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供应商质量管理)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供应商质量管理)(1)

正如前几节所讲到的,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会包含客户质量管理CQA,设计质量管理DQA,制造质量管理MQA,以及供应商质量管理SQA(=SQM)四个组成部分。

那么SQM是如何与其他三个质量管理职能(CQA,DQA,MQA)配合实现无缝对接的呢?

供应商质量管理SQM 是公司面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的窗口。

设计质量、制造质量跟客户质量管理遇到与供应商相关的问题的时候都会由SQM 直接参与或组织沟通交流。

1. 支持新项目开发 (ESI供应商早期介入)

当公司新项目出现的时候,质量部门会跟市场部门一起收集客户的声音(VOC Voice of Customer),设计部门会根据来自市场跟VOC的输入设计相关的产品并开发相关的零部件。

很多情况下公司的设计人员对产品本身熟悉,但对于所设计的零部件的可制造性、成本等不是很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采购及供应商质量管理SQA作为窗口,架起产品设计与供应商之间的桥梁。

SQA 与设计部门 (通常表现在DFMA 或DTC) 在新项目阶段的合作,将大大降低新品的开发周期及销售成本,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供应商质量管理)(2)

2. 新供应商导入

在新供应商导入的时候,通常会组成以SQM主导的跨部门审核评估小组,设计部门、采购部门、有时候制造部也会参与,全面识别潜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系统、技术风险等,“选对”供应商,为供应商持续交付合格产品奠定基础。

3. 新零部件的开发

供应商零件开发过程中,SQM会主导供应商的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在供应商确认产品技术规范,建立FMEA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客户DFMEA(产品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这两个输入分别需要设计质量DQM 及制造质量MQM 的支持。

零件到厂进行小批量生产验证的过程中,零件在使用时的表现(在满足图纸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加工、装配等)也需要MQM及时的反馈与跟进。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供应商质量管理)(3)

4. 量产零部件的质量管控及客户投诉

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MQM会进行确认分析。

如果确认跟零部件相关,SQM则需及时介入。一旦出现零部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仍然不能使用,则需要MQM 通知DQM的人及时参与进来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而一旦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到客户处,首先应由客户质量管理CQM跟客户沟通并确认时效,通过5W1H描述清楚问题,分析根本原因,明确是制造问题,物料问题亦或设计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跨部门小组制定行动方案。

SQM 与CQM ,DQM,MQM 一样,都是质量管理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这几个职能无缝衔接,才能使企业质量管理组织平稳高效运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