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总是热心地帮助周围的人。从妈妈身上黄晓明能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妈妈的行为和性格,深深影响着黄晓明,也让如今的黄晓明有了娱乐圈里的好人缘。

妈妈对黄晓明的管教是疼爱不溺爱。她不把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强加到儿子身上,只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尊重他,激发他自己的能量,让他自觉成为一个有教养、懂礼貌、有责任心的人。比如,有很多孩子在青春叛逆期会经常顶撞父母,在这一点上,黄晓明就不一样,每次都会主动先跟妈妈道歉。

妈妈从不和儿子讲大道理,只陪着他经历一些事情。这一点,可从明星真人秀节目《旋风孝子》中得到求证,我们看到在一两天内,黄晓明的厨艺进展到惊人的地步,做了让邻居也称赞的烧鸡翅、葱花饼,甚至在没有菜谱的情况下做了拔丝红薯,这些都是一个一个的经历。而孩子就是在这样一个个经历中学习、成长。家教就应该这样,要放手让孩子去经历一些事情;母亲多陪伴,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