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

七夕在伏天里,可谓是,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此时我们村,刚忙完了双抢,恰好得闲,而好好过节也一直是村里的风俗。

从前,村里民风淳朴,长辈说:“人不闲,地不闲,嘴才会不闲。”如小孩偷吃瓜果被逮,少不了竹棒伺候。若幸运逃脱,一顿咒骂也是少不了的。唯有七夕不同,这晚,大人和孩子可以光明正大地偷吃瓜果,且被偷的人家还会引以为傲。

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1)

配图来自网络,下同

七夕的好戏从黄昏开始酝酿。“七月七,桔可拈”,这是乡村俗语。采摘新鲜的香泡、桔子,制成灯,中间插上香火,孩子们拎着灯,像萤火虫一样散落在田畈里。呼啸而来的野孩子,上树摘果,下田摸瓜,冲进田埂里拔豆棵,收拢枯草、豆叶,点起火堆。烟尘四起,豆子“噼里啪啦”地爆响着从火堆里跳出来。手忙脚乱地捡了丢进嘴里,饥饿的肠胃立刻欢呼,真香。火光中,大家吃得眉开眼笑。那种夜老鼠偷吃的快乐,现在想起来,还是满心欢喜。

吃饱喝足,漆黑的眼珠变得贼亮。人们会在白天看中的菜地里摘些瓜果蔬菜,放到村中迟迟未怀孕的媳妇门口,算是一种祈福。来年,如这家媳妇有喜,便要请客答谢。后来,我在清代诗人叶调元《竹枝词》中读到“一路送瓜图热闹,不知喜讯应谁家”的诗句,倍感亲切。

七夕下田畈里偷瓜摘果是大孩子的快乐,爹娘陪着小孩子坐在葡萄架下,一边扇着蒲扇,一边指着牛郎织女星,讲着“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传说。彼时,天上的星星向我们眨着眼睛,小虫的呢喃声此起彼伏,萤火虫也闪着微弱的光前来凑着热闹,却始终未见牛郎和织女的鹊桥会。难道,是他们发现了偷看的我们?小时候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农谚说:“五月荒,六月步步光。”说的是六月农家可以吃上新米。到了七夕晚上,村里的人们会做千层糕来祭拜星斗,剪掉儿童在端午节挂上的五色线,架在屋檐下,作为喜鹊搭桥之用。

关于千层糕的说法源于明初,朱元璋兵败衢州被困山上,幸好飘来阵阵白雾让他绝处逢生。后来他当了皇帝微服私访,看到百姓用新米蒸糕时,水蒸气飘起的“大雾”,方才明白其中奥妙。他尝了糕赞道:“好香甜的糕,层层糕,千层糕也。”从此,每年新谷登场,蒸糕庆贺丰收的习俗便在衢州流传开来。

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2)

取新鲜的野生毛竹枝、黄金柴煎汁,加入少量稻草灰,用来浸泡新米,为米上色,加糖入味,碾米成粉。在锅里架上铺好粽叶的炊笼,等水蒸气慢慢上升之时,把削成的小竹节均匀地插在笼的内壁,每笼四根,引导笼中热气上升。必须一层一层地蒸熟蒸透,一层一层地浇淋。“一层蒸得不好,整格的千层糕就拿不出手。其中间隔时间,全凭经验把控”,有经验的师傅说,“单单是一层层的蒸制,就需要两个多小时。”等到炊笼外圈的水蒸气笔直地往笼盖上冒,糕就熟了。

当热气腾腾的糕摆到桌上,我的小手忍不住在糕上使劲按着,按下去的凹陷之处,不一会儿就恢复了平整。“发了发了,高了高了!”此刻,娘的吉祥话缓缓道来:“千层糕年年发,老何家生活岁岁高。”爹娘总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嵌入平常的小吃中。

待糕冷却后,用棉线割成菱形。切好的糕,层次分明,晶莹透亮。颜色微黄,看似普通,实则味道非常清香。一层一层剥着吃,吉祥的话语再次响起:“摆上千层糕,祈祷五谷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猪叫、狗笑、猫在桌上跳,这是节日的氛围。七月初七有双吉之意,是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我们村里总是热热闹闹。有得嬉又有得吃,乡亲们祭祀先辈,犒劳自己,这一切都渊源于民俗土壤的滋养。

娘常对我说:“记牢,无苦不来甜(钿),做人要知勤春耕,田中泥土会变金。”朴实的乡风和醇厚的民俗绵延百年,生生不息,是以,在乡村生活的人们,总是念念不忘。而我,也时常会想起那些在葡萄架下,听虫鸣、看流萤飞舞的浪漫时光。(原文详见2022年8月6日粮油市场报A04版)

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3)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4)

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5)

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6)

散文飞鸟集(副刊美文那年虫鸣流萤舞)(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