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历史红色人物事迹(隐蔽战线谱写壮丽凯歌)

2018-11-04 09:2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历史红色人物事迹(隐蔽战线谱写壮丽凯歌)(1)

网络图片

编者按:海水聚潮撼钱塘,江浙英雄从此出。浙江革命史,是一部浴血奋战史。为信仰献身的革命先驱们,有的驰骋疆场、勇猛杀敌、为国捐躯;有的在隐蔽战线上出生入死、坚贞不屈、血洒刑场。如火如荼的岁月,浙江籍隐蔽战线的无名英杰始终穿行在生命与死亡的峡谷之间。他们毁家纾难,深入虎穴,智斗群魔,舍生取义,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如今,硝烟虽已远去,但看不见的斗争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值我省启动《反间谍法》宣传周活动之际,本端推出7位浙江籍隐蔽战线英杰的事迹,以此纪念所有无名英杰。

战斗在敌人的心脏

——记“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

1896年秋,“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钱壮飞出生在浙江湖州城内观风巷。他自幼聪明伶俐,6岁即进洋学堂读书,12岁考入湖州府中学堂,17岁考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在同窗女友张振华的资助下完成学业,最终与之结为夫妻。

毕业后,钱壮飞夫妇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利用医生身份,到党的地下机关和有关同志住处“出诊”,秘密传递情报。

1927年大革命失败,钱壮飞因党员身份暴露,被迫离京抵沪。1928年9月,他考入国民党政府无线电训练班,并很快取得了后来国民党中统特务头子之一徐恩曾的信任,成为徐的私人秘书,备受徐的赏识。

当时,钱壮飞与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李克农、天津“长城新闻社”的胡底组成了一个党小组,共同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获取了国民党反动集团大量重要情报,被誉为我党隐蔽战线史上著名的“龙潭三杰”。

1929年12月下旬,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蓬勃发展,引起国民党强烈不安,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建立党务调查科,徐恩曾为调查科主任,钱壮飞任机要秘书,负责处理文电和情报。

1931年4月25日的一个夜晚,钱壮飞接连收到6封发给徐恩曾的特急电报,写有“徐恩曾亲译”字样。钱壮飞意识到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大事,逐一破译了这些密电。果然,电报说:中共党员顾顺章被捕,并已自首,将用轮船解送南京,如顺利,3天之内可将中共中央机关全部肃清……

钱壮飞记下内容,并将原电封好。次日清晨,他亲自把情报传递给党中央,又给天津的胡底发出“潮重病速返”的警示电文。

由于顾顺章叛变前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的具体工作负责人,形势异常紧急。在这紧要关头,周恩来立即将顾顺章所知的一切线索切断。党中央机关当晚全部隐蔽起来。

事实证明,钱壮飞的情报是正确而及时的,周恩来采取的对策是果断迅捷的。敌人企图将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一网打尽的阴谋彻底破产了,党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在顾顺章叛变事件中幸免于难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有:周恩来、瞿秋白、王明、博古、邓颖超、邓小平、陈云、陈赓、聂荣臻、叶剑英、李维汉……周恩来曾多次满怀深情地回忆说: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

1934年10月长征途中第二次渡乌江时,钱壮飞壮烈牺牲,但他为党为人民所建立的不朽功绩永留人间。

悠悠水乡的淡淡菱角花

——记为中共“一大”承担秘密保卫工作的王会悟

1898年,王会悟出生在乌镇一户读书人家。12岁那年,她考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但父亲突然去世,她被迫辍学回乡,接替父亲私塾的教学工作,分担家庭重任。她把新思想、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宣传妇女解放的新观念,将私塾办成了县里第一所女子小学。

1918年,王会悟考入湖州教会学校,开始频繁接触新的革命思想和文化观念,《新青年》对她影响很大。她曾给陈独秀写信,拥护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回信夸她“胆子大”,还勉励她“多读书”。

1919年,为了寻求妇女独立解放的途径,王会悟来到上海。经上海学联介绍,她到上海女界联合会做文秘工作。其间,王会悟认识了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青年李达,二人结为夫妻。

婚后,李达经常写文针砭时弊,王会悟就帮他誊抄。有一天,李达对王会悟说:“现代中国首要的事情是要组织共产党,这样才能真正搞起革命来。”

1921年6月的一天,李达告诉王会悟,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了上海,并且已经决定在上海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全国代表大会。

李达把安排各地代表来沪食宿、选择开会地点及安全警戒工作交给王会悟。几经考虑和察看,王会悟将代表的住宿地定在了法租界内的博文女校,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旅行团的名义租借了三间教室。会址选定在法租界望志路(今兴业路)好友李汉俊的胞兄李书城的家里。

7月30日晚进行第六次会议时,王会悟警觉地发现了一名陌生男子,马上将情况报给了开会的代表。会议立刻中止并转移。果然,15分钟后,两辆警车和十来个密探包围了李公馆。

当晚,另觅会场成为了当务之急。王会悟提议去嘉兴南湖。她曾在嘉兴女子师范念书,对那里的情况很熟悉,经她分析,董必武、何叔衡等代表都赞成王会悟的建议,“一大”转移会址就这样定了下来。

8月初,中共“一大”被迫中断几天后,又在嘉兴南湖继续召开了。为了确保会议安全,王会悟扮成歌女,坐在船头放哨巡视。

1922年,中共“二大”在李达与王会悟位于上海南成路辅德里的家中召开。此后不久,李达与王会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白色恐怖下,李达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王会悟始终陪伴在他身边。

1993年,95岁的王会悟病逝于北京,一生未任任何要职。

王会悟,这位江南水乡走出的女子,犹如她家乡南湖之菱。菱花秀美但不张扬,菱花般的女性,自有一份从容与淡定,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追随着信仰,一生不变。

“红色卫士”的传奇人生

——记原中央特科红色保卫队成员连德生

1893年,连德生出生在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父亲去世,连德生幼年就随母亲到上海谋生。他曾在小商店当过学徒,后又做售票员。

1925年,32岁的连德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同年,他作为英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运动领导人,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

蒋介石“四·一二”叛变革命后,党组织将连德生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8年,连德生调入中央军委特科工作,担任中央特科红色保卫队行动队副队长。

当时,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驻沪特派员杨登瀛,是我党的秘密情报人员。连德生担任他的保镖,不仅负责杨登瀛的安全,还为他传递情报。同时,连德生利用自己保镖的特殊身份,暗中保护了不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1929年8月24日,正在开会的彭湃、杨殷、颜昌颐等共产党人被围捕。事后,连德生打听到告密者是叛徒白鑫,立即向党中央通报了这一信息。党中央当即开始对白鑫实施侦察。

11月11日下午,经过多天的蹲点守候,连德生终于等到叛徒白鑫出门,将白鑫就地正法。次年9月,连德生又送出了叛徒黄第洪泄密的情报,使周恩来等人化险为夷。

193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连德生被迫离开上海,改名连德胜,转移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交通科科长、中央军区司令部交通科科长,留守中央苏区坚持斗争。

1935年3月4日,连德生等人突围到达信丰、大庾境内的马岭附近时,遭到五倍于红军的国民党粤军余汉谋部的阻击。3月6日,又被粤军余汉谋部之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重重包围,连德生不幸受伤被俘。

敌人为了从他口里捞到党和政府的机密,对他用尽了手段。连德生毅然写道:“我之加入共产党,一切服从党支配。”

1935年3月21日,大庾县城阴风惨惨。面对死亡,连德生不停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年仅42岁。

2010年,在万般努力下,连德生同志的后人被找到了。2011年3月,连德生烈士墓建造完毕,并以庄严的揭碑仪式告慰英灵。

永不消逝的电波

——记李白烈士的革命伴侣、地下党员裘慧英

2011年4月,《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英雄李侠的原型李白的儿子李恒胜,为浙江省国家安全干警作了一场“隐蔽战线光荣传统”报告会。李恒胜的母亲,是李白烈士的革命伴侣,隐蔽战线的一名杰出女性,浙江籍地下党员裘慧英同志。

裘慧英,又名裘兰芬、周宝琴,1917年出生于浙江嵊县一个农民家庭。

1929年,不满12岁的裘慧英来到上海谋生,辗转在几个绸厂做工。在进步力量的影响下,裘慧英发动绸厂的工人一起参加由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救国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李白工作的地下电台周围环境不断恶化,党组织决定派一名女同志,与李白假扮夫妻,掩护李白工作,当时21岁的裘慧英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李白的工作室设在灶间,只要一戴上耳机开始工作,李白和裘慧英就全神贯注。炎炎盛夏,灶间里热得像蒸笼,李白和裘慧英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但是他们坚持不开窗,坚守在岗位上;数九寒冬,在机器旁边通宵达旦地工作,常常冻得全身发麻,却还是丝毫不懈怠。

一年的朝夕相处后,他们发现已经离不开彼此,于是经过党组织批准,两人正式结成风雨同舟的革命伴侣。

没想到,1942年中秋前夕,一群日本宪兵突然包围了他们的住宅,搜出了电台。李白和裘慧英双双被捕。

日本人对他们进行了残忍的刑讯逼供。他们让裘慧英看着李白被绑在老虎凳上,经受着砖刑、电刑,手指甲被特务用老虎钳一个个拔下来,血肉模糊,一次次昏过去。

裘慧英心如刀绞,但仍咬牙坚持。一段时间后,敌人抓不到裘慧英什么证据,只得把她释放。经党组织多方营救,1943年6月,李白出狱。

1945年日寇投降后,党组织又把李白和裘慧英调到上海做秘密电台工作。

工作顺利地进行到1948年,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刻。深夜,李白正在发几份非常重要的电报,敌人包围了他们的住所。裘慧英和孩子出去躲藏了,李白临危不惧,镇静地发出最后一份电报后被捕,被捕前他的告别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直至今天,依然在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李白被抓到警备司令部,前后一共经受了36种惨无人道的刑罚,最终英勇就义,但他始终没有吐露半句口供。而永失爱侣的裘慧英,强忍着内心的巨痛,继承了丈夫的事业,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忘我地为党工作。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在隐蔽战线上,裘慧英与李白风雨同路,一路走来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纤纤十指,胜过十万长缨

——记无名英杰沈安娜在西子湖畔的潜伏生涯

1935年初,19岁的沈安娜接受了党组织的绝密使命,打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秘书处担任速记员,在杭州开展情报工作。在那次接受任务的谈话中,她才得知自己的姐姐、姐夫和学长华明之都是共产党员,这让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加革命,救国报国。

在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工作一个多月后,安娜回上海汇报工作。安娜所在的议事科,专门负责浙江省政府主席主持的各种重要高层会议的秘书、会务工作,油印和保管机密文件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临走时,安娜分几次偷偷从尚未销毁的油印机密文件中抽了几份,又带上了几份高层会议的原始速记稿,与衣物混装在一只小皮箱里,带回了上海。

没想到,第一次搜集的情报,就获得了她的直接领导、当时在中央特科工作的王学文的肯定。

安娜这条线,成为当时仅有的能获取有价值军事情报的两条线之一。她陆续搜集到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保安处根据蒋介石的指示策划对闽浙赣、皖浙赣边区的浙南地区红军游击队的“清剿”的情报计划,以及各种“清剿”报告,每次她都连同附件、图表等,摘抄下来,陆续安全地送给了王学文。

后来,组织上派华明之定期到杭州,帮助她将有用的情报伪装密藏带回上海。

“秘密情报工作”成为他们爱情的“催化剂”。安娜和明之结婚后,明之考入浙赣铁路局任会计,和安娜一起在杭州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明之为人细心,理论水平高,提炼能力强,安娜获取的材料经他归纳整理,就会成为一份要领明确、逻辑严密的情报资料。一张写满蝇头小字的情报纸,他三折两卷,往火柴盒或者毛笔杆中一藏,别人就很难发现。

而且,随着安娜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她很快取得了省政府主席朱家骅的信任,凡是他主持的重要会议,都叫安娜去做速记。

“七七事变”发生后,新的战事一触即发。这时,国民党中央政府给省政府发来不少重要文件,其中包括“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对形势的分析和对策、国民党中央政府对浙江省政府的指示,以及在中共游击区遏制共产党活动的措施等,其中很多是原件。明之常常是把情报放在饼干筒的底部,上面用剪好的硬纸壳挡住,然后再装上饼干,以此传递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安娜用她的纤纤十指,胜过了无数猛烈的炮火。

永不褪色的枫叶

——记巾帼英烈朱枫

朱枫,原名贻荫,参加革命后改名朱枫。1905年出生于浙江镇海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读书时,她与身为共产党员的同窗陈修良结成了生死友谊,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革命工作。

1939年,跟着第二任丈夫朱晓光,朱枫开始在皖南新四军的随军书店工作。当时的书店,其实就是共产党人的秘密联络点。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她进入中共华中局在沪贸易部门和情报部门。

为了革命事业,朱家四口人几乎没有团聚的时候,有时甚至连通信都无法实现,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朱晓光被派到上海工作,才看到团聚的希望。然而就在这时,朱枫被派往台湾搜集重要军事情报。

1949年11月27日午后,朱枫以探望继女一家作掩护抵达台湾。她在台湾只能单独联系“两条线、两个人”,一人是当时地下党“台湾省工委”在台湾的最高领导人蔡孝乾,一人是我党秘密情报员、时任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

朱枫很快与他们取得了联系,获得了台湾省工委为接应我军登陆组织秘密武装的情况、用微缩胶卷拍摄的《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绝密情报,并第一时间送回大陆。毛泽东在看到这些具有很高价值的绝密军事情报后,曾当场赋诗赞颂朱枫和吴石:“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40多天的出生入死,朱枫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得到上级指示,准备回到上海时,没想到台湾地下党两名主要干部被捕叛变。紧急关头,吴石冒险亲自开出“特别通行证”,通过军用飞机,将朱枫送到还在蒋军手中的舟山岛,但国民党保密局很快摸清了线索,派人扑到舟山搜查。

朱枫最终落入魔掌,为了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她在沈家门被羁押时,从皮衣的夹缝中剥出金链和金镯,吞下重二两多的金属,决心自杀,但很快被敌发觉。

面对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朱枫表现出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慷慨直言:“我个人的死算得了什么?‘青山处处埋忠骨’‘人间遍种自由花’……”

1950年6月10日,被捕入狱120天的朱枫昂首走向台北马场町刑场,与吴石等四人被枪决,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45岁。

2011年7月12日,随着朱枫烈士遗骸的回归,她终于得以在故土安息。她的碧血忠魂,那一份坚贞浩然之气,长存天地间。

碧血丹心侠胆英雄

——记“瓯南侠女”林心平烈士

1919年秋天,温州平阳北港水头街的林家,诞生了一个女婴,取名林秋逸。

1935年,林秋逸考入温州师范学校。同年,因参加温州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林秋逸被学校开除,旋即返回平阳,为红军游击队张贴标语、散发传单。

反动区长楼钟声以通匪罪名将林秋逸逮捕。面对恐吓和毒打,林秋逸只有冷笑。获救出狱后,她参加了浙南红军游击队,开始党的地下工作,改名秋侠。

1936年,白色恐怖蔓延至浙南。秋侠把密报藏在衣襟里,独自赴沪,出色完成了第一次密使任务。11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政治处交通站担任中共南北交通的掩护工作。

“七七事变”爆发,党中央在上海成立八路军办事处,秋侠任办事处机要秘书,改名林心平,开始深入龙潭虎穴的谋略和策反。

1938年秋,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在武汉组建“忠义救国军战地服务团”,召集爱国青年。林心平潜伏在“服务团”内,揭露军统特务的阴谋,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很快得到青年们的拥护。

次年,林心平说服新昌乡长蒋万象投向我方。在蒋万象的帮助下,林心平回到老家开办夜校,暗中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组织成立“青抗团”。林心平还说服了国民党溧阳县党部书记蒋延鉴与青抗团合作抗日。

1940年,国民党第40师直属特务营进占新四军控制的潘家村和沙河桥地区,严重威胁游击区安全。林心平凭借伪装,很快获得了特务营营长李明的信任,成为文化教员,与我军里应外合,最终将特务营全部编入抗日游击队。

不久,林心平与新四军6师16旅47团团长诸葛慎结为夫妻。为了革命,有孕的林心平告别丈夫,四处奔波,惩治了不少汉奸特务,“长滆女杰”声名鹊起。

1942年初,林心平给父母写了一封信:“现在斗争日趋尖锐,可能有这么一天,我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望你们不要难过……”

5月,她产下一个男孩,在“树德堂”秘密医治时,遭到伪军围捕。伪军头目吴苏多次提审,林心平宁死不屈。

1942年8月,在江苏宜兴官林小学的操场,日本人对林心平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行刑。23岁的林心平,在硝镪水(硫酸)缸里化成了血水。

1955年5月1日,宜兴县人民政府在官林小学为林心平立了墓碑,碑下的空墓没有遗骨。但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却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