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如何评价叶嘉莹(掬水月在手由神)

从1978年叶嘉莹先生申请回国执教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多个年头。

别人如何评价叶嘉莹(掬水月在手由神)(1)

《掬水月在手》的导演陈传兴(左)和叶嘉莹(右)

这40多年里,中国古典诗词和古代文化在大众领域的热度持续升温,不得不承认,叶嘉莹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叶嘉莹总是不遗余力地在各种场合推广普及诗词文化,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化身和女神般的人物。

叶嘉莹在大众领域里的这种形象时常让我想起晚年的季羡林先生,人人争相把类似“国学大师”这样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表现得万众敬仰,但又极少关心他们在学术上真正的研究贡献。叶嘉莹在南开大学的助手张静教授也有此感叹:“在大陆,尤其是近些年叶先生年岁高了以后,我们往往会觉得先生像一个‘神’,但是在温哥华,因为她的邻居、学生也都比较年长,他们可能更多的是把她当成‘人’。”

张静教授的这句话 来自《掬 水月 在手》——陈传兴导演为叶嘉莹拍摄的同名纪录片的配套图书。这本书有个副标题“镜中的叶嘉莹”,意思是以他人为镜,除了叶先生本人的自述外,其中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叶嘉莹的学生、朋友、同事讲述对她的印象和评价,涵盖了她在中国台湾、加拿大、中国大陆工作生活的各个时期。在我看来,这些回忆和记叙正好可以帮助大陆读者还原一个由“神”到“人”的叶嘉莹。

首先叶嘉莹的民族身份鲜有人知,书中席慕蓉的一篇《所谓诗教》透露了相关信息。叶嘉莹原是蒙古族后裔,本姓“叶赫那拉”,先祖为蒙古土默特部。去年,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叶嘉莹教授归国执教四十周年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同为蒙古族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就在发言中强调,他要“作为一个蒙古族的学生”,向叶先生鞠躬致谢。

席慕蓉同样是一位民族情结深厚的蒙古族人,她结识叶嘉莹后,得知老先生有寻根之愿,便拜托内蒙古的作家朋友帮忙打听,后来确定叶赫古城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的叶赫镇(原属梨树县叶赫镇)。于是,席慕蓉就陪同叶嘉莹两次前往东北寻根,一次去了叶赫古城,一次去了蒙古高原。旅行途中,她充分见识到叶先生的赤子之心,比如触景生情、口占绝句,与友人背靠背席地而坐,还要求拍照等等。

又比如,叶嘉莹在温哥华的邻居、语文教师王芳回忆说,叶嘉莹喜欢吃家里的手擀面,有一次,叶老师亲自给王芳擀面,“说着她就卷起袖子,上手开始擀,真是很像那么回事儿!那时候她八十多岁了,擀两下之后还用手抻抻,把面条给抻开。”还有一次,叶老师上课前调试音响设备,忽然发出刺耳的嚣叫,她就“哎呀”一声喊了出来,还吐了下舌头,像极了做错事的小女孩。这些生动有趣的日常细节毫无疑问展现了叶嘉莹的另一面,强调它们当然并非轻视叶先生的学术成就,只是能更好地反映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叶嘉莹的专业是古典文学研究,她最早被介绍到大陆来的学术著作应该是《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和《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从中华书局香港分局获得授权出版。1988年,《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着实影响过我。

作为一名诗歌写作者,我写诗完全是从接触到现代诗开始的,读书时始终觉得古典诗词中弥漫的那些意象和思绪距离当代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实在是过于遥远,故而很难激起共鸣。不过后来写到一定程度,我忽然发现如果有限的现代经验耗尽后,写作资源就会面临枯竭,便又折返到古典世界中寻找资源以及古今融通的可能。这时,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那本《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是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杜甫为什么要颠倒主谓宾的语序,以致给人一种语法错乱的感觉?叶嘉莹为此写了很长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叶嘉莹创作此书的背景是当时在台湾发生的关于现代诗意象晦涩、文法不通的争论,叶嘉莹通过对杜甫七言律诗演进的阐释,给新旧两派做了一个调和。

结论要而言之,就是现代派玩的那些写作技法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实早在杜甫那里就已经出现了,在叶嘉莹看来,“诗歌可以晦涩,现代诗可以用些新鲜的甚至于颠倒的句法,但是一定要真的有这种感情;不仅有真情,还在颠倒变化之中被表达得恰到好处才行。”“当日之耽溺于晦涩以自鸣现代化的人们,也借此可以窥知传统之深奥,要想违反传统、破坏传统,却要先从传统中去汲取创作的原理与原则。”

后来我参考一些杜甫诗歌的注本,尝试重新用现代汉语“翻译”了杜甫的《秋兴八首》,例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我译成:“露气如霜剑,摧伤江岸渐红的枫叶,秋天的巫峡仿佛一冢阴惨的坟茔。江水在天空奔涌、旋落,冲破灰霾的云雾,漫湿我的眼眶。”试图在古典的装置中塞进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结果这种尝试直接影响了我那一段时期的写作。

在《掬水月在手》中,很多友人也都提到叶嘉莹其实对西方现代文学很有兴趣,比如,卡夫卡的小说、斯特林堡的戏剧等等,她甚至还会去看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惊世骇俗的电影《索多玛的120天》,这与其温柔敦厚的古典文学学者形象大相径庭。不过,直到了解到这些侧面后,我才认为是真正接近了作为“人”的叶嘉莹。

(原标题:叶嘉莹 由“神”到“人”)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钱冠宇

流程编辑:u01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