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肾病的可能性有多大(患肾病10年的汪先生)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之共同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非常少,即24小时尿中排出的蛋白质总量多小于150 mg(0.15克),做尿常规之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多呈现阴性(PRO -)或偶有1 或±。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时,普通尿常规检查就可以测出,则称为蛋白尿。若检测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0克,则称为少量蛋白尿;若检测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则称为大量蛋白尿;若检测的结果介于1.0克与3.5克之间,则称为中等量的蛋白尿。
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若检测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0.3克,多称为尿蛋白超标。而被作为“如此高”尿蛋白,多为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0克的中等量或大量蛋白尿。
患肾病已有10年时间的汪先生,他的尿蛋白从最初的少量蛋白尿与中等量蛋白尿,到之后突然变成大量蛋白尿,再到后来尿蛋白曾经转阴过,之后又经历过尿蛋白多次的高高低低。最后,虽然汪先生的肾功能被保住了,但是他已经进入了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到75ml/min的慢性肾脏病(CKD)2期。因此,汪先生最能理解“如此高”尿蛋白到底意味着什么,即不仅是营养物质的失去,它反过来也会“伤害”肾脏,造成肾小球滤过率的逐渐下降。
汪先生,现在的年龄为52岁,他是在10年前(42岁时)发现自己患有肾病的,那是在省级医院经肾穿刺确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即人们常说的膜性肾病,英文缩写MN)。
刚开始时,汪先生只表现为双下肢轻微水肿,检查尿蛋白(PRO)1 —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8—1.9克之间波动。患者起初并未引起重视,数月后,汪先生的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到中度可凹性水肿,且伴有尿量减少,进一步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达到5.57克的大量蛋白尿水平。
随后去省级医院做全面检查,临床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给予激素及环磷酰胺等治疗,经数月的治疗,患者尿蛋白逐渐下降到正常范围。然而,随着激素等药物的逐渐减量与其它药物的停止使用,患者的尿蛋白总是忽高忽低,之后经数年的反复治疗,先后使用过来氟米特、雷公藤多甙、环孢素及他克莫司等,其它药物或基础治疗也用过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抗凝剂、利尿剂、他汀类药物、肾炎康复片及其它中成药与中药等等。
目前,汪先生的尿蛋白维持在中等量水平的1.1—1.7克之间水平,他的肾小球滤过率已经下降至75ml/min,虽然汪先生的血肌酐尚处于正常范围的102.7μmol/L,但是患者的慢性肾脏病已进展为CKD 2期阶段,如若患者仍然保持“如此高”的尿蛋白,汪先生的肾小球滤过率还将继续下降,最终会进展为慢性肾衰竭(CRF),甚至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为什么“如此高”尿蛋白会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呢?了解一下如此相关研究,或许就能明白。
在对IgA肾病的相关研究发现,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0克患者,是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0克患者进入慢性肾衰竭的近10倍之多,是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0.5克患者的40多倍。而对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膜性肾病(MN)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相关研究发现,经治疗后,若能达到部分缓解(患者的尿蛋白下降一半或降至小于3.5克以下),也预示着患者的肾功能下降速度会随之明显减慢,然而,患者的病情仍将继续进展,只有将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0.3-0.5以下,至少能降至1.0克以下,患者进展为尿毒症的风险才会大大降低,才有希望完全避免尿毒症。
总之,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护肾功能与避免尿毒症,而降蛋白治疗就是促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患肾病10年的汪先生,现在终于知道“如此高”尿蛋白即意味它会伤害肾功能。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