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

汽车“前脸”中网的“进气隔栅”,“隔栅”2字您是怎么读的?我在直播中读成“gé-zhà”,然后呢,就有网友表示“我不专业”,因为我读错字了。这个“隔栅”应该念成“gé-shān”。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汽车自媒体的视频里,主持人都是读“gé-shān”的。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1)

好吧!我准备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要知道这2本典籍,可是公认的中国小学、中学、高中阶段的“最官方典籍”。首先是《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显示:隔栅读音为“gé-zhà”,意思是“用来分隔的铁条、木条、木桩桩或木板墙等”。如:“栅zhà栏”。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2)

而《新华字典》里对“栅”字的描述是这样的:一共3种读音:cè音(地名,在中国广东省)、shān音(专业术语:〔栅极〕多极电子管靠阴极的一个电极。〔光栅〕产生光的衍射图像的光学仪器。)、zhà音(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栅栏。栅子。)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3)

汽车中网的进气隔栅,显然就是应该念“gé-zh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汽车行业里,很多专业人士,甚至是科班出身的工程师,都管隔栅读成“gé-shān”,但我知道,他们才是错的!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4)

除了“隔栅”,还有“轮毂”

那问题来了:“轮辋”是什么?

事实上在汽车行业里,类似的怪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民间俗称“轮毂”的东西,其实真要“顶真”(严格)起来,也不该叫“轮毂”!——因为在汽车工程学术上,“真正的轮毂”其实是我们民间俗称“轴头”的东西!而且不是一个部件,而是一整个总成!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5)

包含了:刹车鼓/盘的安装面、轴心部件、轮毂轴承。——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轮毂”,那我们生活中俗称的“轮毂”(也有人俗称“钢圈”)的玩意儿,到底是个啥?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6)

事实上在大学本科阶段汽车工程学相关书籍和教材里,“轮毂钢圈”真正的学名是——轮辋!读音是“lún-wǎng”。书本上也只会写“铸钢轮辋、冲焊轮辋、铝合金轮辋”。事实上我们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能找到相关条目。(轮毂:轮子的圆柱形中心部分)。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7)

那到底是大学教科书里写错了,还是我们民间以讹传讹时间久了,最后大家干脆“将错就错”了?于是我再次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搜索“轮辋”一次,结果查到了相应的释意:(连接车轮和车轴的负责轮胎和车轴之间承受负荷的旋转组件, 别称“轮圈”)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8)

摆臂材质是“铸铁”?

那“铸钢”又是什么?

显然,到底是大学科班教科书!显然代表官方和权威的严谨教材,是不会错的!类似的事情在汽车行业里其实挺普遍的。就比如汽车悬挂的摆臂材料,网上你随便搜,几乎都满眼都是“钢板冲压、铸铁、铝合金”的描述……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9)

铸铁摆臂——你确定这么说真没问题么?事实上悬架总成件设计时是要考虑冲击韧性指标的。普通的铸铁可绝对不会被用来做摆臂的材料!事实上目前国内生产的所谓“铸铁类摆臂”,大多数实为“铸钢摆臂”!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10)

而少数摆臂会采用“球墨铸铁”材料(和铸钢相比,比较接近,各有优点)。而且都是QR400以上(如QT450或者QT500牌号)的高强度球墨铸铁(转向节(羊角)一般就是球墨铸铁)。——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讲的“铸铁”准确说是“灰铸铁”(和刹车盘一个材料),和摆臂的材质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11)

锻造车门铰链?

世界上有这么昂贵的铰链么?

再比如部分媒体讲到欧系车的车门铰链(合页),就必要脱口而出“锻造铰链”。殊不知,汽车车门铰链,放眼全球都没有任何一款用“锻造铰链”!因为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锻造生产的铰链!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12)

事实上欧系车惯用的车门铰链,是普普通通的铸铁件!——又不是性能件,谁会浪费几倍的钱去做一个门铰链?可不知道为啥,各家汽车媒体,只有少部分会准确说出那玩意儿是“铸铁铰链”,跟风使用“锻造铰链”这个词的占到多数。

汽车文化知识和历史(你确定你有文化)(13)

有时候真觉得挺奇怪的,也想不通。明明正确的说法和描述,市面上却没人讲;市面上大家都在说的,却又不正确。反正我是没能理解这个现象,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果您知道,可以文章底下留言告诉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