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看的最经典的电影(细数那些不可错过的经典电影和片段)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生活家 WedSC
小时候玩泥巴那会儿开始,就憧憬着自己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枪,一把小木头枪可以激动一整年。妥妥的暴露年龄咯。慢慢的,水枪啦,链条枪啦,BB弹啦伴随着长大,也貌似很理所当然的成了个军迷。直到能够到射击俱乐部玩,这估计已经是到了尽头了。
男人是不是从小就喜欢那些往外射点什么东西, 的东西。
再慢慢的,从各种兵器谱了然于胸到后来看到一个貌似熟悉的坦克,却要很努力的才能想出可能还是错的型号。只能从FPS游戏里头去用鼠标代替扳机,现在也只能偶尔吃吃鸡啦。
说自己是伪军迷,是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老,老军迷听上去不仅老,感觉还很牛,喜力记得住的那些已经不够老军迷这几个字咯。 伪就伪吧。
**不同的电影不同的人看,因为各自喜欢的线路不同切入角度就会不同, 所以再经典的同一部电影,总有人能在电影院high到不行的同时旁边有人睡着。 **
喜力心中永远的经典——Black Hawk Down|黑鹰坠落-2001
除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可能最广为流传的一个评价是「巷战教科书」, 还是一本很难学的教科书。
第十山地师,游骑兵「Ranger」、海豹「SEAL」、三角洲「Delta ForceSFO-D」,可以说是集齐了那会儿美帝的所有精英部队。 人员,武器装备,兵种配合,指挥, 战术配合,建立防线,应变、突破和攻坚,白天和夜间,在「巷战」这种恐怖的战场发生,等等等等。
「黑鹰坠落」对于战场细节的还原丰富真实,以至于到后面无片能超越,光就这一点,就已经非常值得一看了。
**可以说这部片子开创和建立了现代战争电影的标杆,导演Ridley Scott电影中的很多场景也都是一直被模仿。**
关于这部电影,每次重刷,都会有一些新的感受新的发现。这里不是单独写影评就省略啦。
三角洲是模仿腐国SAS「英国特种空勤团」建立的一支特种部队,在剧中两位狙击手很抢眼。嗯~~喜力对狙击兵特别特别特别喜欢。 玩过COD使命召唤的值友有木有发现, 选择和SAS配合和选择和三角洲配合相对比, 会发现SAS在,自己几乎是随便玩不用担心,队友都是神队友。 三角洲就差一些。
军迷估计都看过「黑鹰坠落」,没看过的非军迷,可能会被画面、情节和BGM所震撼。喜力尝试从其他角度来说说这部片子。
导演的目的很明确, 这部片子没有绝对主角,即使是宣海报上的Joshua Hartnett也不是绝对主角,只能说是出镜率较高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 如果放到现在比如2018年来说,「黑鹰坠落」的卡司就是超级全明星了。 举两个大伙儿都知道的例子,「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在里面是一个对战场充满憧憬的上战场正式出境便直接从直升机上摔下来摔闷气给搬回家了,整部电影才刚开始。「神奇四侠」里头的橡皮人扮演者Ioan Gruffudd在营地里激动的准备去看战前新闻,癫痫发作,被送回国。还有很多很多现在的熟脸,那会儿都是小角色。导演号召力和眼力大大滴厉害。
**关于Ridley Scott可能单独说没啥概念,79年的「异形」、82年的「银翼杀手」、91年的「末路狂花」、2000年的「角斗士」、2003年的「火柴人」、07年的「美国黑帮」、12年的「普罗米修斯」、15年的「火星救援」、17年的「异形:契约」,这下估计都熟了。 18年他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终生成就奖。圆满了。 **
为了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电影采用了实地取景「注:这里的实地取景并不是说在索马里取景,是指没有通过CG特效完全代替真实场景拍摄。 影片是在摩洛哥拍摄的。」,没有现在先进的CG特效作为技术支撑,故事的铺设也不同于很多有主角光环的个人英雄主义题材那样,这一点其实是不太符合大众口味的,可能就有点类似于看「权力的游戏」那样,今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明天就挂了。
可能大伙儿更喜欢个人英雄主义再加点浪漫主义色彩。
在战争中,没有绝对的主角,扛着枪跑到交火点,每个人都一样。即使不扛枪作为一个平民, 其实受到的待遇和带枪的大兵是一样的。
战场的残酷,惨烈,冷漠,没有人性,却又充满着人情味,这是电影,这也是真实的战场,是一个现代真实战场的写照。
都说子弹不长眼睛,但是子弹后面的脑袋是长眼睛的。
没有对的战争,没有错的和平。
93年的索马里军事行动对米国来说是一场失败的胜利,针对发动的目的来说是零收获。而且由于这一次惨痛的教训,之后美帝发动的军事行动比如「沙漠之狐」、科索沃战争以及利比亚真正,地面部队的活动少之又少,都采用了非接触式的空中中远程打击了。
**一次有特殊意义的军事行动,和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结合在一起,又遇到了一个好的导演,必看啦。**
类似的还有比如「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宣传的精神一致:Leaving no man behind。不过单从这点来说其他还有好多片子,这里就不做扩展啦。
这是一部神作,喜力觉得每一帧画面都是经典,所以不敢随便截图来说了。下面则相对随意。
认真结束,开启侃大山模式。
狙击题材
「黑鹰坠落」不突出个人,但喜力也喜欢看英雄光环呀,而且自己最喜欢狙击题材,狙击手都属于单兵作战,或者有个观察员「也就是双狙人这个概念,双狙人组合是从米国开始的」,观察员是可以在关键时刻顶替狙击手的第二狙击手。
以狙击手为主角的电影,传统个人英雄主义意味够浓吧。
喜欢狙击题材有很多自己也道不明的原因,大概的是因为狙击手是单兵综合能力排第一梯队的,侦查、远程攻击、防守,近程自保,贴身肉搏,相对应的依次的枪械是狙击枪,步枪,手枪,刀。
艰苦的训练只是开始,伪装,侦查,暗杀,掩护,断后,耐心,毅力,个人生存能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那酷到家的精准的枪法。
喜力个人觉得形容狙击手最有利最具威胁有杀伤力的一句电影台词是「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狙击手丹尼尔的那句话:
**「我说,如果你让我带着这把枪在离希特勒一英里远的地方,并且四周没有障碍物。那么,咱可以回家了,战争结束了。」**
———————— —————————— ——————————
Enemy at the Gates|兵临城下
大学时期比较花痴,当时是因为Jude Law|裘德.洛这个老牌帅哥去看了这部电影,当然后来再刷就是因为这里的狙击内容和精彩的狙击对抗啦。 在游戏「使命召唤1」里头,也有和兵临城下相同的场景。
莫辛纳甘Mosin Nagant vs 毛瑟Kar98,二战时很经典的枪械。 「吃鸡里头98K也是神器了」
片中瓦西里,约瑟夫,和「德军狙击教练」艾德都有原型人物,发生的场景是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场。可能在那会儿大伙儿除了对战场画面记忆深刻之外,还有女主塔尼亚的白PP吧。
战争中的英雄,是被塑造出来的,是一种宣传手段,同样也是一种抚慰手段。相比于整个战场,一个英雄的杀敌数是可以被忽略的,但当他被发掘,被塑造成战斗英雄之后,意味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可能甚至都不用再上战场,可以走上宣传的道路,甚至可以去竞选议员。
片中特意放了年轻人、少年、未成年人因为战斗英雄而参军加入战斗的场景。 我们现实生活中比如类似于Tom Cruise|汤姆克鲁斯的成名作「壮志凌云」上映后,美国空军参军人数暴增。
时势造英雄,英雄能影响时势。
最后虽然瓦西里把艾德干掉了,但这对他来说算是胜利了么。他失去了什么?
最后导演比较坏,几乎没留什么我们回味的时间,就浪漫了一把,完美了一把。塔尼亚没被炸死,瓦西里和塔尼亚团聚了。
团聚画面也很有意思,那么狼藉、那么老大一片病床和人,瓦西里一眼就看到了我们美丽可爱的女主塔尼亚。狙击手的眼睛,果然不是盖的。
不过,如果从狙击角度出发,这部电影并不严谨,偏向更多的还是电影的表现力。
这并不影响它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的指数啦。
Shooter|生死狙击
这部片子在喜力眼中的定性,是一部专门针对,仅针对狙击手的一个认真的商业大作,狙击元素,情节铺设,尴尬的感情戏,兄弟情,连襟,个人光环, 复仇,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作又不会让军迷在专业度上挑出太多刺儿。难得的一部单一题材的好电影。
**可能很多人会提Sniper | 双狙人这个系列,这个系列喜力对第一部是非常非常喜欢的,双狙人非常形象的在各种场景下可能遇到的镜头「进入,挺进,潜伏,击杀等等」都非常给力,但续作就越来越狗血了,感觉导演和编剧同时自暴自弃,所以第一部也受了牵连,以至于喜力一直耿耿于怀。 **
好了好了继续说Shoote这部狙击题材神作,第一次看Shooter,喜力「卧槽」、「我勒个去」了N次。
这部电影的看点,其实大体上就分四个场景, 开场一个,第二个是主要故事情节围绕暗杀大主教展开,第三个是农场暗杀和突围,第四个救美女。
结尾疯狂西部做派的复仇部分估计是为了满足一下导演自己也让观众解下恨,可以忽略。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主角Bob Lee针对不同打击目标对枪械的合理选择,这是在所有狙击题材电影中都没有出现的,或者说Shooter片中经典场景较多,适合展现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到底优秀在哪里牛在哪里。 最主要的还有一点, 就是短时间内心态的调整,应变并且成功还击,这一点也是很多狙击题材中弱于表现的很重要的狙击手的心理素质。
这是清单不做详细影评,只做概述,07年的老片子。
开场, 每一个B-Roll「分镜」都在展现一个狙击手开枪之前要考虑的元素。
定型侦查选址工作中定好参照物,测距,画简易标尺图,
开枪前考虑的距离,高度,风力,风向,空气湿度,纬度,气压,地心偏向力,射表,开枪前观察和相应的弹着点修正, 调整呼吸,boom。
One Shot,One Kill。
并且在目标打击过程中对目标分主次,并且,都是head shot。
电影一上来就给了一个高潮。
Bob在失去同伴面对直升机开枪攻击无效之后,更换反武器, 开4枪之后,调整好心态,最后一枪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第一场景出现: M40A3,M82A3,M4A1 榴弹发射器,瞄具可能感兴趣的就更少了。
福利1:导演是真坏,祭出了一把神器,M200重器,要说用来检验1500米之外的射击准度可靠度来说,这把是没问题的。 其中开枪前呼吸渐慢,最后一次缓慢呼出,扣扳机,然后那个慢镜头周围空气被带动,枪口特效,枪声音效,回枪机,以及做的子弹飞行的音效,额~~~~~ 不行了不行了,颅内高潮了。
第二个场景: 主要表现的是侦查狙击线路、撤离线路选择、事发后突围逃生和个人生存能力的综合表现「其中打吊针类似成龙在《我是谁》中的椰果输液类似,补充流失的体液」,这也是影片花时间较长的一个场景。无法细说,还是看片吧。**这里就个GIF截图,听着都是牛牛的。**
第二场景出现: TR250D,其他看字幕吧,这个场景出现的火器不多,主要是突围、应变、求生。
福利2:梅林Merlin 5.6mm, 也称点22, 是民用枪,童子军、射击竞赛、打猎等使用,后坐力小,短距离精度高,但Swagger是在一条飘在水波荡漾的睡眠的小船上,两发爆头一发移动靶,第二枪还是爆的经典的人质挟持位的头,总之,就是牛。
第三个场景: 农场, 是一个完整的行动: 计划,侦查,布雷,击杀,交叉配合「还是跟一个刚接受自己培训的菜鸟」,突围,应变,成功撤离。
五金店和武器店购买的所有东西,经过Bob的个人调配「分组控制的预置凝固汽油弹,预置破片爆破雷和催泪弹」,让两个人成了一支部队。
第四场景:雪山上的雷鸣登对决。 雪地伪装vs雪地伪装及迷彩伪装,M700 vs M700,最后一枪快速调整之后穿镜Head Shot。
打断散弹枪的那一枪,只能说,艺高人胆大。电影毕竟是电影。
虽然这么激动,也都是纯理论上的形而上,咱都是没上过战场的。
说到这里,喜力想起来一个不当说的事儿。
「我没当过厨师,我还不能评价菜好不好吃么?!」这样类似的掐架理论非常多,如果有这个道理不适合的场景的话, 战场就是一个。
没上过战场,我们永远不会懂。
可能会有朋友提到Cooper主演的American Sniper | 美国狙击手这部电影,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去描绘这个传奇人物的个人经历,战场上的心里矛盾,家庭,PTSD,还有一个让人叹息的终结。片子是好片, 在这里就提一下啦。
Jarhead|锅盖头
Jake Gyllenhaal这个妖怪,真的不得不佩服他,选片能力一流,而且大多数角色偏沉重,阴郁,极短,狂躁,歇斯底里,扭曲,变态。
锅盖头宣传的时候一句话:一场没有战斗场面的的战争电影。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要么就冲着噱头去了,要么就是「我去」不打算战争么。要么,还有人是冲着导演门德斯去的。
确实是一场没有战斗的战争,海湾战争背景,新兵蛋子从剃锅盖头开始自己的军人生活,接受一个狙击手该有的所有残酷的训练,最后走上了一个目的不明的战场,一路都是看似无厘头的各种鸟事儿,加上重金属BGM,一直到最后,瞄准镜终于对准了一个活人,还是目标人物,结果被通知不准开枪。压抑到极点。他手里这把狙,从头到尾没沾过血。
这就是战场,一个活生生的战场,一个人自己的战争。
只要关于战争,如果立意在于深挖某个观点,总有可描绘的。 但,锅盖头这部片子,没有明确的主题,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片子,按照喜力的性子,如果要评分,要么1分要么10分。 锅盖头,10分。 不讲道理。
Saving Private Ryan | 拯救大兵瑞恩
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很经典。 这里就只说狙击手啦。
狙击手Jackson,在整部片中表现非常抢眼, D-Day登陆海滩上攻坚, 巡逻中反狙击救下整队,阵地战守据点, 最终因为无奈违反狙击手常理在同一个点多次开枪,正面收下了坦克炮弹。
一个狙击手在不断变化的战线拉锯的战场上地位非常显著。最后守桥场景中的表现,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二战军人形象。
小结
关于狙击题材的,其实还有很多电影中比如科林法莱尔主演的S.W.A.T. | 反恐特警组 中刚开始那支反武器巴雷特M82轰下直升机的场景,有巩俐阿姨的迈阿密风云中刚开始的那把巴雷特,还有剧中狙击手配合的经典场景,而且弹着效果非常合理。作为一个伪军迷,总能在很多不同的片子里找到G点。
这个题材最后祭上一部纪录片
##Sniper:Inside the Crosshairs | 身在瞄准镜
##Sniper:Bulletproof | 毫发无伤
这是一部拍成电影形式的纪录片,细数美国军事史上各种第一,并且对纪录保持者进行访谈,然后尝试复现当时的场景,战场从越南,到阿富汗,到伊拉克等等。比如最快连续狙杀这类记录「25秒15杀」, 不过其中的最远距离狙杀已经被刷新了, 这部纪录片拍的相对早了些。
但如果想全方位了解狙击手的相关信息的,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系列纪录片。
———————————— ———————————— ——————————
**继续回归正题**
Tora!Tora!Tora! | 虎!虎!虎!和 Pearl Harbor | 珍珠港
刻画同一个事件的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电影。 珍珠港的故事线要比虎虎虎的长的多,虎虎虎更集中。
先说可能更多人看过的「珍珠港」,一部穿插着珍珠港事件的爱情故事,一部在当年特效炫技的电影,导演老贝「Michael Bay」的一贯风格。是不是很任性
如果把两个片子放一起,那么一个是爱情剧,一个是历史剧。
如果珍珠港是一部老贝巩固自己一线导演的商业巨制的话,虎虎虎可以拿来当历史教材。
可能喜力第一次看虎虎虎是小时候,所以一直觉得虎虎虎是黑白电影,后来再看才知道,哦~原来是彩色的。
从间谍活动开始,预谋,实施,轰炸,轰炸成功,发回电报Tora! Tora!Tora!都只围绕珍珠港事件展开。
当然,伪军迷眼中,更激动的是这些飞机和舰船。 感兴趣可以看这么个网站
Behind Enemy Lines | 深入敌后
这里仅指1, 故事背景为波塞战争。
节奏紧凑,气氛从开始一直保持到结束。还是主旋律,不过以战斗机飞行员为主角穿越敌军后防线来说,2001年之前还没有看到过,这也是当比较看好的一点。
当然更激动的,就是F-18大黄蜂啦。 SAM导弹追F/A-18,然后是让人高潮的飞行员和领航员弹射跳伞的镜头,特别是弹射镜头,给了很丰富的分镜头细节来特写F18弹射被触发之后飞机自毁重要部位的细节,这些细节堪称经典。
不过整体上跟同期的黑鹰坠落比,就逊色多啦。要怪只怪黑鹰坠落太经典。
Actor of Valor | 勇者行动
首先,这是一部全程采用佳能5DII拍摄的电影,全程。虽然不是佳能粉「咱粉大法哒,当时正在三修」,微电影当时在国内刚刚兴起,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就冲着这一点,就已经值得去看了。
回到伪军迷上来说, 勇者行动最大的亮点在于,不光是真实事件改编,连拍摄地都是真实的行动地点,然后~片中所有出现的枪械都不是道具,都不是道具,都不是道具,是真的军械,再然后,美国海军借给剧组真实的Seal队员,片中大部分演员都是现役海豹突击队队员我勒个去。
枪械,尤其是战术,是大看点。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电影的故事性不足,叙事平白,不过,咱总不能要求那些大兵都是演员吧,而且导演的出发点是征兵宣传片啊。
13 Hours | 13小时
这是全文唯一正式介绍用的竖向的海报 ,两句英文基本涵盖了整部片子。
6位主角,不是美正规军、不是CIA、不是FBI,他们是PMC私人军事承包商的员工,3个前海军陆战队,2个前海豹突击队,1个前游骑兵。
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临时工」。
整部电影的大背景是米政府对卡扎菲挂了之后整个利比亚局势的尴尬境地,不能打,只能看。 所以整部片子都么有正规军,或者严格一点说,是没有编制内的武装人员参战。
这是一部情节上最不迈克尔.贝的电影,这又是一部镜头运用上很迈克尔.贝的电影,比如珍珠港开始专门命名的「炮弹视角」,这可以说不像一部我们常见的商业电影,更像是班加西那惊心动魄的13小时的纪录片。
Transformers | 变形金刚1 2
感觉可能带上变形金刚就会扑街的样子,不过不管啦,军迷看着还是很燃哒。 外加中年大叔对变形金刚的感情是不可被忽略哒。看第一部的时候老激动了。
关于迈克尔.贝,老贝和米国防部一直关系不错,拍变1 的时候国防部不光愉快的答应了还给了自己的方案,看样子是拍电影上瘾了。 不光有三个军事基地的画面,还在911之后第一次接受在五角大楼内拍摄电影。这个面子是真的够大了。
变1和变2几乎就是米军的宣传片了。 响应速度,打击力度,空地配合,针对战地实际情况的指挥权切换等等。
F16, F18, 像F22更是频繁出现「所以面对霸天虎们也显得特别惨」,开场的MH-53,还有比较少见到的CV-22, C-130,C-17,老牌F-117都有露面。
变1中后段沙漠里打霸天虎蝎子的那架特别值得一说,A-10, Hogs「实际代号是ThunderBolt II」,在米空军里头被称为「疣猪」,因为长得太丑。被制造出来的时候,疣猪的地位显得特别尴尬,无对空能力,速度不快,笨重,这些缺点都让飞行员不喜欢疣猪。 但疣猪皮糙肉厚,抗打击能力强,作战半径大,对地能力——燃到爆炸。从服役开始一直到波斯湾战争结束,疣猪才真正得到了重视。 在伊拉克战争中也是大放异彩。
本来不打算带变2的,但2中后段出现的轨道炮也是挺燃哒,一记把大力神搞趴下。现实中米军是否真的有完成度这么高的轨道炮,就不得而知了。
Operation Red Sea | 红海行动
这不,国产电影来啦。
军迷一直有一个怨念,就是国产电影哪怕比如像之前的专门题材的神枪手「Edison,黄晓明和任贤齐主演」,也是槽点一塌糊涂。09年到18年,导演林超贤的进步有目共睹。毫无疑问,那时候他就是个军迷。
从湄公河中他对军械细节的追求到红海行动,已经不是那个随便拿着M82近距离轰人的那个林导了。 现在,是一个专业的军迷了。
关于红海行动,网上非常常见的对比就是战狼2。其实个人感觉两者放在一起对比是不太合适。 虽然大背景类似,但一个是个人英雄题材,一个是战争题材。
宣传片有一张图,意图太明显, 召唤军迷的。 「游戏应该也是枪械科普的功臣了。」
有一点喜力是想拿出来跟黑鹰坠落放一起提的,就是,这部剧中没有绝对主角,每个人在战斗中都是主角。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争。 如果湄公河是表现军人,军事宣传的话, 红海行动正好相反,更多的是刻画战争的残酷。管你多牛,在战场上待遇都一样。
护航清缴解救人质,巷战,突袭,偷袭,突围,狙击对战「R93,对方那支没认出来 」,坦克战「一台带反应装甲的苏式 T72 vs 两台美式M60」,舰载近防炮,单管舰炮,「北约武器」和自制武器的口径区别,针对不同情况的选择这样的细节都照顾到。
只是有一点,宣传海报这张,观察员的右手是悬空的,这个呼吸得怎么控制啊啊啊啊啊啊。
最帅的,是全装备的女副机枪手,M249,OMG。太帅了。
其他感觉不需要说太多,这个清单中离我们最近的片子了, 大年初一上的,喜力就是大年初一看的,虽然都已经过了龙抬头了, 但还是热乎哒。 可以再去刷一刷。
最后
这样的分类,比较容易显得边界模糊,清单还有挺长, 这一次就到这里,
像这样比较个人化的,兼带一些观后感的电影清单,各位是否喜欢? 用点赞收藏和打赏来投票不
虽然看电影是比较个人化的,但喜力一直在摸索,争取下次的内容更进一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