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为什么放弃项羽(汉初三大名将中的英布)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汉高祖刘邦驾崩于长安长乐宫,终年62岁。

(注:本文涉及年龄,按照旧时习惯,均采用虚岁,下同。)

刘邦的死,与一个人密切相关。此人便是淮南王英布。因为一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叛乱,刘邦御驾亲征, 平叛中积劳成疾,回宫后伤病不起,不久后撒手人寰,西汉王朝的一个重要时代就此结束。

那么,这个英布是谁?他又为什么要谋反呢?

英布为什么放弃项羽(汉初三大名将中的英布)(1)

(《楚汉传奇》英布剧照,扮演者:胡东)

英布曾为刑徒,因违反秦律被施以黥刑(即在人脸或身体刺字,并涂上颜料),所以也被称为黥布。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英布也加入了起义军,初属项梁,后归项羽。英布乃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奇才,多年征战沙场,所向披靡,战功赫赫。项羽封十八路诸侯时,英布获封九江王,可见他战功之大,地位之高。

英布曾为项羽帐下最倚重的大将,但是,楚汉战争开始后,英布却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背楚投汉,归附了汉王刘邦。

英布为什么放弃项羽(汉初三大名将中的英布)(2)

(《楚汉传奇》刘邦和项羽剧照,扮演者:陈道明、何润东)

司马迁的《史记·黥布列传》记载,随和曾评价英布说:“夫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可见,英布对楚汉战争的结果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英布的临阵倒戈,刘邦很难打败项羽,夺取天下。

英布与韩信、彭越并列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是对大汉王朝战功最多的人。但是,英布与刘邦并未能“相亲相爱”到最后,最终,他还是反了。

对于英布谋反的原因,笔者简要分析如下,如有不当或不足,欢迎留言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英布为什么放弃项羽(汉初三大名将中的英布)(3)

(《楚汉传奇》英布剧照,扮演者:胡东)

原因一:天生反骨

前文提及,英布是个天生具有反叛精神的人,曾为刑徒,先叛项羽,后反刘邦,这都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像英布这样既有能力又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甘愿久居人下?所以,即便是项羽和刘邦这样的盖世英雄,也很难驾驭英布这匹野马。

原因二:由彼思己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被吕后诛杀于长乐宫,夷三族,罪名是意图谋反。同年,梁王彭越亦被刘邦诛杀,罪名同样是“反形已具”。但实际上,无论是韩信,还是彭越,都并无谋反之实,很明显,他们的死不过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同为“汉初三大名将”,同样手握重兵,同样功高盖主,韩信与彭越接连遇害,硕果仅存的英布自然惶惶不可终日。特别是彭越被杀后,刘邦将其剁为肉酱,赐给全国诸侯王分而食之。当淮南王英布看到“彭越牌”肉酱时,激起的不是他的食欲,而是反念。

恍惚间,英布从这肉酱中看到了自己同样悲惨的结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于是,英布开始暗中使人部署,集结军队,时刻准备着那一刻的到来。

(次原因依据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汉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英布为什么放弃项羽(汉初三大名将中的英布)(4)

(韩信之死)

原因三:逼上梁山

韩信和彭越接连遇害后,英布就已经起了反心,但他起初并没打算仓促起兵,只是无奈被“逼上梁山”。

就在英布筹谋反叛时,他的一个爱妾生病求医。中大夫贲赫为了讨好英布,特地送礼贿赂医师,请求他细心为爱妾诊治。爱妾病愈后,心中感恩,便在英布面前称赞贲赫是忠厚老实之人。不曾想,英布却因妒生疑,怀疑爱妾与贲赫有不正当关系,还要逮捕贲赫。贲赫惊恐,就跑到了长安,密告给刘邦说英布要谋反。刘邦派使臣到淮南调查,发现英布果然在做相应部署。事情因此败露,英布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仓皇起兵。

(此原因根据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侍中贲赫,乃厚餽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长安。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

英布为什么放弃项羽(汉初三大名将中的英布)(5)

(《楚汉传奇》刘邦剧照,扮演者:陈道明)

原因四:自恃必胜

当时,英布为最有实力的诸侯王之一,既有地盘,又有重兵,他决意起兵谋反,绝非以卵击石,而是有“必胜把握”。当然,只是英布自以为的“必胜把握”。

英布起兵之初,他对局势非常乐观,还曾对部将们说:“皇上老了,打不动仗了,一定不会亲自披挂上阵。我们忌惮的大将不过是韩信和彭越,但如今他们都被皇上杀了,其余的将领没什么可怕的!”

英布说得没错,当时刘邦已经年过花甲,身体每况愈下,韩信、彭越等可以与英布匹敌的大将也都死了,战局似乎确实对英布更有利。但令英布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身为九五之尊,竟然以61岁高龄御驾亲征,并最终打败了英布,平定了叛乱。

就此,韩信、彭越、英布,“汉初三大名将”均以谋反罪被杀,而且同样都是在公元前196年。

当然,刘邦也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但损兵折将,耗费甚巨,而且自此身染重病,导致了提前驾崩。

(此原因根据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故遂反。)

英布为什么放弃项羽(汉初三大名将中的英布)(6)

(《楚汉传奇》英布剧照,扮演者:胡东)

总结:

综上,英布之所以谋反,原因是多重的,既是本性使然,也是形势所逼。只能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或许就是开国功臣亘古不变的命运归宿。

那么,对于英布的谋反和功臣的结局,各位读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当危险来临,是坐以待毙还是起兵谋反呢?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吧!

参考资料:《史记·黥布列传》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