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的c位都不是一般人(教室里的黄金C位)

金秋9月,“神兽”归笼,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不少家长也在讨论,教室里的“黄金C位”,究竟是哪里呢?正对着黑板,离得又近的位子是不是好?来听听眼科专家的分析!

在校园里的c位都不是一般人(教室里的黄金C位)(1)

家长A1分钟前

过了一个暑假,我家孩子眼镜度数又上升了,老师可以把咱们座位往前调吗?

家长B3分钟前

我们家孩子上学期就坐在边边上,时间久了都变成斜视了。

家长C5分钟前

我家孩子个子小,一直坐第一排对眼睛也不好吧?麻烦老师换一个好的座位。

许多家长认为,“黄金C位”,应该就是教室里二三排居正中的几个位置,它们正对着黑板,离黑板又近,孩子眼睛自然就不吃力了。

乍听之下,爸妈心目中的“黄金座位”的确很不错,既挽救了自家孩子的视力,又能让熊孩子们秒变学霸。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眼科医生异口同声地回答:NO!

我家“神兽”怎么就近视了?

有教室“黄金座位”的讨论,主要是因为担心孩子们的视力问题。那么近视,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呢?

在校园里的c位都不是一般人(教室里的黄金C位)(2)

一、遗传方面。父母都是近视的孩子近视发生率会增高。

二、环境方面。教室、家庭等学生用眼场所光线昏暗,采光与照明不足;学习时使用的桌椅过高或过低,与身高不相符;阅读物品印刷质量差、字迹过小,与纸张色泽对比度低,这些都可能导致近视。

三、用眼行为方面。视物距离过近;读书、写字、看电视、操作电脑、玩游戏机时间过长(经常一次连续超过半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每天两小时;用眼姿势不良,如躺着看书、趴着看书、走路及乘车看书,这些都可能加重近视。

四、体质健康和营养方面。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体质瘦弱或者肥胖,这些方面都可能与近视发生有关。

防控近视,科学用眼要牢记

在校园里的c位都不是一般人(教室里的黄金C位)(3)

一、培养良好的用眼行为

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不要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要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二、保证良好的用眼环境

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使用台灯时要打开室内的照明灯;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三、坚持做眼保健操

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注意做操时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四、增加户外活动、加强锻炼

多到户外活动,多观察树木花草,锻炼身体、放松眼睛。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运动可有效减少近视发生率。

五、保证睡眠、均衡营养

睡眠要充足,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果家长们发现你家“神兽”出现以下几个现象,就要引起注意了,很可能是早期近视的症状!

1.喜欢眯眼看东西

2.看东西过近

3.经常揉眼睛

4.频繁眨眼睛

5.经常歪头或斜眼看东西

6.经常拉扯眼角

7.经常皱眉

在校园里的c位都不是一般人(教室里的黄金C位)(4)

另外,医生建议,每隔3-6个月检查一次视力,如果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要尽快到医院眼科进行医学验光,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如果确诊为真性近视,且度数较高,应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近视度数加深过快时,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等特殊治疗方法。

“黄金座位”,真能挽救视力?

专家建议,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低年级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数的远视储备,坐得离黑板太近,远视储备消耗得越快,也容易引发近视。

坐后排对孩子其实也有好处,对于尚未发生近视的孩子来说,眼睛在看距离5米-6米处的物体时,基本无需动用眼肌的调节力就可以看清。这个距离不易引起视疲劳,更不易诱发近视,而且一旦出现近视容易被发现。

至于坐在边边的位置上是否会引起斜视,专家进一步解释,坐在旁边其实没有关系,只要不是长时间固定坐在那里,就不会引起斜视。

因此,这样看来,坐上网传的“黄金C位”也并非挽救视力的有效途径。

比较理想的办法是教室里的座位轮换着坐。

在校园里的c位都不是一般人(教室里的黄金C位)(5)

如果孩子已经有近视了,那么重要的就不是座位了,而是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通过接受专业验光配镜、近视防控宣教等手段,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

资料/市卫健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